商业化紫砂陶
乾隆以后,宜兴紫砂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时最为著名的是陈鸿寿,他任溧阳县令后,振兴陶业,自创壶式,不但请陶工为其制壶,而且亲自捉刀,雕镌诗文,创制出所谓“曼生十八”式。杨彭年、吴月亭等名师专门为其制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明代那种文人参与制陶的风气。
咸丰至光绪末年,紫砂创作上比较缺少艺术的独创性设计和构想,由于太平天国与驻守宜兴的清兵作战,宜兴的陶业受到极大的破坏,只有极少数艺人仍在坚持制壶。名家邵大亨创造了鱼化龙壶,壶上的龙头在倾壶倒茶时可自动伸出,收缩自如,堪称鬼斧神工。再如百果壶,于一壶身上贴塑白果、瓜子、栗子、红枣等,莲藕为流,菱角为壶柄,巧夺天工,令人叹绝。
稍后的20世纪初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蓬勃兴起,商业逐渐发展。在上海出现了许多营销紫砂器的商户,他们出壶式的图纸,派专人到宜兴定烧以适应出口的需要。此时的紫砂自营小作坊如雨后春笋,名家有俞国良、冯桂珍、汪宝根、吴云根、蒋燕亭,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程寿珍、朱可心等。他们被上海的古董商人出高薪聘请专门依样仿制古代名器,仿的最多的是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的作品,几乎难以辨识真伪。顾景舟在壶艺方面的成就极高,是公认的近现代最著名的紫砂大师,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表现出相当浑厚的气势,线条流畅,质感温润。蒋蓉出身于紫砂陶艺世家,是蒋燕亭的侄女,她继承伯父的自然仿真的创作风格,构思独到,所制壶类和案头清玩极其精雅,如枇杷笔架、土狗树蛙水滴、荷叶壶以及盛果器皿等,技艺精湛,深受人们的喜爱。
紫砂壶鉴别(二)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及其上的款识和铭刻也是鉴别的重要因素。成型工艺:烧窑的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诸多外在因素都会在紫砂壶成品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时代的痕迹。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手控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控按的指纹。晚明的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壶内壁不见指纹,而略留有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泥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因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纽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仅将壶放在同窑的缸中套烧,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却不能完全烧结,因此胎质较为疏松。清代的紫砂壶一般先要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工艺炉火纯青,非一般匠人能比。近现代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砂质细如膏泥,干脆而不润泽,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黏性土掺合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成分比例已经很小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根本不是紫砂,而是土与砂泥的混合物,艺术性也就无从谈起。款识和铭刻:不同的时代,刻款铭字的部位和方法均不相同。就一般规律而言,大彬壶书款的位置,多是在壶的底部。诗句刻在腹部,这种布局在清康熙时较为流行,到乾隆及其以后则成为一种主要的装饰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