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器具,都可称之为法器。
法器以用途来区分,一般可分为庄严具、供佛器、报时器、容置器、携行器及密教法器等6种。具体来说,庄严道场的佛具包括佛坛、须弥坛、幡、盖、经幢等物;供养用的佛具包括灯。华、香、瑜伽器等;梵呗赞诵用的法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古代比丘生活日用器具包括钵、三衣、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其中钵为比丘游化乞食时所用,依个人食量差异而有不同大小,材质则以铁钵、瓦钵为主;置物用的法器包括佛龛、舍利塔、经箱、戒体箱等;密教的法器包括曼荼罗、金刚铃、金刚杵、法螺、护摩器具等。其中金刚杵有独钴杵、三钴杵、五钴杵、九钴杵等几种,其各钴形状呈鬼面,或为人形,钴之上方则呈握状,可供行者手持之用。另外还有藏密特别的法器,如八吉祥、七宝等。
法器具有非常丰富的宗教内涵及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从法器的宗教内涵来看,法器一般都有一套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的仪轨,如它使用的场合、方法、目的及意义等。法器的宗教内涵除了体现在功用上外,还体现在其艺术造型和装饰上。均有佛教思想和文化的明显标志,所以这些也归于宗教内涵的具体表现方面。从法器的艺术观赏价值上说,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和工艺上。不同的法器造型各异,神秘而完美,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审美隋趣,令人叹为观止。
藏式佛塔
佛塔据说传自释迦牟尼佛,是装藏佛陀舍利的3所依圣物之一。8世纪前后,随着佛教而传八吐蕃,于是出现了高僧们圆寂后的意所依,即灵塔。此外,为了地方的安宁,破除魔障,还逐渐产生了形态各异和质地不同的宝塔。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元代后期的佛教高僧布敦·仁钦主及清代藏学大师第司·桑结嘉措、格鲁派高僧意希班觉等人依据教仪轨对藏式佛塔的形式做了严格的规定。明清藏式佛塔的形状是依照地、水、火、风、空等五轮之相而组成,自下而上为象征地的须弥塔座、代表水的塔瓶、表示火的相轮、喻示风的华盖以及体现空的刹顶,以日、月为饰。这种组合的含义是土依金,金依水,水依风,风依空,而空无所依,即佛教所谓“四大皆空”。覆钵形的塔瓶正面嵌佛龛,镶以佛欢门,龛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清代佛塔的华盖两侧还各垂飘带,与塔瓶相连,形似塔耳,这种形式是密乘塔所特有的。许多佛塔里藏有佛陀或高僧的灵骨及遗物等,有的塔身上雕铸或錾刻佛教题材的纹饰及经咒,镶松石、珊瑚、青金石等,还有的嵌饰微型佛画。藏式佛塔俗称喇嘛塔,其表意有4重,一是表保存舍利,供人礼拜;二是表佛的色身与大悲意;三是表三界,塔瓶为欲界,其上为无色界及空大;四是表三十七道品等共六十名数。从形制上可分为8种: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神降塔;和解塔;尊胜塔;涅槃塔。这些不同类型的藏式佛塔,代表着佛陀一生不同的8个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