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钟,由铙发展而成,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有甬钟、纽钟和鎛钟之分。最早出现的是甬钟,它的基本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钟顶有悬柄,钟壁有兽面纹和乳钉装饰,钟口为凹弧式口。使用方法是口朝下悬挂在钟架上,以槌敲击。钟的各部位均有特定名称,悬挂钟的柄部称“甬”,甬顶称“衡”,甬中段突出部分称“旋”,旋的上孔称“干”,钟顶称“舞”。钟壁中上部突出的乳钉称“枚”,枚顶部称“景”,枚与枚之间的竖条间隔部分称“钲”,枚的上下横向间隔部分称“篆”。钟壁下部称“鼓”,弧式口称“于”,弧口的两个角称“铣”。甬钟的甬侧有旋,是斜挂在钟架上的。西周中期,开始出现纽钟,形状与甬钟大体相同,只是将悬挂的“甬”改为半圆形纽,直挂在钟架上。鎛钟钟顶作扁圆纽或伏兽形纽,下口平直。商代以后,器乐演奏时钟往往成组出现,每组由3枚至数十枚不等,称为编钟。
编钟之最
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共65件,出土时分3层悬挂在钟架上,最大的一件甬钟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全套编钟总重量2567千克。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每件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双音并呈和谐的大小三度关系,其音阶相当于现代国际上通用的C大调。中层编钟共有3个半八度,12个半音齐备,音域宽广,音色优美,且有变化音,能旋宫转调,演奏中外歌曲。这是我国目前出土的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齐的一套编钟,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的出现,将我国音乐史的某些部分的发现至少提前了40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