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造像——西藏地区
西藏地接中亚和印巴次人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西藏佛教艺术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虽然吐蕃时期的法王重视以本土审美标准塑造佛像,但从七八世纪至十二三世纪,西藏的金铜佛还是以模仿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和尼泊尔等外国作品为主,其中以克什米尔、尼泊尔风格的造像居多,人致在1 3世纪左右才逐渐形成了本土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为高肉髻、颧骨略显高突、腭部呈尖状、阔胸高乳、细腰大臀等体貌特征,而对于猛相神则突出其凶忿的形貌和律动感。此外,造像的衣冠形式、莲座背光式样也趋于统一。
在选材与造型风格上,13至15世纪的藏西(阿里地区)佛像深受克什米尔和东印度造像的影响,多采用黄铜制作。面颊略瘦,额部较宽,五官深刻,细眉突起,眉弓处加刻阴线。发髻高耸,宝缯曲卷外扬,与身后飘逸的帛带纠结而成镂空的光背状,有的还辅以梁架起到加固的作用;还有的在璎珞钏镯、衣缘、台座覆布及眼白、眉毛等处嵌红铜、白银或镶松石等,一般不鎏金。17世纪后,随着古格王朝的灭亡,藏西造像所见稀少。以拉萨为核心的藏中地区,12至1 3世纪的佛造像主要汲取藏西、尼泊尔、克什米尔及印度的工艺技巧,明清以来义融入了汉地造像的艺术风格。传世的明代藏传金铜佛多产于藏中地区,特别是14至17世纪的写实技法空前提高,高僧的肖像作品比较流行。这一时期的造像普遍比例协调,五官端正优美,细部刻画生动,有的像身开设槽眼,镶嵌松石、珊瑚等,又喜在裙上饰以凸起的双籀纹,如绳链般缠于腿部,膝间露出的裙角,宛若倒置的折扇,给人以突出的印象。有些作品追摹明代宫廷造像。拉萨多觉边肯、扎什伦布寺及康区德格等地的金铜佛,都与永乐青铜塑像和东印度佛像的风格相近。
金铜佛辨识(一)
藏传金铜佛像,分为上师、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空行护法等7大类。由于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被尊奉为本师,故将释迦牟尼佛单列于卷首,合为8种。释迦牟尼佛的形象一般为庄严妙好的丘形,头饰螺发肉髻,宝珠顶严,身着通肩或袒右式袈裟,以诞生、成道、说法和涅槃四相较为常见。上师像多是依据高僧生前的相貌、习俗和功德进行塑造,因此各具形象特征和标识。祖师像分为般若部、秘密部和菩提道3部分。般若部主要是二圣六严等印度佛教祖师及其弟子,一般呈比丘相,多呈坐姿,内裸身,外着通肩或袒右式的僧衣,手印多为辩经说法印、与愿印、施无畏印或结禅定印;秘密部是通过苦行修炼而获得神通的大成就者,如米拉日巴、费卢波等,既有裸身者,亦有身着僧衣者,大多坐于兽皮之上,或乘骑猛兽,立相有展立或舞立姿,手执器杖标志,姿态多样;菩提道以藏传佛教祖师系统为主,各派祖师均穿戴具有本派标志的衣冠服饰,如宁玛巴戴红色莲花帽,噶玛巴戴金缘黑帽,萨迦巴戴俄尔帽或圆顶有耳的风帽,清中晚期还流行将帽带在冠顶前束结的式样,而格鲁派上师则戴黄色通人冠,出家身份的祖师像大都内着坎肩、僧裙和袒右式袈裟,外披僧氅,结跏端坐。其中造像数量最多的是莲花生和宗喀巴。一些祖师像的台座上还镌刻像主法名、造像功德主名姓或吉祥颂语等,这无疑为祖师像的定名提供了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