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页 共591

陈履生:画中的新中国新女性(下)



时间:2022-3-14 9:35:41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部分“新中国新女性形象”(上,总十八)

阿鸽《彝族喜迎新社员》,1975年

徐匡《草地诗篇》,1975年

  阿鸽的《彝族喜迎新社员》(版画,1975年)表现的是一批从部队专业到凉山安家落户的复员军人,她们刚到村头,就遇到了赶来迎接她们的老阿妈和乡亲,老阿妈用双手抚摸着眼前的女兵激动,既有欢迎,又有夸赞。老阿妈的身后有女彝族青年帮忙拿行李;而另一侧是彝族女孩为另一战士指引远方的风景。画面气氛热烈而动人。徐匡的《草地诗篇》(版画,1975年)所表现的同样是那个时代中的内容。那是表现草原上的时代风情,蓝天白云下的草地生机盎然,英姿飒爽的女民兵伏在马背上写诗,而白马正俯首吃草。远处的左侧是骑马赶马来的女民兵,右侧矗立高压电杆,寓意今日的草原建设已有现代化的景象。而年轻人在此则是大有作为。

王霞《海岛姑娘》,1961年

汪国风《三月》,1963年

杨之光《矿山新兵》,1972年 

壮志凌云(袁洁作,1973年

  以反映响应国家号召而以劳动为美的女性形象,在王霞的《海岛姑娘》(油画,1961年)中,也是面向朝阳的豪迈气势,海岛姑娘黝黑的肤色与整体凝重的色调,显现的坚定信心,正是时代中的自信。汪国风的《三月》(版画,1963年)中拿着锄头的劳动妇女形象,其与劳动联系在一起的壮硕的朴实之美,完全是新时代中的新形象。而黄新波的《青年人》(版画,1961年)所塑造的拿着笔、思考中的女青年,其背景中的高压线塔则象征着现代化的建设与祖国的美好未来。

黄新波《青年人》,1961年

张怀江《夜间出诊》,1956年

李少言、牛文《学医归来》,1954年

  在医疗卫生领域,这是表现新中国时代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一个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样反映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在这一方面,女性的参与以及积极的工作,都为这个是带的美术创作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个重要题材。因此,不管在社会中的哪一个层级,白衣天使都是受人尊敬的一种职业。牛文、李少言1954年创作的版画《学医归来》,就是以建立基层医疗体系中的女性形象的画面。这是发生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农奴的女儿获得了新的教育,从而可以用知识服务于家乡的一种时代的精神。在在这个时段中,杨讷维的《夜班工作完了》(版画,1961年),程勉的《夜诊》(版画,1965年),都是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程勉《贫下中农的好医生》,1972年

王玉珏《山村医生》,1964年

  王玉珏的《山村医生》(中国画,1964年)与陈衍宁的《渔港新医》(油画,1974年),在相隔10年的不同表现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基层女医生的形象,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呈现,都显示了不尽相同的时代背景。其共同点钟,不管是在山村,还是在渔港,她们的目标都是服务当地的群众,治病救人,表现出了新中国在关心人民身体健康方面的作为。在这类题材的表现中,还有程勉的《贫下中农的好医生》(版画,1972年)、蒋铁峰的《你身体又重了》(水印木刻,1974年),朱理存的《春雨》(版画,1976年)、程十发的《真知》(中国画,1976年),以及表现解放军女医生治好聋哑女孩的《喊出第一声》(张惠荣,1972年)。

陈衍宁的《渔港新医》(油画,1974年)

蔡知新、殷福林 《新同学》,1974年

程十发 《真知》,1976年

朱理存《春雨》,1975年

黄永玉《我的祖国  我的人民》,2003年

杜国浩《洁白的屏障》,2004年

  由此延伸到医疗卫生领域,当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之后,抗击“非典”是重要的国家大事,无数的医护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这一题材的美术创作中,以表现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居多,其中有黄永玉的《我的祖国,我的人民》(中国画,2003年)、杜国浩的油画《洁白的屏障》(2004年)、伍启中的《日以继夜》(中国画,2003年)。及至2020年,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后,出现了更多的表现医护工作者的绘画作品。

刘秉礼《心怀祖国放眼世界》,1965年

李慕白、金雪尘《女排夺魁》,1983年

徐启雄《决战之前》,1984年

  表现为国争光的女运动员的绘画创作从70年代后期以来陆续出现,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代表作品有《为国争光》(杭鸣时,水粉画,1979年),表现了1978年在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上获得女子花剑冠军的栾菊杰,后来她又在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花剑金牌,是中国第一位击剑奥运冠军。其一手扶着帽子,一手举剑,面带胜利的笑容。而李慕白、金雪尘表现中国女排1981年11月16日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决赛中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女排夺冠》(水粉画,1982年)画面中胸前挂着金牌的女排队员在国旗前,一手托着奖杯,一手抱着排球,旁边围绕着鲜花。这是最早表现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的作品,198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年画荣誉奖”。而在表现女排开场之前的《决战之前》(徐启雄,中国画,1984年),则以女排队员决战之前围拢在一起相互鼓舞的情景,表现出极大鼓舞国人的巾帼群体形象。

  而表现女性与新生活的关系则是更为普遍,其代表作品有王玉珏1984年创作的《卖花姑娘》。它很容易让人们联系到蒋兆和笔下的卖花姑娘,是生活所迫的苦涩和艰辛以及无奈。在王玉珏的笔下,那种清新所表现的同样是一个“卖”字,却有着新时代的审美和追求。显然,这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一代女性,由此铺展开来的类似的女性题材则关系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主流的时政题材。

王玉珏《卖花姑娘》,1984年

(未完待读,敬请关注)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