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页 共591

陈履生:守望在黄昏中的家园



时间:2023-6-12 20:31:51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胡日查  黄昏的守望者(油画) ,2022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典藏作品

  胡日查的油画《黄昏的守望者》不同于现在流行的那种古典风格,既没有那种细,也没有那种腻,更没有与照片比功。然而,他呈现出的风格化类型,是非常用心的构造了一个黄昏中的情景,表现出了“守望”的意蕴。两位青年牧民骑马在草原上,他们做出了一个共同的手势,像归巢的雄鹰。那暖暖的一抹夕阳所形成的冷暖关系,是自然赋予的一种美。画面整体偏暖的色调,有着画家在油画语言上的精心组织,其所表现出的这样一种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的景观,有着不同寻常的审美诱惑力。这里虽然看不到广袤的草原,可是,绿色的背景所展现的正是人们所熟知的那广袤草原中的自然。而这种从色调到表现中的“简”的处理,又显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精心。作者在这幅画的构图中,横和竖之间的平行与交叉,在处理中间主体人物与马的关系上,并没有去刻意去塑造马的自然的形体,而是用几近装饰的语言,将一种趋于平面的方式,展现出了刻意表现对比形式美,让人们看到了黄昏中的不同寻常。

  显然,中国油画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如何在多元的表现中,显现出中国油画的力量?一直是中国油画所面对的问题,其数十年难以逾越的关隘,正在于我们的油画根基以及现实发展中的社会问题。《黄昏的守望者》的作者如同历史上的一些画家一样,能够有一种比较准确的时代判断,并把握住艺术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因此,他的身份、背景以及对于草原生活的情感,都决定了他的选择。他所关注的表现对象,让人们看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可是,这种与作者关联的生活经由作者的艺术语言的传达,就显现出了一种能够打动人的特别的力量。画面中既有那种淳朴的时尚,又有艺术所追求的当代性,其引领的正如画面主体人物所展示的那样,已具有全然不同于过去画面中所表现的牧民形象。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所强调的“劳动”“收获”等主题词。不管人们如何看待胡日查所表达的内容,其画面虽然不是曾经的那种主题创作中可叙述性的情节,并以此去反映宏大叙事的社会背景,然而,人们依然能够看到在抒情的表现中,在“黄昏”的意境内,自然、平常的那一部分内容还是让人们看到了黄昏的魅力,也让人们看到草原上的牧民与黄昏的关系。

  作者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来表现这样一种草原的意象,在几乎是硬边的处理中,显现出了这样一种语言所具有的个人风格的魅力。作者立足于草原的表现,通过个性化的努力,以自己的语言来协同思想的发挥,让语言的魅力在画面中显现出的黄昏是人们所熟知的那种感觉,可是,这种千人千面的黄昏,在作者的笔下却呈现出了不同于他人的黄昏的景象,显现出草原上的独特的情怀。面对这样的场景,人们既能看到展翅的雄鹰,又能听到悠扬的琴声,这就是黄昏——人们逐渐归家的感觉,一切回归到一天中的落日之后,人们可以想象到帐篷内的所有生活和一切的欢声笑语。

  《黄昏的守望者》守望的是每天不一样的黄昏,守望的是每天相似的家乡。如今人们如何来认识这样一种守望,也是大相径庭。他们没有走出自己的家园,他们通过这样的“守望”所表达的对于家乡的情感以及对于自然的热爱,这就是他们“守望”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而胡日查的表现则是这种“守望”的艺术化。

  胡日查,男,蒙古族,1979年出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讲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草原油画院画师,内蒙古教育学会会员。

 胡日查  《听见草原-一块红布》 凸版  61x80cm  2016

胡日查作品

公众号ID:chenartmuseum


用文化的步履陈说平生的坚守

研究 | 交流 | 分享

陈履生美术馆群:油灯博物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陈履生美术馆: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环湖北路,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海南三亚海棠花开,合肥斌锋文化中心;汉文化博物馆&竹器博物馆:江苏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陈履生美术馆研习基地:贵州贵阳市开阳县王车村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

开放时间】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