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世界著名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如何诞生的?



时间:2019-1-11 9:36:16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2019年1月9日《文汇报》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对于历史和艺术的认识一次次逐渐聚焦,共识才得以形成

 

  随着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热播,博物馆里那些凝结着人类文明结晶的“镇馆之宝”们,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围绕各家博物馆该带哪件重量级藏品上节目,网友们争得面红耳赤。

  究竟什么样的藏品,才不负“镇馆之宝”的名号?各大博物馆中牵引了人们最多目光的“镇馆之宝”,又是怎样诞生的呢?本期“艺术”,聚焦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

 ——《文汇报》编者

  全世界的很多博物馆中,都有一两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藏品。它们往往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和尊重,为人们津津乐道,是公众进入博物馆中不得不看的展品,对于初到博物馆的公众来说更如此。人们也乐于谈论它们。博物馆往往以“镇馆之宝”的特殊性而骄傲。

  对于这些属于“镇馆之宝”的藏品是如何成为“镇馆之宝”的,一般观众在进入博物馆之后也表现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特别的兴趣,因为基本上看不到一个“为什么”的解释。对此,相信对此每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解答和回应,实际上最重要的则是公众对于它的认可和认同。而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可和认同,一定有其合乎其规律的道理。

▲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是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幅画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画中女神肌肤洁白,金发飘逸,被认为是完美的化身,但脸上又挂有淡淡的忧愁,给人一种神秘感。

认可和认同,

层层筛选出“镇馆之宝”

  法国卢浮宫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荷兰国家博物馆中伦勃朗的《夜巡》,荷兰海牙皇家美术馆中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德国柏林新博物馆中的《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的头像》;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中的世界上最大的霸王龙骨骼,菲律宾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吉尼斯世界纪录中的最大的鳄鱼标本;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商代的《后母戊方鼎》,湖北省博物馆中战国曾侯乙青铜编钟,湖南省博物馆中汉代马王堆T形帛画,如此等等,都是公认的与之相应的所在馆中的镇馆之宝。但确实也有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的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机构,以及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世界上最早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博物馆,虽然藏品数量巨多,有很多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相当多的也是闻名遐迩,但说不出哪件藏品是代表该馆的镇馆之宝。这之中如大英博物馆收藏有在中国被称为“画圣”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国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它在中国的任何一家博物馆中都会成为镇馆之宝,可是,大英博物馆的专家以及英国人未必能够认同。因此,论说“镇馆之宝”在民间一般说说可以,如果搬上台面来讨论可能就比较困难和复杂。

▲ 大英博物馆《女史箴图》

▲青铜器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以重达832.84公斤的重量被认为是中国青铜器之王。

▲ 汉代马王堆T形帛画,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毫无疑问,在一座博物馆数以几十万、上百万的藏品中找出一件有代表性的成为“镇馆之宝”,是有相当难度的。难度首先在难于形成共识,其二难在是否能够镇得住。而这之中形成共识是最难的,镇得住与镇不住只是相对而言。在一个具有历史跨度而且有着不同品类的藏品中,选出一件作品来代表馆藏的重要性,来镇馆,其难点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中不同的文化创造是难以替代的,也是难以比较的。每一座博物馆都很难用一件作品来涵盖它的所有,或者以此来代表它最重要的精彩。在一个不断认识的时间的流逝中,人们逐渐会把视线集中到博物馆众多藏品中的某一件之上,或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介绍博物馆藏品的时候,限于可能又都集中到一两件重要的藏品之上,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就产生了代表性。与之相关的是,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或社会各界,常常会深挖其中的历史或艺术的关联,并且赋予它很多的故事和内容,而且不厌其烦地去研究,包括去猜测它的所有,甚至不惜夸大它的社会影响以及艺术价值。由此也就形成了不约而同。

▲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海牙皇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雕塑《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的头像》,是德国柏林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头像从发现到流传都是故事

共识的形成,

不像“之最”那么容易

  所谓的“镇馆之宝”,必须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稀缺性,重要性,不可替代性,必须在历史中、在学术上能够表现其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有着难以比拟的之最,如最大、最小;最高、最矮;最长、最短;最重、最轻;等等。当然,对于这样的认同,如果是“之最”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可是,基于不同的角度而得到不同看法的历史或艺术中的许多方面,形成共识就不像“之最”那么容易。在一座博物馆中,通常从专家到公众都会权衡属于“镇馆之宝”的藏品,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以及它所相关联的历史时期、材质、品类等等内容。而更多的是博物馆之间的横向比较,如画与画比,在不同的博物馆中,不同的画家或同一画家不同作品中比较其优于它馆的特殊性。青铜器与青铜器比,或许在各博物馆的比较中,它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之最”,如“后母戊方鼎”的最重;“曾侯乙青铜编钟”的最大;或许它没有某一方面的“之最”,可是,它是馆中最具代表性、最精彩的一件,在国内外也有广泛的影响力,如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的“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论大小、重量,不及“后母戊方鼎”;论大小、规模,不及“曾侯乙青铜编钟”,但它 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又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因此,“东汉铜奔马”作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当无疑义。

▲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出土。

  唯一性是比较容易确认“镇馆之宝”的标准之一,比如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最大的恐龙、最大的鳄鱼等等,这都是同类藏品或博物馆界难以企及的,而公众对于之最的兴趣往往也是其吸引人的关键。一般来说,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都具有唯一性的要素,如果世上存在相同的另外一件那无论如何都难以成为镇馆之宝。独特性是镇馆之宝的基本要求,表现在有着不同于其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一类别、同一材质等等在比较中表现出鹤立鸡群的品质。稀缺性往往表现在材质方面,其珍稀的程度是其关键,因为资源的稀缺而显现出独特性和唯一性。重要性或表现在历史中的不可或缺,见证历史而具有特殊的意义;或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或是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重要性往往关联着历史和艺术的学术性。不可替代性是佐证历史或说明艺术成就重要性的重要佐证,而其它无法替代。当然,这之中的选项可能有一项就可以成为镇馆之宝,也可以有多项。但是,对于像大英博物馆这样具有丰厚收藏的博物馆来说,各个时代、各个文化类型、各个艺术品种,都有一流的藏品,即使说不出哪件是镇馆之宝,也不影响大英博物馆的专业地位。而如果在一座有着区域影响和丰富藏品的博物馆将那象形的奇石“东坡肉”作为镇馆之宝,那也是感到慕名奇妙。

  显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所反映出的社会对它的认同,有着丰厚的学术含量和重要的艺术价值,有着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艺术内容,所以,对于艺术博物馆来说,在灿若繁星的历代画家中,即使在某一位画家的一生的作品中,能够成为“镇馆之宝”那一定是最为突出的。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虽然达芬奇创作了包括《最后的晚餐》在内的众多的举世名作,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篇章。但是,人们对于蒙娜丽莎的微笑还是给予了它特别的认同,这就是它在达芬奇的整个作品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无法替代。尽管它没有《最后的晚餐》那样巨大的幅面,也没有《最后的晚餐》画面中表现出的严密而复杂的内在结构以及经典的题材内容,可是,如果没有《蒙娜丽莎》,达芬奇会黯然失色,卢浮宫也辉煌不再。

▲ 卢浮宫《蒙娜丽莎》前

▲ 荷兰国际博物馆伦勃朗《夜巡》前

那些镇得住的故事,

还将随着研究不断续写

  当然,作为“镇馆之宝”的最有代表性的藏品,都有特别的能够镇得住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故事。《蒙娜丽莎》仅仅那神秘的微笑,就有无数的专家研究和阐释过,还有蒙娜丽莎的身世,包括达芬奇密码等等,这些内容都是达芬奇的其他作品中所没有的。《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的头像》中的王后纳芙蒂蒂(Nefertiti,公元前1370年-1330年)是埃及法老阿肯纳顿的王后,她是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王后之一,有着令世人赞叹的美容。她从发现到流传都是故事,当1912年德国的埃及考古学家路德维希·博哈特在埃及的阿马纳发现它以后,1913年将塑像运到德国,是故事的开始。1920年7月,资助发掘的地产商西蒙将其献给了新建成的普鲁士皇家艺术博物馆。二战期间,存放在法兰克福的帝国银行的保险柜中,几经辗转;直至1945年6月又回到帝国银行。1956年6月,塑像被重新送到了柏林,2009年10月16日柏林博物馆岛内新馆完成,颠沛流离了多年的纳芙蒂蒂塑像终于回到了其在德国最初存放的地方,并成为柏林所有艺术品中的镇馆之宝。

▲ 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

▲ 梵蒂冈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又称“西斯廷礼拜堂”近邻圣彼得大教堂,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及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也是教皇的选出仪式的举行处。

  在荷兰国家博物馆中镇馆的伦勃朗1642年36岁创作的《夜巡》,是伦勃朗一生所画500余幅作品中最特别、最重要的一幅。该画以舞台剧的方式表现了阿姆斯特丹城射手连队成员的群像,射手们各自出钱众筹请伦勃朗创作。可是,完成之后射手们却不满意,因为每人在画面中的大小位置、光线明暗等等都不尽相同,由此他们发动市民们不择手段地攻击伦勃朗,闹得整个阿姆斯特丹沸沸扬扬,最终酬金也由5250荷兰盾削减到1600荷兰盾,最为严重的是此后就很少有人来找伦勃朗画集体肖像,画商们也疏远了伦勃朗,使得这位伟大的荷兰画家63岁时在贫病中去世。该画一直被荷兰王室所收藏,直到19世纪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成立后而成为该馆的藏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后母戊方鼎》以重达832.84公斤的重量而成为中国青铜器之王。它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为防止方鼎落入了当时侵华日军的手中又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6月,当时的安阳政府一位“陈参议”劝说藏家把方鼎上交政府,重新出土后运到南京,并于1948年首次在南京展出。1949年,方鼎拟运台湾而先期抵达上海,因为飞机舱门宽度不够而不能上飞机,又回到南京藏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由此可见,围绕着“镇馆之宝”,通常都有一些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从画家到作品的创作,从发现、发掘到流传,从作品自身到后人的解读,这些故事往往都会成为镇馆之宝的附加内容而使镇馆之宝饶有兴味,表现出了故事性的特质。无疑,每一件属于“镇馆之宝”的那个宝都有其不同于一般的传世过程,它们自身也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的对象,而在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则又更加丰富了“镇馆之宝”的内容,尤其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利用新科技对于“镇馆之宝”的研究,又增加了过去所没有的新的话题。如英国科学家借助3D技术,耗费500小时依据德国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的头像》,为这位著名的古埃及美女塑造了逼真半身像。2018年2月14日晚,美国旅游频道《未知的探险》还播出了还原纳芙蒂蒂面目过程的专题节目。显然,这又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的方式宣传了这一重要的藏品,为镇馆增加了分量。

▲ 菲律宾自然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洛龙(LOLONG),它是菲律宾可以养殖的最大的咸水鳄鱼。人们进馆之后往往都是围着它看看传说中的如此。这是一件非常逼真的复制品,它的一副十多米长的骨架标本悬挂在二楼接待大厅的天花板上。2011年9月,菲律宾捕获到一条咸水鳄,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人类至今活捉到的最大的鳄鱼。

▲ 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

什么时候去看,它都在那里,

这是一种崇高的礼遇

  对于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来说,所谓的“镇馆之宝”基本上都是钉在墙上或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不能移动的,也有相应的国家法律规定它们不能出国、不能出馆。如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中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中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都是钉在墙上的,什么时候去看都在那里。

▲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而在中国,那些“镇馆之宝”都在国家公布的《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中,不仅是限制出境,就是离开自己所属的馆都非易事。这是各个国家、各个馆给予自己国家、自己馆中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的一种特别的关照,因此,它们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的主要的展厅中,从展出空间的规划、展出方式的设计,包括展柜的安排等等,都显示出了它的特别性,表现出了特别的尊重。正好像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虽然画幅不大;也正好像柏林新博物馆中的《埃及王后纳芙蒂蒂的头像》,虽然尺寸也不是很大,但是,它们在它们所处的宽阔的展厅中享受到了崇高的礼遇,是博物馆中其它所展出的文物和艺术品所没有的享受。无疑,人们在每一家博物馆中所看到的几件受到特别尊崇的藏品,都表明了博物馆对这些藏品的特别的态度。

  “镇馆之宝”的社会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通过方方面面而呈现出来的,后人的每一点努力,相关内容的每一点添加或发现,都是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或许这正是“镇馆之宝”的另一方面的素质,而这并不是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每一件藏品都具有的。

  博物馆中的“镇馆之宝”是这个国家或博物馆的骄傲,其历史和艺术的价值,足以能够代表社会发展过程中或在整个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无疑,镇馆之宝并不是通过网络海选或其它方式征询、协商所产生的,也没有博物馆的公示或有相关文字的明示,它们往往是社会的约定俗成,或者是不约而同。实际上它们是在与博物馆发展历史相关联的过程当中,或者是在人们对于历史和艺术的认识发展中逐渐产生的。因此,这种聚焦的历史过程,是“镇馆之宝”所产生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也应该成为镇馆之宝的另一方面的特别的内容。

2018年12月27日定稿于北京

(附注:2018年12月23日,我在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课第668期做“博物馆的魅力”讲座,结束之后,保安先生来问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如何选出来的”,后来微博、微信上有很多人都提出相同的问题。我认为此事虽然普通,但有必要回应社会关切。——Mr.陈)

▲法国巴黎橘园博物馆莫奈《睡莲》前。

▲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 (Ashmolean Museum)的全称为”阿什莫林博物馆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The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 Archaeology。 该博物馆是英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同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