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深圳40年来美术事业、美术创作与美术发展的个案是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



时间:2018-6-16 9:14:11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深圳美术馆馆藏精品

  1981年7月22日,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赖少其给对外文委负责人黄镇等去信,反映其1980年“经上级批准”到香港举办画展后的有关情况——“最近几个月来,先后以新华社内部参考材料、港澳工委材料、《美术家通讯》特约通讯员发了关于‘赴港澳画展混乱现象’的专稿,其中有指名或不指名攻击我的地方,似乎我也是造成‘混乱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说我的一幅画高达二十万元(其实是二十二万元港币),很多报刊(据说有九十四家报刊)为我宣传‘很不好’。我们的画展在港展出,港澳工委负责同志是首席顾问,在港时我们也向他们作了汇报和请示,并没有指出我们有不妥之处。买主是香港廖烈文先生,他和我并无交情,至今也尚未蒙(谋)面,画展是九龙狮子会主办的,属于‘义卖’性质,廖先生以二十二万港币买我一幅丈二匹山水画,价钱是他的朋友商定的,出钱买画是他自愿的;而这二十二万元港币,除了展出费用外,百分之四十五留香港做公益事业(举办义学和给穷人开办免费诊所),百分之四十五上交国库,百分之十给画家作稿费,这都是经领导批准的。就我个人来说,又把应得稿费百分之九十给本机关买了汽车与复印机,也是经领导批准的。廖先生的义举,不论其动机与目的都是正当的,爱国的,无可非议的。我的所作所为也是符合党的原则的。至于香港九十四家报刊发表评论,除了我党领导的左派报刊外,绝大部分是中间派报刊,都说了好话,据香港朋友说:是从来所没有的。由此可见,是很得人心的。为什么反而说‘造成混乱’?岂不使人吃惊吗?”(原信藏深圳美术馆)

  由赖少其的这一封信而得知这一年的《对外文委简报》第八期发表了《关于赴港展览混乱现象及改进意见》,除赖少其所陈述的之外,可能也确实存在着赴港展览混乱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过渡时期,而类如赖少其的赴港展览、卖画以及卖画分成等现在看看恍如隔世,难以想象。而相关的赴港展览则与深圳有关,因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头堡,内引外联,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时候去不了香港能去深圳也是大事,所以,有了1987年朱屺瞻等73位画家在深圳合作了《春回大地》的丈二巨作。那些饱受风霜的著名老画家在劫后余生中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窗前风景,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春光,他们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来到深圳,为了中国艺术的美好未来,耕种播撒。他们在深圳举办展览,创作作品,留下了他们暮年的艺术旅痕,同时,也带动和推动了这一时期开始的艺术市场的兴起,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美术发展和成就的重要史料。

  40年前,深圳几乎没有美术家可言,尽管这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属于宝安的地方有几位考上美院的学生。1978年之后,因为改革开放带来了深圳的崛起,加上这里毗邻香港,地缘的优势使得这里成为吸引美术家的黄金之地。一大批在国内享有盛名的美术家先后迁居到这里,成为到深圳美术界垦荒的第一批美术家。当然,这里的美术氛围首先是因为一大批享有盛名的老画家把这里作为回归春天的据点和桥梁,是他们在这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是他们为这里带来了艺术的盛世,因此,许多中青年画家在老一辈的带领下都在深圳留下了足迹和作品。无疑,地区美术的发展是因为有其适合的土壤。早期来到深圳的美术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而且也具有相当的资源优势和活动能力,他们一方面抓创作,一方面抓基础建设,使得画院和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都在国内城市中领先。有了梧桐树就能引来了金凤凰,在良性循环之中,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吸引了许多美术才俊,一批有成就有影响的画家相继移民深圳,如著名画家王子武1985年从陕西移居深圳等等,他们作为深圳美术事业的拓荒牛,为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良多。当然,其中不乏来此的淘金者。深圳画家在适合自己的沃土上辛勤劳动,创作了许多具有国际视野、地方特色的作品,而且在各个美术门类中齐头并进。笔墨当随时代,深圳的人,深圳的事,成为深圳美术家着力表现的对象。除了诸多主题创作之外,现代水墨,城市雕塑,公共艺术,以及版画、设计等等,都成为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风向标,许多美术名家在这里续写篇章,而青年一代则在这里崭露头角。

深圳美术馆

  基于改革开放,深圳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和地缘优势,其魅力在于它勃发的新的活力,而散发这些活力的是此起彼伏搅动中国美术界的各种活动,开风气之先,领潮流之动。在外引内联中,深圳表现出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特有的向心力,北京的人民美术出版社率先在深圳成立朝花书画社,说明了深圳在当时的重要性。1985年,深圳展览馆(今深圳美术馆)与香港翡翠台在画家程十发和香港邵逸夫先生的倡议下,成立了深圳特区建立后的第一家动漫产业合作企业——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这也是开文化产业风气之先。此间从创办深圳美术节,承接全国美展分展,主办国际水墨画展以及国际水墨画双年展,策划连续性大型展览和专题展览,开展城市山水画研讨以及其他学术活动,到组织深圳画家画深圳等美术创作和培训,启动客座艺术家制度,接受名家作品捐赠,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推动创立“设计之都”,进行对外美术交流,一切都表现出了新时代中深圳的地缘优势和影响力。如今,生土变成了熟地,伴随着它的是深圳在中国美术界地位的突升,人才的汇聚,公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深圳市民审美获得感的增加。

  40年来,深圳的主题美术创作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见证了春天的走过和秋天的收获。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圳主题美术创作,一方面是深圳美术家生活于此的有感而发;另一方面是深圳的巨大变化所激发的全国美术家以深圳为题材的创作,它们都是以“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和核心意义,反映这个时代对于新题材的把握和挖掘的成果。从题材上来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深圳改革开放的指引,以及绘就改革开放蓝图的过程;二是表现深圳的建设,以及深圳速度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激发;三是表现深圳人的美好生活,以及新时代中深圳人的幸福时光。新题材在一个时代美术创作中的发掘,不仅是时代美术创作中的责任,也是美术家在美术创作中建功立业的可能。40年来的这些作品几乎串联成了一部深圳改革开放所带来巨大变化的发展史,其中不管是平实的记录,还是宏大的表现,都是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写照。当这些作品参与到全国美展以及省市的展览之中,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展现了深圳美术创作的风采,这就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以及兼容并包的深圳特点。建设题材、城市水墨等对于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美术创作的贡献,则是以开拓和创新展现了这个时代中深圳题材所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深圳40年来美术事业、美术创作与美术发展的个案就是改革开放的具体成果。

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文章来源:2018年6月15日《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