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9 22:00: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人的审美与中国优秀传统密不可分,从中国年画的传承可见一斑。
中国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起源就与传统美德有关。据古籍记载:唐大宗李世民生病,大将秦叔保、尉迟恭自发全身披挂日夜守立宫门两侧,结果平安无事。李世民感于二将忠诚、辛劳,遂命画工将他俩的形象绘在门上,称为“门神”。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在内容和形式上几经演变,成为独具风格的画品,人们尤喜在新年时张贴家中,便形成了“年画”。它不但表达了人们驱邪纳福和欢乐向上的追求,而且是装饰和美化环境的审美活动,实质上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一直温暖着中国无数的家庭和人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照相、电脑、制版、印刷、绘画等技术不断进步,主要靠手工绘制生产的古老的传统年画,其产量和市场受到冲击是自然规律所致。但传统年画的创作理念、审美温度始终潜在。21世纪新时代的今天,人们仍然乐见它,春节和平时都喜欢在家中、在单位张挂以现代技术印制的类年画的人物像、传统或红色故事画、美丽风景画和摄影以及楹联、剪纸等作品。传统年画的温度浸润人民心田。
笔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杨柳青年画,把传统年画之温融入自己的作品。创作的年画如1975年的《饮水思源》、1983年的《桔香》、2012年的《客家嫁女》。如今笔者在红色、客家等各类主题,油画、国画、雕塑等各种形式的美术创作中,都会坚持吸取借鉴传统民间年画取材、构图、色彩之长,以人民性、雅俗共赏的审美原则打造作品,让中国传统年画之温始终可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心力。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