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4 20:19:04 来源:西泠拍卖
从出土的文物及历史考证看,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后期,是我国古代贵族在举行重要礼仪活动中行沃盥之礼时所使用的一种礼器。古时凡遇祭祀或宴饮,都要先行沃盥之礼,由专人分别负责奉匜注水、奉盘盛水。《周礼·夏官》载,“小臣受王之命,大祭祀,朝觐,沃王盥”。诸侯在行祭祀仪式或朝觐时,亦有小臣专门奉匜伺候洗手。
LOT 3300
杨光(b.1970)宜子孙 白玉匜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尺寸:158×153×72mm
重量:942.5g
RMB: 3,500,000-4,500,000
周代的婚礼也有行沃盥之礼的规制,让新人在婚礼中净手洁面,有强调婚姻洁净神圣的意味。《仪礼·士昏礼》记载:“嫡入室,媵、御沃盥交。”其实,“奉匜沃盥”的礼节并不限于祭祀、典礼或宴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家中小辈侍奉长辈也有此事项。更有古人讲究师道尊严,为人弟子也要侍奉师长沃盥。
由此可见,早在古代中国,上至王侯贵族的朝礼筵宴,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沃盥之礼已然成为普遍的行为习惯,也印证了当时“不知礼,无以立”的社会风尚。而匜就是相应的见证。
而今,玉雕大师杨光将传统文化、礼之传承融于当代玉艺,采用优质和田白玉籽料,并施以精湛的雕刻技法来呈现“宜子孙”白玉匜,在古代青铜匜器形的基础上,留其态势而大变其形,略带有炉瓶之格调。整器造型端庄,风神绝佳,充满宫廷庄严之气。匜流口形如盛开玉兰,下方饰以如意活环,精致绝伦,后有同系如意纹制式执鋬而相呼应,曲线柔美。匜身鼓腹部两侧雕对称双龙中间环抱“宜子孙”字样,章法严谨而又舒展,古风盎然。
匜肩颈处雕琢矩形云纹一周,刚中带柔,工整美观。匜盖为整料一体雕琢而成,可活动打开,以榫卯式原柱承接匜盖的开合,加之盖上的如意纹灵动清透,工艺之精令人叹服。“宜子孙”乃“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之吉祥用语,匜又是中华“礼”之载体,寓意“礼”之传承也将子子孙孙延续不断。此“宜子孙”白玉匜堪称礼法传承与当代玉艺的完美结合。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人崇礼之风盛行,“礼”始于周公,复于孔子,盛于董仲舒,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其所内蕴的民族精神和美德在新时代也将以各种形式继续传承下去。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