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13 15:34:14 来源:西泠拍卖
2022西泠春拍
Lot 2084
明·沁色玉鹅摆件
尺寸:192×155×55mm
来源:美国著名收藏家史蒂芬·琼肯三世1969年购藏自纽约古董商西尔维娅·皮尔斯顿,并附购买发票。
RMB: 600,000-1,000,000
鹅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早在商代就出现了以鹅作为题材的玉器,妇好墓中出土了三件玉鹅,其中一件为片状浮雕,造型优美,纹饰精细,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历代皆有以鹅为主要造型的玉器,如宋金时期较为常见的鹅衔莲题材。除了单纯的动物造型之外,传统文人的喜爱也为鹅的形象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羲之爱鹅”的典故。传说王羲之喜爱养鹅,并从鹅的形体、步态和泅水姿势中,领悟了书法执笔、运笔的技法,“羲之爱鹅”是文人雅士情趣生活的体现,也是明清时期常见的艺术题材,表现了风雅清逸、出尘脱俗的超然情志。
此件玉鹅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体量硕大,通身满布深浅不一的黑沁,给人以古朴端肃之感。玉鹅造型写实,呈凫水状,直颈前视,喙部微张,口衔水草,蔓草延展至鹅身两侧,双翅收敛,微微上翘。周身碾琢刻画十分到位,玉鹅双眼圆睁,额顶部的肉瘤凸起,下颌与脖颈曲线流畅自然,翅膀以极富层次的阴刻线装饰,根部为鱼鳞状羽毛,中部为层状短羽,尖端为长阴线所饰弯羽,尾部曲线饱满丰腴,细密阴刻线刻画出丰茂尾羽,鹅掌趾爪分明,皮肤纹理都得以显现,整体细节十分丰富。
从造型上看,此件玉鹅与传世宋画中的鹅形貌相近,宋徽宗赵佶的《红蓼白鹅图》中白鹅安卧,姿态闲雅,白鹅头顶肉瘤凸起,喙部尖而厚实,鹅腮处略肥大,翅若鱼鳞白云,尾羽丰茂上翘,种种细节,玉与画皆可对应。从工艺上看,玉鹅的管钻眼、翅膀上三层羽毛以及大量阴刻线的装饰手法,都与宋代玉鹅相近,特别是双眼以管钻碾琢,周边留有圈痕,形成双目圆瞪,眼窝深陷的效果,使得玉鹅神态更加生动,这种巧妙利用管钻圈痕的表现方法,在明代以后的玉器中已不多见。此外,本品采用了“老提油”的工艺,沁色天然,造型古朴。宋代始创金石学,好古之风盛行,使得当时出现了许多仿古玉器,满足宋人崇古怀古的艺术追求,后世明清时期也产生了大量的仿古玉器,仿古技艺也更加成熟。
参阅:
1.天津博物馆藏 宋·青玉鹅形盒
2.《中国传世玉器全集3 宋·辽·金·元·明》,科学出版社,2010年,图36
3.芝加哥美术馆藏 唐·三彩鸭型尊
此件玉鹅摆件体量硕大,以整块玉石雕琢而成,通身满布深浅不一的黑色沁,沁色古朴。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玉鹅丰腴优美的体态,呈凫水状,直颈前视,圆目高额,喙部微张,口衔水草,蔓草延展至鹅身两侧。双翅收敛,微微上翘,以阴刻线为饰,尾部圆雕丰盈羽毛,腹下鹅掌微露,双掌之间有打孔痕迹,孔洞浅窄。整器造型刻画细腻,生动逼真,鹅顶部的肉瘤凸起,鹅喙微弯,下颌弧线分明,脖颈线条流畅,双眼以管钻碾琢,周边留有圈痕,形成双目圆瞪,眼窝深陷的效果,神态生动;翅膀以浅浮雕和阴刻线表现,根部为鱼鳞状羽毛,中部为层状短羽,尖端为长弯形羽毛,阴刻线规整细腻,表现力极强;尾部微微上翘,以阴刻线分饰丰厚尾羽,愈显蓬松饱满。
本器采用“老提油”的工艺加工而成,所谓“老提油”是指将琢制好的玉器加热,同时用染料进行染色,玉器在高温下会产生细微裂纹,颜料便渗透玉石肌理之中,形成沁色或牛毛纹等特征,沁色天然,造型古朴,反应了古人慕古好古的艺术审美。
史蒂芬·琼肯三世
本拍品由美国著名收藏家史蒂芬·琼肯三世于1969年购藏自纽约古董商西尔维娅·皮尔斯顿,递藏有序。它曾是中国古代工匠用心血将生活与想象凝聚在玉石之上制成的,辗转流落海外,如今又重回故土,历经千百年传承,呈现在今人眼前的是人力与岁月互相成就的珍品,值得今人细细欣赏,慢慢品味。
西 泠 印 社
二 〇 二 二 年 春 季 拍 卖 会
- 预 展 -
8月17日至19日
- 拍 卖 -
8月19日至21日
- 联系电话 -
0571-87896778
- 展拍地点 -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 一楼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