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0 16:31:26 来源:北京保利拍卖
20世纪的中国画坛,张大千先生无疑是一个传奇。在徐悲鸿眼中,张大千是「五百年来第一人」;溥心畲谓「宇宙难容一大千」;于非闇赞其「南张北溥」之声名;黄君璧心目中「张大千是非常人」。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在其生命的不同时期里,他活跃旅居于世界各地,个人画风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迭变,由此也创作出一系列精彩作品,获得了海内外的一致认可与尊重。
泼墨泼彩,不仅是张大千继其集传统大成之后走向个人创新巅峰的画风;也是他去国十余年后,成功地将中国画中泼墨大写意风格结合当年世界抽象绘画潮流,开发出他独特豪放、法古变今、前无古人、走向世界画坛的伟大成就;更是传统与创新中国画的主要分水岭!
——傅申
自20世纪50年代末张大千创作第一幅泼墨作品《山园骤雨》,到1963年首次尝试泼彩,至60年代末,张大千的泼墨泼彩作品终发展至真正成熟时期。他曾在1968年对谢家孝表示:“我最近已能把石青当作水墨那样运用自如,而且得心应手,这是我近来唯一自觉的进步,很高兴,也很得意。”一直到70年代末张大千重回台北定居,泼彩、泼墨山水画成为晚年张大千持续不断地探索,让中国传统水墨画于西方艺坛大放异彩。
张大千 丁未泼彩
镜心 设色金笺 1967年作
127×63 cm 约7.2平尺
【题识】丁未夏,恭介新衡老兄六旬华诞。大千弟张爰三巴八德园寄呈。
【印文】大千居士、八德园长年、以介眉寿
【出版】
1.《张大千作品选集》第47页,台湾历史博物馆,1978年。
2.《张大千画说》第8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年11月。
3.《嘉德二十年精品录》(近当代书画卷·三),图版855,故宫出版社,2014年5月。
出版书影
【来源】上款人为王新衡(1908–1987),早年投身国民党军政界,1949年去台,曾任国民党南方执行部主任委员。后转入企业界,历任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远东纺织公司常务董事。七十年代末起,王新衡与张群、张大千、张学良因定期聚会,轮流坐庄而被称作「三张一王转转会」。王氏在青年时期便喜好艺术,其国民党军政要员的身份使他能够更加便利的接触到艺术界的名人,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大家都与王氏相交莫逆,而在王氏的收藏中,亦以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质量最高。
【来源】上款人为王新衡(1908–1987),早年投身国民党军政界,1949年去台,曾任国民党南方执行部主任委员。后转入企业界,历任亚洲水泥公司董事长、远东纺织公司常务董事。七十年代末起,王新衡与张群、张大千、张学良因定期聚会,轮流坐庄而被称作「三张一王转转会」。王氏在青年时期便喜好艺术,其国民党军政要员的身份使他能够更加便利的接触到艺术界的名人,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大家都与王氏相交莫逆,而在王氏的收藏中,亦以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质量最高。
艺术创作的出发点直接来自直觉,艺术作品是将直觉的感受化为瞬间的意象,以可界定的工具表现出来,将这种感动传达给他人,好的艺术作品是将这些感动所形成的心中的意象,经由「美感的心灵综合作用」的裁剪、融会、组合成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具有形式的语言具体表现出来,因此以康德为首的德国唯心论学派们都一致称艺术活动是一种心以物为凭借而创造出来的。用这个论点来谈大千先生所创作的泼墨泼彩作品,似乎比许多专研大千先生的学者们所题出的「抽象表现主义影响」来得更加贴切一点。
——孙云生
左图:张大千(左)与王新衡(右) 右图:1981年《庐山图》开笔之日,张大千邀请二张一王与寿幼兰女士一同观赏
在昔日众多的旧识与至交好友中,由张大千、张群、张学良以及王新衡所组成俗称三张一王的「转转会」最负盛名,四位爱好艺术及美食的老朋友,相约每个月偕同夫人聚餐一次,四人轮流作东,享用美食的同时,话旧天南地北、摆摆龙门阵。张群和张学良为张大千在大陆时期便已熟识的老朋友,而王新衡则是1951年张大千短暂旅台举办画展时才相识。王新衡十分欣赏张大千的艺术才华,不仅选购多幅作品,更亲自登门拜访张大千,热情邀请他至其台北寓所用餐,并介绍旅台名家与大千相识。大千旅居海外期间,王新衡不仅曾协助张大千办展,亦对张大千的健康极为关怀。「殷勤为说安排就,咸菜黄鱼豆瓣沙。争得实时长双翼,归飞先自到君家。」
—— 张大千 《寄王新衡》,1975年岁末张大千返台前寄诗王新衡
丁未泼彩 局部
《丁未泼彩》作于1967年,是张大千为祝贺至交好友王新衡六十华诞所作的生日贺礼。此时的大千谪居巴西八德园,泼彩技法日益成熟,石青石绿如水墨般自由运用。由于王氏与张大千相交莫逆,亦为书画内行,再加上素有名望,所以大千此作甚为用心,并非一般的应酬之作。
《丁未泼彩》作于金笺之上
本作画于金笺之上,从画面来看,是一幅融泼墨泼彩与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于一体的创新之作。画面上方全以大千独有的泼墨泼彩法为之,不见传统中国山水画之笔墨意象,几乎接近西方的抽象画。画家手法大笔挥扫,笔至画幅中部,巧妙的以少许笔墨收拾,以晕散的朦胧墨色过渡,画出下方山石之肌理,树木之形状,并引导出山涧小溪款款流动,再加上峰顶颇具中国画笔韵的点景屋宇,使抽象的画面又回到具象的山水意境之中。深山中浓郁深邃,气势磅礡的翠绿色质沁人心脾。画家于宇宙大观有深刻的情感与观察,下笔为图,宏伟之气象自然出于笔端。
丁未泼彩 局部
老迈浑成的墨笔暗皴隐匿于流溢的绿彩之后,搭配蓝宝石般深邃华丽的耀眼岚彩,带领观者进入神秘、深沈又充满生命力的人文意境之中。营造出烟岚云雾飘浮于山林上空的奇景,积尽生动,妙不可言。创造出奇幻迷离、可游可居的景致。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中国山水画风完全不同,充满了一种新颖的现代感,然而细察其中的意境旨趣,却是完全符合中国「云山画派」的精神内涵。
丁未泼彩 局部
他的泼彩到了1967年进入高峰,连他自己也说:「我最近已能把石青,当作水墨那样运用自由,而且得心应手」。的确,《丁未泼彩》上的青绿泼彩不仅能沉渍、流动,还能造成一片画面的动势,他把北宋时对季节时序的静观,以及对大自然烟云变换的捕捉,变成现代绚丽版的对大自然的另一种敬礼与赞颂。不但从古代的水墨变成了缤纷的五彩,写实变成了抽象,全景的永恒感变成了印象式的瞬间狂扫,将大自然在剎那间风生水起、锐不可当的慑人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构图、用色及其光影变化皆为以往所未见。
丁未泼彩 局部
《丁未泼彩》气势庞大,造境雄奇。不但具有意象迷离的浪漫气氛,也有相当强之写实效果。置身画前,潮气湿润之感连绵不绝,将山中苍翠氤氲,水气弥漫的欲雨情境表现的前无古人。一九六零年以后,张大千绘画风格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利用墨彩在画面上晕湿流动、渲染重迭,形成了一种非常新颖现代的绘画风格,与传统中国绘画的画法差异极大,反而和美国在五、六零年代所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的西方抽象绘画有几分相似。
丁未泼彩 局部
《丁未泼彩》一画见证了大千一生中画风最为雄奇大胆,创造力源源不绝,不断迸发而出的十年:从他1960年开始泼墨,1963年泼彩,一直到1969年离开八德园,移居美国加州为止。大千这段时期除了外出旅游,皆在八德园内潜心作画:「别看我每年都要出来到欧美各地看看山水,或者回到台湾、香港、东京来看看朋友,但我在巴西的时候,常年住在八德园里,绝少出去一次」。
张大千伫立于巴西八德园中的花石丛中(王之一摄)
八德园耗资数百万美元,为的是孕育他的艺术创作,虽则在这儿诞生的这批创作与世界潮流衔接,展现着当代而前卫的风貌,并非典型的传统国画,然而这张《丁未泼彩》,从图像到内涵,却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与创作心境,完全接续着从王维到文征明以来,一脉相承的传统文人田园隐居山水在园林中寻求与自然的冥合到心灵的超越。
丁未泼彩 局部
丁未泼彩 局部
张大千《碧峰古寺》,香港佳士得2021年春,成交价:HKD 209,100,000
张大千 泼彩钩金朱荷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58×116 cm 约6.1平尺
【题识】《洛阳伽蓝记》「准财里内有开善寺,入其后园,见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树,层阁出云,咸皆啧啧」,由来荷花但称红莲、粉莲,无以朱名之者,而此以朱署之,自为异种,予以意为此亦昔贤所未有。六十九年庚申至日,八十二叟爰。
【印文】张爰福寿、大千父
【已知出版】
1.《张大千诗文集》第175、176页,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
2.《张大千书画集》(第三集),第103页,台北历史博物馆,1986年。
3.《张大千绘画艺术之研究》图262,第189页,台湾师范大学,1987年。
4.《张大千年谱》第471页,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张大千诗文集编年》第385–386页,荣宝斋出版社,1990年。
6.《张大千书画集》(上集),彩图8,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7.《张大千书画集》(下集),第426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8.《荷之代言者—张大千》,渡海三家收藏展专题,彩图十,第49页,台北历史博物馆季刊,第三卷第一期,1993年1月。
9.《名家翰墨丛书—张大千荷花》第81页,翰墨轩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
10.《张大千先生诗文集》(下册·卷七),第204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94年。
11.《史物丛刊12·张大千研究》彩图84,台北历史博物馆,1996年。
12.《张大千全传》(下册),第572、573页、花城出版社,1998年。
13.《张大千画集》(上册),第42–43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14.《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张大千》第17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从古典到现代:张大千的艺术》图版80,羲之堂,2019年9月。
出版书影
《泼彩钩金朱荷》是大千晚年荷花杰作,虽是八十高龄的作品,但通篇无一懈笔,神完气足,既有泼墨泼彩的淡雅朦胧之美,一枝亭亭独立的工笔荷花又具金碧辉煌的艳丽照人,而他将这两种本难以并存的美感却经营得浑然一体,几近完美。
泼彩钩金朱荷 局部
本幅画面沉浸于一片迷蒙的蓝色汪洋里,绿波荡漾中,墨晕缓缓浮现。一片片或卷曲,或横披,或残破的荷叶,直立着、倾斜着、左驰右张,各具姿态,冷不防左边冒出一朵艳冠群芳的朱荷花苞,为朦胧浪漫的画面带来一个绝对吸睛的焦点。朱荷茎微微弯曲的姿态,宛如袅袅亭亭佳人的腰肢,与右下方荷叶茎干优美的弧度遥相呼应。主角朱荷的背后照映着奔腾而远去的碧波,这不就是姜白石词句中:「争忍凌波去」那朵嫣然摇动的冷香吗?
泼彩钩金朱荷 局部
画家荷花面貌千变万化,此幅用的是没骨法,与他画墨荷时所用手法不同。墨荷布局注重虚实掩映,笔法则须引入书法笔意;但没骨法既无线条,自是以美丽动人的色泽取胜。此幅最美的应是背景那一汪清波碧漪,在荷塘中与墨荷交奏时,焕发着迷样的梦幻色彩,在风雨中激荡而离去时,又留下浪花奔驰四溅的波纹与足迹,令人迷恋。而朱荷的艳丽与金色线描的璀璨,又为原来抒情柔美的蓝色基调,稍作转向,是画龙点睛之举,在轻柔上复增加了色彩的重量与装饰性,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泼彩钩金朱荷 局部
此幅最令人激赏的蓝绿泼彩,经营费工又费时。进行泼洒时,画家要先想好荷叶的造型及分布,然后渐次依淡墨、石青、石绿等顺序由浅而深,造就出色墨反复交迭、互相渗透的背景空间。如画面上方的绿波袭岸便是在纸张打湿后,残留水分与石青石绿撞击所产生的美妙视觉效果,等青绿的泼洒达到数个层次之后,就可以进行荷叶的描绘了。
泼彩钩金朱荷 局部
此处荷叶在具象与模糊中摆荡,最醒目而有造型的那茎荷叶,仍然有八大的影子,只是大千不再强调笔法气势,却一径营造氤氲神秘的气氛。最后才去勾勒荷花,将荷花苞及荷花茎作最饱满艳丽的呈现,这样,背景的泼彩才不致喧宾夺主。
大千居士在摩耶精舍赏荷,即使没有荷池也要在荷缸植荷
《泼彩钩金朱荷》作于摩耶精舍,大千迁此后,台北历史博物馆赠给大千先生二十四个大陶缸,里面植满大千先生最钟爱的各色荷花。「80年夏天摩耶精舍前庭的荷花池盛开,……让大家为之惊艳,大千先生与我忙不迭地拿出相机一连拍了近一卷底片……拍出来的照片可谓美不胜收,激起大千先生画荷的兴致,一连创作了几幅泼墨泼彩的荷花作品。」摄影家胡崇贤追忆。此画成于1980年,正是摩耶精舍荷花盛放之际,它们的色彩与舞姿,予大千以无穷的想象与灵感,为一生专擅荷花的画家,再开晚年创作新境与高峰。
泼彩钩金朱荷 局部
洛阳伽蓝记
画家在题跋中为他所绘的朱荷找到历史出处:「《洛阳伽蓝纪》准财里内有开善寺,入其后园,见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树,层阁出云,咸皆啧啧!由来荷花但称红莲、粉莲,无以朱名之者,而此以朱署之,自为异种,予以意为此,亦昔贤所未有。」他从北魏杨衔之的著作中,找到洛阳开善寺后园,曾有「朱荷出池,绿萍浮水」这样的景象。朱荷罕见,但大千历经敦煌重彩训练,那些北魏壁画的用色,一一掠过他的脑海,经过他美丽缤纷的想象,再结合杨衔之的记载,遂妙手缔造出朱荷的出池、鲜活灵动的形象。
张大千 古寺听帆
镜心 设色纸本 1973年作
45×60 cm 约2.4平尺
【题识】六十二年癸丑之夏,爰翁五亭湖上写。
【印文】大千唯印大年、大千豪髪
张大千的不少重要作品都是在「八德园」中绘制完成的,「八德园」是他亲手在巴西建起的一座纯粹中国式园林,为的就是要找到故土的感觉。中式的宅第中居住着他一大家人,旁边有他的画室「大风堂」和波光粼粼的「五亭湖」。园中遍植柿树和多种东方名花异卉,还养有一双白鹤、一只孔雀,摆放着上千盆景。张大千喜欢收罗奇石,作为山水画的灵感,还特意为废弃的毛笔修建「笔冢」。然而,大师当年最喜爱的还是那棵经过修剪、虬枝屈曲的「盘龙松」。1970年,一来因为健康原因,二来听说附近将建大坝淹没园产,张大千决定离开巴西,赴美国加州定居。1973年,他重返巴西最后与八德园告别,不过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坝才真正完成蓄水。
张大千在八德园五亭湖
1969年9月,此时因为巴西政府行将征收八德园,并在附近兴建水坝,大千遂于该年秋天移居美国北加州的小城卡米尔,并为新居取名为「可以居」。1972年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在布置环筚盦的庭园花树和兴建大画室,六月间眼疾曾一度转剧,经治疗幸而左眼复明,遂积极准备将11月间在旧金山举办的《四十回顾展》以及在卡米尔的《张大千父子近作联展》。1973年3月,大千先生应洛杉矶恩克伦画廊邀请举行个展,展品共廿九帧,半数属是年之初新作,余者皆三年以内的精品。夏天到台湾主持作品回顾展,兼看平剧,返巴西八德园月余后,再返美。
古寺听帆 局部
本幅《古寺听帆》落款「六十二年癸丑之夏」,从时间上看是在从台湾返回巴西八德园月余期间所绘制。此次去八德园,乃是张大千最后一次到八德园。
古寺听帆 局部
《古寺归帆》作于日本卡纸板上,画面大部山体所占据,纯以层层石青、石绿、花青、墨色泼洒而成,流动交融,山脚古寺、水面舟帆及远山则以笔墨稍加勾勒,山势雄浑,水天一色,色墨明净,画幅虽小却意境宏大,足以令人目之神清气爽。
古寺听帆 局部
气韵生动苍茫,在墨色倾洒之中,大胆构建画面泼墨泼彩,泼出意想不到的美妙,色墨冲撞渗化,出神出彩,那神来之笔,在混沌中拔出苍冥,淋漓中展现天地山河,光纤神秘炫目,色彩强烈绚丽,达到「苍浑渊穆」的境界,既有传统的渲染烘托皱擦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又有颇具现代感的泼洒滴淌与瑰丽雄奇的写真精神。本幅背面有张大千书法题写「古寺归帆」,亦是画作所绘的正名。
张大千《古寺归帆》画作背面题字
张大千 夏山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69年作
50×75 cm 约3.4平尺
【题识】爰翁。己酉制。
【印文】大千唯印大幸、下里巴人
【来源】张大千弟子李顺华旧藏。
【说明】李顺华先生与张大千交谊深厚,收藏有大千画作逾百幅,并请陈巨来为其治收藏印「百千之一」印章。关于这方印的由来,他曾有专文讲述。一日李先生与大千提议刻一方收藏印,印文为「百大之一」。大千笑而建议改为「百千之一」,语意双关,两人都同意请沪上篆刻名家陈巨来先生刊刻。(见《大成》第二十七期)。
李顺华的父亲李凌云,自幼跟随祖父从事古董人生意,往来于上海与美国之间,与蒋谷荪、张葱玉引为至交。李凌云长期生活在美国,亦时常往返于中美之间,替张善孖奔走、联络,为抗战募捐献策出力。1940年初,张善孖到美国作抗战宣传和募捐,曾画《飞虎图》赠陈纳德将军,遂有了后来的“飞虎队”。通过张善孖,李凌云与张大千也日益熟络,培养出深厚的友谊,也引申出张、李两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谊。
张大千、李顺华、郎静山、高岭梅、张三姑围观福州诗人、书法家题扇。曾履川摄。
50年代,时在香港的李顺华接受父亲的建议,赴南美跟随张大千学习古礼、书画、鉴赏、烹调,拜入大千门下,执弟子礼。经大千居士的点拨,李顺华在绘艺、鉴赏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据李顺华先生说:张大千是个非常讲究古礼的人,无论是出门或是返家,皆是全家迎送,行叩拜之礼,而大千伯自己也一定是严格执行这些仪轨,出门或是返家都要拜祭祖宗。大千一生都近乎严苛的执行这些仪轨。李顺华有一枚印章曰“大风堂山厨”,并不晦言自己爱吃:大千伯父的本事我也唯独烹调下功最深。与大千父共享热爱烹饪,自创菜谱的乐趣。张大千的一切言传身教感染着他,作为上海人的李顺华拜入大风堂后,居然也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学习成一年半有余,李顺华辞别师门,赴美与父亲家人团聚。
李顺华夫妇与张大千
后来无论是张大千赴美还是八德园落成,李顺华与张大千始终保持着持续的交往与联系。1967年,李顺华与夫人陈雪梅行将抱子,寄书于远在巴西的张大千曰,生男子当字之‘大痴’,生女子名之‘千仪’,以‘大’‘千’二字为排,以志儒慕。张大千甚为所动,以破墨重青绿点染大痴千仪二小象相赠。李顺华夫妇举子大痴后,张大千旋即意写《大痴抱笔图》贺“骥之子,凤之雏,育德门,贵寿俱”附以长题,自谦‘愚叔爰博堂上两老人与贤梁孟共轩渠’。张大千每赴美国画展,李顺华均代为安排行程及展览要事,李顺华亦常携家眷赴巴西,聆教诲,临真迹。大千时常以画作相赠,同游所感所记、新岁补壁、授业示范、同好雅赏,不胜枚举,件件精品,无一件敷衍了事,草草应付之笔。世代缘分就在这样的来来往往中积淀下来。
张大千 乔木芳晖
镜心 设色金笺 1968年作
45×60 cm 约2.4平尺
【题识】戊申闰七月,祖莱七弟自香港访予八德园,留一来复,又将归去。写此为念。爰。
【印文】大千唯印大年
【出版】《萃金积玉》(近现代卷)第71页,荣宝斋出版社,2015年。
【说明】上款「祖莱七弟」,即上海名士李祖莱。李氏与张氏为世交,因此李祖韩、李祖夔、李祖桐、李祖莱、李秋君兄妹皆与张大千交好,感情弥深,也是张大千民国时期在上海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张大千呼李祖韩为「大哥」,唤李秋君为「三妹」, 他在《与祖莱德英书》中直呼李氏夫妇「七弟」「弟媳」,在另一幅赠李德英五十寿的《阆苑山君》题款则呼其「七娣」,而李家子侄辈则称大千为「八叔」,可见张氏与李氏兄妹之间已亲若家人。李祖莱夫妇1948年后定居香港,张大千去国后与李家交往则由李祖莱传递,其在香港举办画展皆由李氏夫妇张罗。此外,李祖莱还是张大千遗嘱的四位见证人之一,另三位是张群、王新衡和律师蔡六乘。
张大千 看山须看故山青
镜心 设色纸本
103×50.7 cm 约4.7平尺
【题识】十年去国吾何说,万里还乡君且听。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顷还台湾重游横贯公路,为孟坚老友写此乞教,弟爰。
【印文】张大千 长年大吉又日利、大千唯印大年
【展览】“辟混沌手 — 张大千诞辰120週年纪念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9年5月20–26日。
【出版】《张大千的世界》第41页,义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
【说明】
1.香港苏富比,近现代中国书画,1997年11月2日,编号203。
2.香港佳士得,中国近现代画,2009年11月29日,编号610。
3.上款人蔡孟坚(1905–2001),字侔天,江西省芦溪县人。青岛大学经济系毕业,日本庆应大学、东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国防研究院第二期毕业。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即中统)驻武汉特派员。1934年7月任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副处长。1946年2月任甘肃省民政厅厅长,后任兰州市市长,6月调任国民政府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1949年3月任江西省建设厅厅长,国民政府行政院经济部参事室参事。1947年选为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前夕逃往台湾,后客居美国。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