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4 15:04:5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保利拍卖与富艺斯联袂呈献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巡展
台北预展
10月16日- 10月17日
上午11:00 — 晚上6:00
地点|
台北市信义区松仁路28号B1层艺文空间
台中预展
10月21日
上午11:00 — 晚上6:00
地点| 丰艺馆
台中市西区五权西路1段110号B1层
保利拍卖与富艺斯将再度合作,于11月底联袂呈献「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专场。联合拍卖的巡展首站将于 本次预展涵盖多位现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代表作,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奈良美智、草间弥生及汉斯?哈同等名家巨作即将惊艳亮相,不妨先睹为快!
精彩拍品抢先看
诗般优美的大千世界
《桂林》创作于1991年,此时的艺术家融汇具象与抽象的语言,灵活调动西方油画的瑰丽色彩与传统水墨的灵动气韵,呈现出「远观写实,近观抽象」的独特美感,是吴冠中「油画民族化」探索之集大成之作。对角线式的构图精致灵动,以俯视视角描绘了漓江边的一个村落,利用几何块面和极具美感的线条构筑了富有律动感的环境。轻快的笔触基于对自然的观察与体悟,从而完成对物象的抽象提炼来把握点线面的整体造型功能,使得景物由近处及远层层递进,在具象与抽象表达之间自由游走,色块的交相辉映呈现了诗一般优美的大千世界。
吴冠中
《桂林》
1991 年作
油彩画布裱于木板
44 x 53 cm.
气象万千的梦想天地
创作《梦想的曙光》时,朱德群已迈入七十二知天命的年岁,他抹平了激烈厚重的油画笔触,细腻衔接了不同色彩,融汇了西方抽象色块与中国山水笔墨的特色,交织成独一无二的朱德群绘画语言。在这幅作品中,艺术家大胆采用淡绿、粉红、鲜黄、鲜紫到彩蓝等缤纷色调,宛如不同的音符奏鸣,交织成一道梦想的曙光,使人眼前一亮。瑰丽的色彩层次表现了朱德群晚年舒坦乐观、澹泊恬淡的心境,代表了中国人的理想精神境界。《梦想的曙光》展现了朱德群营造的一方新天地,透过艺术家精湛的创作力与丰富的学识,真正在画布上描绘出气象万千的梦想世界。
朱德群
《梦想的曙光》
1991 年作
油彩画布
200 x 200 cm.
东西方艺术交融之大成
巴黎圣母院身为巴黎最具代表的历史建筑、天主教教堂,哥德式建筑的壮丽繁复,在赵无极的重新营造下,像是以镂雕的笔法,重现他心目中的建筑。《无题(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950年代,此时的赵无极深受克利的影响,此作就是艺术家克利时期的代表。而画面中仿佛旭日东升映照而出红色色块,多层次的色彩效果,就像是水墨于宣纸上晕染、扩散而出,形成不同的浓淡枯润,赵无极形塑油彩稀淡、轻薄的效果,就是从他从东方水墨得到的启发。从《无题(巴黎圣母院)》一作,可看出身负东方艺术学养,努力吸取西方艺术思潮的赵无极,他一路披荆斩棘的过程,最终交融贯通而成一代大师。
赵无极
《无题(巴黎圣母院)》
约1952 年作
油彩画布
37 x 43 cm.
一往无前的勇气
《潘朵拉盒子》创作于1990年,彼时的奈良美智在德国杜塞道夫艺术学院留学,因不擅德语带来的沟通困难,使得他把孤独的内在情绪转化为创作,并自言画中的小孩或是小动物就是他的自画像。《潘朵拉盒子》中的小女孩置身于一片高彩度的、具有超现实意味的水天之间,无限景深的空间里仿佛蕴含着无数中可能。小女孩双脚置于无边无际的水洼中,小小的身体仿若一片孤岛,她幽默滑稽的做着鬼脸,眼神空洞却又倔强—— 她并没有观众,这是一份无能为力却又不甘于随波逐流的孤独感,而小女孩手中微微打开的潘朵拉魔盒不仅承载着希望,也象征着奈良美智绝不退缩、一往无前的勇气。
奈良美智
《潘朵拉盒子》
1990 年作
压克力画布
90 x 90 cm.
结合抽象与具象的关键之作
草间弥生为享誉全球的重要当代艺术家,1989年正是她创作得到国际艺术舞台关注的重要转捩点,纽约国际当代艺术中心召开「草间弥生回顾展」,这次的展览成为艺坛对于草间弥生艺术重新认识的契机。作品《花》创作于此意义非凡的时刻,画面周边由绿色围绕,其余则由紫蓝铺满,直至画面中部油彩底层再出现黑色斑点图形。在此色调的渐变之上,艺术家再以其标志性的网状笔触以白色颜料加在底层色调之上,画面中心则是呈现一颗别致的青绿色梨子,梨子周围再而衍生出灿烂绽放的花朵。草间弥生以日常生活中可见的水果、花朵等物件入画,饶有趣味。加之其白色网状线条展示其由零生一,由一再至无限的创作理念。
草间弥生
《花》
1989 年作
压克力画布
45.5 x 38 cm.
生生不息的美好象征
《走向永恒》如此诗意的画题,代表朱德群迈向艺术成就的巅峰时刻,依然画中有诗。1999年朱德群79岁,他一生的摰友吴冠中,此时也迈向80岁,朱德群亲赴北京为创作路上的同志祝寿八十寿辰。1999年的《走向永恒》,也暗指着艺术家的心境,期盼创作化作光,与宇宙天地永恒共存。
此作为60 x 120cm的横幅作品,1比2的宽长比例,在朱德群一生的创作中更为稀少,在横幅的画布上,一道道宛若瀑布渲泄而出的笔势,浑然而生,艺术家此时运转笔刷已然圆融臻至化境;画面色彩从黝黑到明亮,层层交叠,既有山川烟岚之气,仿佛也有着水波的潋滟,此时的作品,油彩的流动其势天成,细看更有深浅浓淡的层次变化,可窥见艺术家营造画面的用心。《走向永恒》一作,正是生生不息的美好象征。
朱德群
《走向永恒》
1999 年作
油彩画布
60.2 x 119.9 cm.
空间与线条的探索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裔法籍艺术家汉斯?哈同代表着二十世纪初的巴黎画派,以独特的线条和喷洒色点的方式闻名。《T1964-H50》创作于1964年,该作记录了哈同在空间与线条方面的探索,乍眼看似大半画面为沉郁的深黑,但走近仔细斟酌,上半部却是微微发出暗光的深湖蓝,色调再由蓝转为深黑,笔触一致向下,直至底部再从深黑色中生出浅黄的色调,深浅色调交替处可见砂纸般的颗粒质感,细腻而优雅。幽暗的黑色背景中可见几条由上往下的浅色笔触,是哈同早期创作中常见的以扫帚、笔刷等不同工具制造出的肌理,犹如沉寂黑色夜空出现的几道光线,打破纯黑的深沉厚重。而画面底部隐约透出浅色光晕,仿佛黑色与正即将来临的白昼正在交替,艺术家透过色调与线条的肌理,呈现出黑夜与晨曦相融相交之感,以多变的线条与划痕将无规律的形态转化为有规律的形式,衬托出无限空间感,是哈同作品中难得一见的沉着雅致之作。
汉斯·哈同
《T1964-H50》
1964 年作
压克力画布裱于木板
159 x 97 cm.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