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梁思成林徽因伉俪圈阅批注《大唐西域记》原本现世

时间:2021-6-5 14:20:59  来源:新浪收藏

  作为中国营造学社旧藏重要资料,一本1937年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即将于2021年6月5日在中国书店春拍的《大唐西域记》引来关注:书中有梁思成、林徽因的亲笔批注。这是首次发现林徽因在相关文献上作圈点及批注。同时,在这册中国营造学社旧藏本的扉页、内页,分别钤盖有三枚庄严精美的“中国营造学社”朱红印章,目前也是首次发现。

  此册《大唐西域记》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商务印书馆印制的国学基本丛书第四版本。据史料分析,由于日寇入侵,北平沦陷, 1937年7月,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三人联名,将其作为中国营造学社重要资料,存入天津英资麦加利银行的地下保险库中;1939年8月,天津大水灾,中国营造学社重要资料多被毁,这册《大唐西域记》得以幸存。由此可推断,书内朱墨笔批注和圈阅(与唐代古建筑相关),应是形成于1937年2至7月存入之前。

  书中内有圈点或批注的上百处,乃至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的手迹。判断书中手迹为梁思成和林徽因伉俪的笔迹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梁林长期寻找和研究中国唐代以前的木构建筑,而《大唐西域记》是其必参考的文献资料。早在1930年前,梁林二人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时,即已开始研究《大唐西域记》内的雕塑(见《中国雕塑史》,《梁思成全集》第一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05页)。只是当时,此版此册梁思成、林徽因用来查找唐代建筑的《大唐西域记》尚未印行。二人于1937年6月发现五台山佛光寺,由可推断,在发现五台山佛光寺前后,两人一定曾大量查阅和唐代木质结构相关的和唐代佛教相关的书籍。这也可进一步解释,为何书内的圈阅批注的内容多和唐代古建筑相关。

  其次,从笔迹比对,可以证明梁思成和林徽因参与该册书的圈阅和批注。

  该书有被明确确认的梁思成手迹。经比对(参考《百年清华学人手迹选》献给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杜鹏飞主编,2010年朴庐书社出品,第67页梁思成毛笔真迹书影),梁思成用朱笔圈阅、批注本书至第22页。

  该册书第五页天头有一处笔形纤细的铅笔审慎圈阅,经比对(参考《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版1印,第121页刘敦桢手迹书影),应当出自学社文献部主任刘敦桢之手。梁思成和刘敦桢同为学社部门负责人,且研究领域相近,在那个书籍仍相对昂贵的年代,同行内部之间分享书籍乃是常事。

  从第6页(六)到第185页(一八五),有大量的黑色钢笔圈阅手迹,圈阅内容为《大唐西域记》内几乎全部的唐代建筑文字表述,判断当为林徽因手迹:一方面是因为从人物关系来看,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工作上不分彼此。另一方面,在该书第135页(一三五),有黑色钢笔批注“此下疑有脱落”,经笔迹比对这处黑色钢笔批注既非出自刘敦桢,也非出自梁思成。而在经过笔迹比对后(参考《林徽因集。诗歌 散文》,林徽因著,梁从诫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2月1版1印,第82页)也可最终确定,“此下疑有脱落”是林徽因手书。进一步确定,几乎贯穿全书的黑色钢笔圈阅,必然是林徽因留下的。

  梁思成(在这册《大唐西域记内》)朱笔批注的,有不少为当时地名,如第八页天头,有朱笔字迹“大清池”,即指今吉尔吉斯坦境内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又有朱笔字迹“素叶水城”,即指唐代仿长安而建的碎叶城,现位于吉尔吉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还有朱笔字迹“千泉”,千泉为古地名。又名屏聿。故地在今吉尔吉斯北部吉尔吉斯山脉北麓,库腊加特河上游一带,当东西交通线冲要,又有林泉之胜,公元七世纪前期为西突厥可汗避暑地。

  第一三五页的“同为一门”后,有林徽因墨色笔迹批注“此下疑有脱落”。经查阅季羡林等校注的《大唐西域记校注》(1985年2月中华书局第1版)第748页为“於是周垣峻峙,同为一门。既历代君王继世兴建,穷诸剞劂,诚壮观也。”句中并无文字脱落,林徽因很谨慎地用了一个“疑”字,“疑有脱落”,这或许与她多年的欧美生活习气多少有点关系。

  当前,暂无梁思成和林徽因伉俪圈阅、批注过的《敦煌石窟图录》与《清凉山志》原本的信息。因此,这册《大唐西域记》原本,是再现二人发现“中国第一国宝”——五台山佛光寺艰辛历程的唯一原本。这册应为梁林伉俪圈阅批注的《大唐西域记》原本,在历经1937年日寇侵华和1939年天津水灾,且从英资麦加利银行地下保险库流出并幸存至今,永远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和“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的金玉良缘和其研究生涯的夫唱妇随再续传奇。

  林徽因(1904一1905)中国女作家、建筑学家。又名徽音,福建闽侯人。早年随父游历欧洲大陆。1924年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执教。30年代从事诗歌、小说创作,组织文艺沙龙,对京派文学产生一定影响。1949年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有《林徽因文集》行世。(见《辞海》第六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版1印,第1159页)

  后人对林徽因的高度评价“……而林徽因更是成为几代人的梦中情人。她有智慧、有才情、有梦想、有主见,她可刚可柔、能屈能伸、享得了富贵受得住贫穷,她有着出众的才华、倾城的样貌、精明的处世,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见《金玉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前言》,黄志能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1版,第2页)

  梁思成(1901一1972)中国建筑学家。广京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梁启超长子。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其间还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任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顾问团中囯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设计。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有贡献。主要著有《清代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以及古代建筑调查报告和论文数十篇。有《梁思成文集》4卷,《梁思成全集》9卷。(见《辞海》第六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版1印,第1145页)

  后人对梁思成的高度评价“际遇却注定让梁思成被后人永远铭记。他深稳内敛、气度不凡,他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与贡献持续一生,是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人,是新中国城市规划的推动者,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见《金玉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前言》,黄志能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1版,第1至2页)

  更多相关资料

  问题1:珍本《大唐西域记》内为什么没有林徽因、梁思成的落款?

  该册珍本《大唐西域记》是学社藏品。有古籍旧书鉴定估价专家指出,书内钤有“中国营造学社”的朱红印章,足以证明该书是学社公共财物。因此,林徽因、梁思成(特别是梁思成)作为学社的核心人物之一,能借阅到该册珍本,并能出于学术研究目的(寻找唐代木构建筑)而在书中圈点批注,但绝无在不属于自己的书上盖印落款的理由。不在书中钤盖个人私印,恰恰体现了林、梁公私分明的高尚人品。

  问题2:为什么说珍本《大唐西域记》直接证明五台山佛光寺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百里挑一,甚至是数百里挑一呢?

  这册《大唐西域记》是1937年2月出版印刷的。同年6月,林徽因、梁思成伉俪发现唐代木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梁思成全集》第三卷之《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记载了唐代建筑,该文介绍:“由于在文献中极少或者缺乏材料,我们不得不寻找实例。”

  查阅这册珍本《大唐西域记》,内有林徽因、梁思成圈点或批注的上百处,乃至数百处唐代建筑及地名的手迹。这些手迹,应该是1937年2月至6月间,林徽因、梁思成发现唐代木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前,在此书中亲笔留下。这是因为,同年7月,这册书被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三人联名存入天津麦加利银行。

  这册珍本《大唐西域记》,作为历史物证原件,可以直接证明林徽因和梁思成伉俪在发现五台山佛光寺前,曾查阅该书并圈点、批注、研究上百处乃至数百处(古代建筑)。如此确证,五台山佛光寺在古代建筑中,确属百里挑一,甚至是数百里挑一。

  因此,五台山佛光寺内唐代木构建筑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自然也就是百里挑一,甚至数百里挑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