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环肥燕瘦:五十两大宝精品纷呈

时间:2021-5-10 14:18:05  来源:新浪收藏

  预展时间

  钱币

  5月17日

  上午12:00至晚8:00

  5月18日

  上午9:00至晚8:00

  拍卖时间

  机制币第一部分

  5月19日(星期三)上午9:30

  机制币第二部分

  5月20日(星期四)上午9:30

  古钱 金银锭

  5月21日(星期五)上午9:30

  纸币

  5月21日(星期五)下午4:00

  地点

  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白银曾与黄金一样,充当过世界各国的法定货币。中国古代白银产量很低,不足以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直至明代,中国对外贸易逐渐兴盛,西方国家以白银作为支付货币,加之银矿的不断开采,中国白银储备量巨增,最终成为通用货币。清代更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确立了银本位制,银两成为法定货币,各类元宝、散碎银两以及银元,均使用于完粮纳税、商业贸易以及普通商品买卖,从而,银锭的铸造也达到鼎盛。

  五十两银锭由于货值较大,一般不在市场流通,而是作为各类税收折银上解户部和地方藩库,亦或商铺储存于库作为发放银票时的兑换准备金。今日所见五十两大锭遗存,多数为官铸税锭和商业用银,通常宝面打有年份、地名、税项名以及银匠名等各式戳记,各地打戳制式不同,其上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十分丰富,直接反映了戳记中所显示地区的社会经济及财政税收状况,是钱币收藏项目中最具学术性的门类,因此吸引无数藏家投身其中,乐此不疲。

  近年来,银锭收藏人群不断扩大,较为沉寂的银锭收藏市场升温明显,而且,随着藏家对银锭认知的深化,以及鉴定评级的普及,品种珍罕、品相一流、评分较高的佳品,已呈现出更大的价值空间。是次春拍,诚轩征得不同历史时期各类金银锭260余项,其中,五十两大宝珍品荟萃,尤为出彩,正可谓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Lot 1073

  “至元十四年 扬州 两浙运司盐课”背“元宝”五十两银锭/GBCA MS63

  戳记:“至元十四年月日 扬州 行中书省 两浙运司盐课和中白银 拾成色 省监销铸官刘珪 销银官王琪 称验银库子吴成 副使刘 银匠许天祐 广盈库官 提领进义 库子朱遇龙 库官孟珪 银匠侯君用 重伍拾两 伍拾两”

  此锭藏界习称“扬州元宝”,至元十四年(1277年),由隶属于江淮(扬州)行中书省的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所征盐课销铸,最终上解至户部万亿宝源库,民间流传屈指可数。背铸“元宝”,意为“元朝宝货”,后成为历代金银货币的代名词。此枚与2020秋本公司拍出的另枚扬州元宝(成交价86.25万元)主要铭文信息、包浆形态极为类似,应属同一来源。锭面八十余铭文字字清晰,作为元早期江淮地区盐课税银之实物遗存,对当时白银货币史及财税史的研究,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货币文物收藏价值,弥足珍贵。


  Lot 1162

  江西“乾隆六十年六月 南城县 伍拾两 匠危昭”方宝/CCG AU55

  来源:此枚方宝以文字形式著录于《A Catalogue of Sycee in the 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藏中国元宝目录)第100页,编号35。据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英博物馆换藏出售,后于海外拍卖会出现时,由日本横滨货币协会会长菅谷信购得,之后一直于其藏箧秘藏,十年前国内买家以重金使其回归国内。


  清代江西各府州县上解户部的税课银锭,形制与其他省份迥异,采用独特的方形,俗称“方宝”,深受藏家喜爱。存世方宝一般光绪、宣统年间铸造的较多,而带有乾隆晚期至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年号的实物,均有发现,但数量十分稀少。

  此枚南城县上解藩库税银,纪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为乾隆皇帝即将退位去做太上皇的乾隆朝最后一年,在屈指可数的乾隆方宝中,铸造时间最晚,也是乾隆年间打“南城县”名的唯一方宝。此宝历经220余年,仍保有自然原始状态,尤因著录于大英博物馆权威出版物,更使其与众不同,身价非凡。


  Lot 1150

  湖南“咸丰元年 武冈州 咸丰元年 地丁银”五十两银锭/GBCA MS66

  出版:《银的历程——从银两到银元》,页156,浙江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2015年

  展览:“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会员藏品精粹展”,浙江省博物馆,2016年1月15日


  Lot 1151

  湖南“咸丰六年 三月 浏阳县 钱公慎”五十两银锭/CCG MS63+

  湖南五十两大宝为各府州县解送省库的税银,通常锭面呈圆弧状,双翼低矮,底部为宽阔的椭圆形,民间习称“龟宝”。近年来,龟宝因其造型别致、品种稀少,收藏人气高涨,价格大幅攀升。本场拍卖,以上二款铭心绝品同台竞艳,前者迄今遗世独存,公开拍卖芳容首现;后者品相之完美罕有其匹,均可遇而不可求。


  Lot 1146

  江苏光绪“二十四年四月 吴江县 方道济 杨德”五十两阴刻锭/GBCA MS63+

  此枚吴江县上解藩库的地丁钱粮,锭面虽无年号,但查《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第二十二卷)可知,“方道济”曾在光绪二十一至二十五年(1895-1899年)间任吴江县知县,由此推断,此锭应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铸造。银锭宝面平坦,铭文字体俊秀刚劲,颇具书法美感,通体原光满溢,气孔亮丽,保存状态之完美可谓众里寻它千百度。


  Lot 1147

  江苏“光绪二十六年九月 两淮京饷 聚盛周钧”五十两阴刻锭/GBCA MS63

  “两淮”是江苏淮南、淮北二十三个盐场所在地的总称,亦是清代重要产盐区,所产海盐行销苏、皖、赣、鄂、湘、豫六省,两淮每年所征盐税,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京饷”则是上缴户部的饷项。“两淮京饷”顾名思义是将两淮地区盐场所征收的盐税,销铸后作为京饷上解朝廷,主要用作京官及朝廷的薪饷俸禄,实物留存甚少。

  此枚两淮京饷由聚盛官银炉银匠周钧销铸,经公估验色,加盖“公估验发”验印,经年于西北干坑窖藏,银色亮白,原光莹润,铭文笔法深浅自如,圆润洒脱,品相拔众,实属百不一遇之收藏级珍品。


  Lot 1051

  清代安徽“准(淮)厘资生荣 准(淮)厘资生荣”五十两银锭/GBCA MS62

  出版:《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页129,图299,陈鸿彬编著,齐格飞出版社,1988年

  《中国银锭》,页337,张惠信著,齐格飞出版社,1988年

  《丽庄藏中国银锭》,页202,图573,左京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清代三地产盐行销安徽,分别为江苏淮南与淮北的淮盐,山东的东盐,浙江的浙盐,但以淮盐为主。政府对淮盐所征收的厘金分为淮北、淮南盐厘,拍品铭文中“准厘”,即指淮南盐厘,“准”应为“淮”的省笔字。由于两淮盐政和都转运盐使司的衙署都设在扬州,盐商请引、纳课等诸多事宜均需在扬州进行。光绪十一年(1885年),两淮盐运使张富年制定章程,规定各督销局上解的盐厘税银均须按照扬州平色。当时,安徽省在铜陵大通、安庆盐河、华阳所设三个厘卡抽收的淮南盐厘,并未立即铸成盐厘税锭,而是以各种银两和钱的方式,委托扬州官银匠铸成五十两一锭的宝银,并代解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此锭即为其中之一,属安徽官铸税银的珍罕品种,品相完美,甚为名贵。


  Lot 1210

  安徽“光绪年月 淮北厘局 匠玉聚源号”五十两银锭/GBCA MS65+

  安徽于咸丰七年(1857年)创办厘金,翌年开始抽厘,主要征收的税项有盐厘、货厘和茶厘,其中以货厘为最大宗,所征厘税绝大部分拨充本省军饷。安徽厘金总局又称牙厘总局,下设皖南、省城、淮北(皖北)三个分局。淮北厘局的正卡主要有三处,分别是六安州的六安正卡、霍邱县的三河尖正卡以及五河县的五河正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安徽巡抚冯煦将淮北厘局并入牙厘总局。此枚“淮北厘局”五十两税锭,即为光绪三十三年以前淮北厘局所征收的百货厘金,存世屈指可数,品种与状态于安徽大宝堪称顶级。


  Lot 1155

  湖北“光绪廿五年 湖北盐厘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2+

  盐厘是对盐征收的厘金税。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清政府为筹措太平天国战争军饷,首先在两淮地区开征盐厘,并设盐厘局负责收缴。湖北长期行销淮盐,咸丰年间,太平军长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淮南盐无法进入湖北,此后湖北改食四川井盐。湖北盐厘始征于咸丰五年(1855年),所征川盐及淮盐的盐厘,几乎都用作了本省军费支出或拨济他省协饷。因此,盐厘在湖北赋税中举足轻重。

  湖北盐厘税锭,目前仅发现二个品种,均为五十两形制,戳记分别为“光绪廿五年 湖北盐厘局”以及“湖北盐厘局 薛永陞”,存世皆十分稀少,作为湖北税锭重要品种,历来被藏家奉若名珍。 


  Lot 1156

  湖北“光绪二十六年 九月 湖北厘金 官钱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3+

  咸丰五年(1855年),军饷匮乏,湖北巡抚胡林翼与湖广总督官文奏请抽收厘金获准,同年在省城设立盐茶牙厘总局,总管全省厘金事务。同时于省内各州县交通要隘设立厘金分局、水陆厘卡,对所有进出货物征收厘金。征收范围大致可分为百货厘、牙帖、盐厘及药厘四种。

  湖北厘金相关税锭发现极少,纪年均为光绪后期,是湖北官铸税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湖北官钱局成立之前,各府州县上解的税银,均委托“公济益”等几家大银号代铸,官钱局成立后,由其统一铸造,并于锭面下方盖“官钱局”戳记。此锭即由湖北官钱局销铸,集罕少品种与顶级品相于一身,实属难得。


  Lot 1117

  清代陕西“足色纹银 西安省 足色纹银”五十两银锭/GBCA AU58


  Lot 1118

  清代陕西“陕公估 西安省 陕公估”五十两银锭/GBCA AU58

  陕西银锭的主要形制为三至五两槽锭,五十两大宝发现甚少,迄今仅见有西安省、府谷县、渭南县、泾阳县铸造的实物存世,且数量极少。今春以上二个品种的“西安省”大宝同现,“足色纹银”一枚戳式独特,前所未见;“陕公估”一枚则表明由公估局直接参与销铸,目前亦仅发现此一例。此二个品种的大宝,目前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录均未见记载,公开拍卖首度出现。


  Lot 1148

  上海“光绪廿五年 萃源 俄国道胜银行”五十两银锭/GBCA MS63

  俄国道胜银行即华俄道胜银行,成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清政府与外资合办的银行。其总行设于圣彼得堡,在中国三十余个城市设有分行或代理处。

  华俄道胜银行在华开办期间,除发行纸钞外,还委托银炉铸造大小银锭,作为发行钞票的兑换储备金。目前所见该行银锭实物,有京津地区流通使用的五钱、一两、二两库平银小锭,以及上海、新疆银炉代铸的五十两大宝,行名有“道胜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俄国道胜银行”多种,存世数量均很少。此枚银锭系华俄道胜银行委托上海萃源银炉二号子炉代铸,铭文几近全字口,通体醇厚“黑美人”包浆,宝面充盈彩色银光,品相之完美令人一见倾心。


  Lot 1097

  河南“中华民国年月 陈州府 崔祥云”五十两银锭/GBCA AU58

  陈州府历史悠久,自古享有“三皇故都”之美誉,后因包拯陈州府放粮而名扬天下。京剧传统剧目《铡美案》中包公唱道:“陈州府放粮归万民欢笑,为国家每日里受尽辛劳”,此外,《遇皇后》《打龙袍》《赤桑镇》等包公剧目,也都提及包拯奉旨陈州放粮一事。

  此枚陈州府五十两上解税课折银为目前仅见,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录均未见记载。锭面虽无明确纪年,但因陈州府于民国二年废,故铸造时间可以确定为民国元年至二年之间,属河南税锭珍罕品种。

  本场拍卖,东北大翅宝银多达五枚,涵盖三个省份五个品种,为近年来东北大翅省份最全、品种最多的一次,可一窥东北地区白银货币的历史样貌及发展演变。


  Lot 1173

  辽宁“光绪年月 营口恒义”五十两大翅宝/GBCA MS61

  营口在同治以前为“没沟营”别称,是巴尔虎蒙古游牧民族的聚居之地,没有独立行政区。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开牛庄为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1861年),经过实地考察,英政府认为牛庄港口河道淤塞,通航条件不如距离辽河口更近的没沟营优越,于是决定将开埠地点改为没沟营。因已签订的条约无法更改,在对外发布的公文中,将没沟营谎称牛庄。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设立营口海防同知厅,“营口”从此被作为正式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营口(旧称没沟营)开埠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南北客商云集,商业繁盛,市面现银交易量巨大。由于银色繁杂、交易不便,同治末年,当地始设银炉。外地流入的白银和当地杂色银块,皆须经营口银炉按锦州平色改铸为五十两大翅宝之后,方可在市面流通。此类营口宝银,造型规整划一,成色九九二,重量多在五十二至五十四两之间。为保证成色,几乎所有营口银锭上都打有“某记”葫芦形戳印。当地所铸宝银的另一特色,则是铸成后须二次称重、验色,并用墨笔批于锭面。营口银锭因其重量成色统一,信誉卓著,对东北其他地区的银锭铸造影响深远。


  Lot 1044

  辽宁“宣统三年 镇口玉顺”五十两大翅宝/GBCA AU55

  出版:《丽庄藏中国银锭》,页215,图5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辽宁的其他州县,有些地方可直接通用营口宝银,有的则仿营口宝银的器形、重量和戳记,铸成当地宝银,比如镇口宝银。镇口位于安东县(今辽宁省丹东市),是位于原沙河口的一个小镇。该地所铸五十两银锭,又称“锦宝银”“镇平银”,锭身高厚,双翅较黑龙江、吉林大翅略微低矮。所见实物年份最早可溯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最晚至宣统三年(1911年),器形、戳式均与营口宝银十分相似。此枚由清末镇口规模较大的银炉“玉顺盛”销铸,系目前所见铸造时间最晚的镇口宝银,存世寥寥无几。


  Lot 1171

  吉林“光绪年月日 宽城广顺浤 王名杨”五十两大翅宝/GBCA AU58


  Lot 1172

  吉林“光绪年月匠马清 吉林敦昇源”五十两大翅宝/GBCA AU55

  吉林大翅宝银每锭重五十三两五钱,成色九九二,重量成色与营口银锭相同,但双翅更为高翘,且一翅厚,一翅薄。以上二枚吉林大翅宝,所盖商铺名、匠名皆属少见。“宽城广顺浤”周身多次加刻干支及花码编号,可见多次进出官库或商铺银库,久经流通;“吉林敦昇源”显然受到营口银锭的影响,于左下方加盖“源记”葫芦形印,满写花码墨批,品种稀见。


  Lot 1174

  黑龙江“光绪年月日 江省庆丰银号”五十两大翅宝/华夏评级 完全未使用+

  “江省”即黑龙江省简称,该地所铸大翅宝银的成色重量也都采用营口成色标准,惟数量远少于吉林省。彼时营口有实力的银炉字号触角遍布东北各地,“庆丰银号”即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天津庆善银号在营口开设的银炉,于黑龙江也设有支号。此枚大翅明显受营口银锭风格影响,宝面加盖“公记”葫芦形印,百年墨批尚存,银色洁白润泽,宝光四溢,是为东北大翅难得精品。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