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17 17:29:47 来源:雅昌发布
高居翰在《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中提到:“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上,欧洲十九世纪以前的画坛,也都难与十七世纪的中国画坛媲美。”此专题呈现了中国十七世纪多位艺术大师──包括陆治、董其昌、王问、米万钟、李肇亨、蓝孟、项圣谟的创作理念和思想动态;由此可以窥视该时期绘画风格及流派演变和画家自身复杂的内心世界。
LOT 277
陆治(1496-1576)| 关山雪霁?
立轴 设色纸本
117×35.5 cm?46 1/8×13 1/2 in?
约3.7平尺
款 识:朔雪暗山河,立马不得发。何处是滹沱,重关锁双阙。野烧铁衣僵,寒声刁斗歇。遮莫绿窗人,歌钟待明月。此纸乃余少年时在阳城田舍作也,回首已二十余年。而今聪明反不如前,良可感耳,漫为重题。丁巳(1557)孟夏,陆治识。
钤 印:陆氏叔平、包山子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芝舲审定、东山之樵、青羊镜轩珍藏
作者简介:
陆治(1496-1576),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叔平,因先世由汴徙居吴之包山梅梁里,遂自号包山。倜傥嗜义,以孝友称。好为诗及古文辞,善行、楷书,尤其擅长绘画。曾游祝允明、文徵明门下,学习书法和绘画。工写生,得徐、黄遗意。点染花鸟竹石,往往天造。山水受吴门派影响,也吸取宋代院体和青绿山水之长,用笔劲峭,景色奇险,意境清朗,自具风格,在吴门派画家中具有一定新意,与陈淳并重于世。晚年贫甚,衣处士服,隐支硎山,种菊自赏。
文徵明的弟子和传人众多,陆治是其中的佼佼者。陆治继承了文徵明的山水画中的精致风格,但又能自出心裁,集合宋元诸家的长处,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而且陆治曾经游历各地,对山水有亲身体会和理解,因此能够摆脱传统文人画的局限性,将写生融入绘画当中,山水画别开生面。
此幅《朔雪山河图》是陆治的绘画作品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一幅作品,作品右上角有作者自题诗“朔雪暗山河,立马不得发。何处是滹沱,重关锁双阙。野烧铁衣僵,寒声刁斗歇。遮莫绿窗人,歌钟待明月。此纸乃余少年时在阳城田舍作也,回首已二十余年。而今聪明反不如前,良可感耳,漫为重题。丁巳孟夏,陆治识”。诗中提及此作是二十余年之前所作,即1537年作者42岁之前。陆治作此画时,已与文徵明相交往,得其指授,绘画风格受到文徵明的影响。
此图描绘北方风雪之下山河壮观之景,格调高古清寒。构图仿宋元绘画,画面主体为一座高山矗立于画面之中,占据了画面绝大部分,中部做云雾缭绕的模糊处理,下部则有巨石耸立于河边,只有一条小路蜿蜒横过画面。画面为表现雪景,山石用细线条勾勒轮廓,刻意模糊山石的外形。山石所用皴法较少,以小斧劈皴为主,并用淡墨皴染,分出层次,远山则无皴,直接用线条勾画。山中屋宇顶部皆作留白,表示被白雪覆盖。画中树木仅存枝干,且皴法较少,只有少许留有树叶。小路之上一人头戴斗笠,骑驴回顾,身后跟一仆从赶两驴。整幅画面远观气势磅礴,山石豪迈,虽皴法较少但依旧有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远近树木皆空枝无叶,尽显环境萧索,望之给人寂静清冷之感。细看之下,山石线条沉稳扎实,寥寥数笔就能体现山石全貌,用笔简洁但一丝不苟。人物着墨不多,但已达传神境地,神态生动,五官具备。作者此时虽然年轻,但于绘画方面则已颇具功力。由于对宋元绘画的学习,山石造型类似于南宋院体绘画,与之后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形成的面貌有所不同。
本作既得益于文徵明的文人画的格调,也是作者本身的写生功力和临古摹古之作,如此兼具南北,贯通古今,可以说是陆治早期艺术生涯中的精品之作。而且画心上钤有乾隆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五方,足见乾隆帝对此画之宝爱,清宫旧藏,极具收藏价值。
LOT 264
董其昌(1555-1636)| 书画合璧册?
册页(8开)设色绢本
画:26×23 cm×4?10 1/4×9 in?
约0.5平尺(每幅)
书:30×24 cm×4?11 3/4×9 1/2 in?
约0.6 平尺(每幅)
款 识:
1.唐王洽泼墨画世无传者,余以意为之。钤印:董其昌印
2. 鉴藏印:玉衡审定、邹之瑶、玉衡审定得意之作、玉川珍赏、
3.潇湘白云图藏在余家。此亦仿其意。玄宰。钤印:董其昌印
4. 寒林图。玄宰。钤印:董其昌印
5.甲寅新秋,偶书韩昌黎《盘古序》云: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遂为补图。玄宰。钤印:董其昌印 鉴藏印:十八研楼珍藏、刘□□印
6.雪霁清境,发于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饮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等也。千乘姪屡言大舅全(不作活计,多买书画)奇物,常典钱使,欲老弟苦劝公。卑意深以为然,归老之计,不可不。今办退居之后,杜门绝客必不能食淡衣麄贫亲相耳。决不能不应副此数事,岂可无备?不可但言吾有好儿子不作活计。多买书画及消之营产业也。董其昌。钤印:董其昌、宗伯学士
鉴藏印:万壑松涛、清白世家
题 跋:辛巳重阳前二日,昭武仁兄携过寒斋,相玩因题归之。台山赵浩。钤印:赵浩、浩公
题册首:思翁墨妙。岁次重光新秋之月,东官邓尔疋篆于赤柱山中。昭武仁兄得此珍爱,逾恒属为题记。尔疋。钤印:邓尔雅字尔疋、臣尔疋、尔疋玺
签 条:董香光书画册。昭武道兄属,台山赵浩署。钤印:石佛、浩
说 明:
1.邓尔雅题册首。
2.赵浩题跋并签条。
邓尔雅(1884—1954),广东省广州府东莞县人(今属广东省东莞市)。黟山派。乳名贺春,原名溥霖,后更名万岁,字季雨,别名尔雅,号尔疋,尒疋、宠恩,别署绿绮台主、风丁老人。斋堂为绿绮园、邓斋。篆刻家,书法家,画家。邓蓉镜四子。邓蓉镜是清同治辛未科二甲翰林院编修,官江西督粮道,三署江西按察使司,后归田掌教“广雅书院”。
赵浩(1881-1948)字浩公,一名秀石,号石佛,别署牛口,斋名“无所容居”、“山南画舍”,广东台山人。赵读私塾时便喜欢绘画。曾到兰雪斋画肆当学徒,得以观摩临摹古画。17岁从王根(竹虎)学画,南宗石涛,北法马远,尤专攻院体双勾花鸟画法。20岁后致力于金碧界画。学习徐黄画法,又改习花卉没骨法,得南田画法之妙。民国10年(1921),广东省举办第一次美术展览会,赵与高剑父、卢振寰等被聘为审查委员。民国12年与卢振寰、温其球、李风公、黄少梅、黄般若、潘致中等组癸亥合作社,周末雅集于广州惠爱西路之西园。民国14年,筹备广东国画研究会,任执行委员,提倡传统国画艺术风格。参与创立国画图书室,设研究班培养人材,在提倡复兴中国画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戏鸿堂帖》(刻帖)等。
请翻转手机查看
LOT 215
王问(1497-1576)| 溪山高隐?
手卷 水墨绢本 | 1545年
28×114 cm?11×44 7/8 in?
约2.9平尺
款 识:嘉靖乙巳,仲山王问为济川先生图。
钤 印:子裕、王问之印
鉴藏印:修直考藏(二次)、少□之印、修直珍秘、百研室藏、养拙斋书画章、养拙道人、枫香山馆、濑江沈艮生审定、晴窗一日几回看、石天阁、怡园所见、捡云、怡园之人再聚经眼
签 条:明王仲山先生山水卷逸品。戊寅元月重装。百研室藏。钤印:许修直
著 录:《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问》1、2印及14号名款应即采自本幅。
说 明:
1.曾经入藏上海博物馆。
2.许修直、邓淳、狄平子旧藏。
“修直考藏”、“修直珍秘”、“百研室藏”应为许修直(1880-1954),名卓然,字修直,晚号百砚室主。江苏无锡人。早年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历任民国政府内政部次长、北平市长。
“养拙斋书画章”、“养拙道人”应为邓淳(1776—1850)字粹如,号朴庵,又号养拙长翁,茶山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孝廉方正。生平博览群籍,专意岭南人物、文献,著有《岭南丛述》六十卷,又辑《广东名儒言行录》二十四卷。另有自书《养拙斋记》。
“枫香山馆”应为狄平子印,近代书画家、鉴藏家。原名狄葆贤,字楚青,号平子,以号行。斋名平等阁。江苏溧阳人。幼年随父学耕,生长在江西,后移居上海。擅诗文、书画,精鉴别。戊戌变法时,曾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交往,一同宣传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一度流亡日本。1900年回上海,参与唐才常发起的正气会,组织自立军,策划“勤王”。事败后从事新闻事业。1904年在上海创办《时报》,聘请陈冷血、包天笑为主笔,鼓吹保皇立宪;并独创体裁,辟“时评”一栏,各报纷纷效法。1911年在北京刊有京津版《时报》。又办《民报》及有正书局,影印各种书画、碑帖,并积极为当时一些画家出版作品集。于传播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贡献颇大。与吴昌硕、陆恢、钱瘦铁、吴徵、叶恭绰、吴湖帆等常活动于上海书画研究会和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切磋书画艺术。家富收藏,曾有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与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等,均为稀世珍品。善诗文,后曾专攻佛学。晚年专心书画。书法晋人,尤得力于唐颜真卿,行、草书儒雅圆转。间作山水画,亦具功底。著有《平等阁诗话》、《平等阁笔记》、《清代画史补录》等。
作者简介:
王问,字子裕,号仲山,江苏无锡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官车驾郎中,擢广东按察佥事,未赴任,弃官归家。书法类米芾、黄庭坚,点染山水、花鸟皆精;诗作萧闲疏放,冲然自得,有《仲山诗选》《崇文馆稿》。
LOT 279
米万钟(1570-1631) | 奇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27×48.5 cm 50×19 1/8 in
约 5.5 平尺
款 识:毫端一片烟,万木忽岠巏。他山有古云,我胸自丘壑。石隐米万钟写题。
钤 印:米万鍾字仲诏、燕秦壹畸人、书画船
鉴藏印:竹朋鉴定
说 明:
1.程霖生旧藏。
程霖生(1888-1943)字龄孙,安徽歙县人。民国时上海首屈一指的 “地皮大王”。博雅好古,所藏石涛,八大及新安诸家颇多,曾辑印 《石涛题画录》,《新安程氏收藏古金铜器影印册》。其藏画时见轴 头两面镌刻“程龄孙特健药”及“遂吾庐”字样。
2.该画轴为整根紫檀木。
3.曾入藏上海博物馆。(编号为第五号·十一)
作者简介:
米万钟,字仲诏,号石友,又号石隐庵居士,原籍陕西安化,米芾后裔。徙居燕京(今北京),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书迹流传甚多。其书运笔迅疾,沉着爽利。《书史会要》说米万钟:“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
“程龄孙特健药”及“遂吾庐”字样
第五号·十一 279 签条
钟毕生手不释卷,学识渊博。尤擅长书画,作品风雅绝伦,气势浩翰, 运笔流畅,名满天下。与当时华亭董其昌齐名,时称南董北米。米万钟自幼勤奋好学,博才多艺,不仅诗文翰墨驰誉天下,而且在石刻、琴 瑟、篆隶、棋艺、绘画以及造园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曾在京城购有三座宅邸园林,一曰勺园,在海淀;一曰漫园,在德胜门积水潭东; 一曰湛园,在皇城西墙根下。三园选址均临水而建,因借远山米万钟爱石成癖,时称“友石先生”。他一生走了很多地方,爬山涉水,不怕艰险,收藏了大量奇形怪石。对每一块石头都细心观察,认真研究,画貌题赞,整理成《绢本画石长卷》,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这幅奇石图提按轻重分明。书法笔锋富有弹性,点画凝重而轻灵活泼。米万钟创作了许多佳作,这幅《奇石图》就是其中一幅。简洁明了的画面,石状尖峻硬实墨色变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随手拈来,自成一格。
LOT 282
李肇亨(清)| 万玉图?
立轴 水墨绢本
162.5×93 cm?63 1/2×36 5/8 in?
约13.6平尺
款 识:万玉图。壬申菊月写,珂雪莹。
印 鉴:释常莹印
鉴藏印:栖昏待旦斋主人收藏金石书画
作者简介:
李肇亨,字会嘉,号珂雪,又号醉鸥、爽溪钓士,后为僧,法名堂莹,住超果寺,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李日华子。工书法,摹褚。精画理,善山水,与赵左齐名,气息浑古,风韵静穆。尝以书法写葡萄尤妙。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作研池墨雨册,顺治元年(一六四四)作溪山高隐图。工诗,著《写山楼》、《率圃》、《梦餘诸草》。
LOT 281
蓝孟(1644-1722)| 深山飞瀑?
立轴 设色绢本 | 1718年作
140×56 cm?55 1/8×22 in?
约7.1平尺
款 识:戊戌蒲月,拟北苑太守画意,蓝孟写于西溪之凝紫山居
钤 印:蓝孟之印、次公、 洗尽尘氛爽气来
作者简介:
蓝孟,清代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画家蓝瑛子。善画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笔法疏秀,能传家法。约活动于顺治至康熙年间
LOT 284
佚名(明)| 明月清风?
立轴 水墨绢本
134×69 cm?52 3/4×27 1/8 in?
约8.3平尺
钤 印:中和、昇□张氏
LOT 278
项圣谟(1597-1658)| 溪亭秋爽?
立轴 设色绫本
150×45 cm?59×17 3/4 in?
约6.1平尺
款 识:林疏秋意爽,山古日阴长。每到虚亭上,溪花一路香。古胥山樵项圣谟。
鉴藏印:虞琴秘笈
说 明:
1.姚虞琴旧藏。
2.广州文物商店旧藏。
姚虞琴(1867-1961),名瀛,字虞琴,渔吟,号景瀛,原籍仁和亭趾(今属浙江余杭),久居上海市。以诗画书法之长而驰名艺坛,精鉴赏、富收藏。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