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中国嘉德2020秋拍 | 双重变奏的交响史诗——读周思聪《广岛风景》

时间:2020-12-5 16:13:05  来源:雅昌发布

  以史观收藏的目光,回望“八五新潮”以来的水墨。周思聪的《广岛风景》犹如一座丰碑,矗立于美术界。革新的艺术语言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与另两件代表作《人民和总理》(中国美术馆收藏)、《矿工图》组画(北京画院收藏),展现了其从“徐蒋体系”到现代水墨语言的转变,也是其在水墨发展里,承前启后地位的体现。今秋有幸征得此作,呈现拍场。亦是此三件中唯一能在市场流通的作品,机缘难再。

  周思聪 广岛风景
  1986年
  设色纸本
  172×243 cm
  展览:
  1.1987年 2月 中国美术馆 “二月九人美展”
  2.1996年10月5日——17日 北京中国美术馆 “周思聪回顾展”
  3.2005年9月2日—18日 中国美术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出版:
  1.《周思聪》,第105页,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2.《卢沉 周思聪文集》第25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3.《周思聪画集》,第60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4.《周思聪水墨画集》第182-183页,新加坡艺达作坊,1993年。
  5.《中国名画家全集 周思聪》第95-9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中国画6山水》,第166-16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7.《我爱平凡的人——周思聪创作及写生作品集》,第148页—150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8.《现代水墨二十年》,第6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9.《中国书画》(第23期),第4—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10.《美术研究》(第3期),第13-14页,美术研究杂志社,1996年。
  11.《美术研究》(第2期),第36页,美术研究杂志社,2010年。
  12.《中国画苑》第11页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
  13.《中国当代美术图鉴 1979~1999 水墨分册》,第2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周思聪 矿工图》 ,第21—24页,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
  15.《周思聪:艺术个性的觉醒》第23、44页,大象出版社,2007年。
  16.《巨擘传世——近现代中国画大家·周思聪》,第96-9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17.《经济日报》(周思聪谈画录近现代专题)2009年12月01日

  部分出版物封面

  请横屏观看

  双重变奏的交响史诗
  ——读周思聪《广岛风景》

  文/尤永

  男人们早去做了战争狂人的炮灰,我仿佛看到那些妇女儿童在火与血中挣扎。

  在那里,我写下了:“空前绝后”四个字,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周思聪

  是毁灭,还是救赎,我们在走向一无所知的未来。
  ——大江健三郎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广岛被摧毁,房屋灰飞烟灭。有几幢混凝土建筑却奇迹般地保留了残垣断壁,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1915年建造的工业促进厅大楼,也就是根巴库圆顶(Genbaku Dome)。

  军都广岛——第一颗原子弹——根巴库圆顶——原爆图

  广岛,是日本本州岛西部的滨海城市,既是交通要津,也是军事重地,旧有“军都”之称。甲午海战时,日军司令部即设在广岛,日本海军从广岛出发,在黄海击败中国北洋水师,也击溃了中华的地位、形象、疆域和财富。抗战爆发后,以凶悍著称的日军第五师团即从广岛出发,登陆辽东半岛,侵入中国大陆,其铁蹄所踏,从平型关、台儿庄直至南京大屠杀。作为军港,广岛一直是近代以来的历次中日之战的兵力集结地和发兵地,也是二战日军的主要供给和后勤基地。

  广岛的命运,在1945年8月6日被美军按下了休止符。这一天早上8点,3架美军 B-29轰炸机从高空进入广岛,二战后期,美军轰炸无时不至,广岛市民习以为常,很多人不进防空洞,而是循声仰望美机。9点14分17 秒,飞行员行员保罗·提贝兹按下自动投弹装置的按钮,一分钟后,一颗代号叫“小男孩”的5吨重原子弹从打开的弹仓舱门坠落,又过了45秒,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立即释放灼目的白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顷刻之间,升卷起巨大的蘑菇云,爆燃起几百根火柱,城市沦为焦热的火海。在方圆14平方公里内,6万幢房屋被摧毁,7万4千人当场死亡,另有7万5千人约在一年后死去。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单个武器杀人最多的一次。

  广岛大部分房屋是木结构,在火海中灰飞烟灭,然而,有几幢混凝土建筑却奇迹般地保留了残垣断壁,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1915年建造的工业促进厅穹顶大楼,它坐落于大田河畔,距离核爆原点的直线距离只有150米,垂直距离400米。这座建筑的顶部,是一个高25米的新古典主义的穹顶,混凝土被冲击波摧为灰烬,但钢结构却几乎完整保留了完整的半圆形,如枯枝残骸,张牙舞爪,原形毕露,刺向天际。在广岛重建的过程中,许多市民认为,应该销毁这一痛苦的象征;但另一些人认为,痛苦的记忆,不应被忘却。到了1966年,大家不再争论,这座大楼和它的穹顶,成为保护建筑,人们给了它一个专有名词,称它为根巴库圆顶(Genbaku Dome),也就是核弹穹顶(atomic bomb Dome)的意思。在它周围,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了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和平纪念公园。1996年,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一年,周思聪与世长辞。

  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的根巴库圆顶(Genbaku Dome),又叫核弹穹顶(atomic bomb Dome),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画家丸木位里和赤松俊子夫妇在核爆三天后,即赶到广岛,他们的家,距离广岛市区只有四公里,丸木位里的母亲还住在广岛。丸木这样描述他当天看到的情景“被炸成粉末一样的瓦砾、蓬乱的电线、烟雾、火焰、尸体和令人窒息的恶臭的空气,活着的人们在疲惫地走动着。房顶没有了,整个房子歪斜着,柱子折断了,窗户和玻璃都被打破了……人们一个接一个死去。”丸木夫妇在现场画了几张速写,刻骨铭心的惨烈场景改变了他一生,催化出他此后为之付出三十年心血的系列巨作《原爆图》。

  17岁埋下的种子——24年后的相聚

  周思聪第一次看到《原爆图》那一年,她17岁,是中央美院附中的学生。

  1956年,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和中国美协在美协展览馆(就是后来的中央美院陈列馆)举办了丸木位里和赤松俊子夫妇“原子弹灾害图及访华旅行写生展览会”。其中的一个展厅展出了已完成的《原子弹灾害图》十幅巨作,另一个展厅展出了他们在中国各地的写生。展览的时间从1956年8月4日至10日,只有短短六天,却非常轰动,有数万观众走进展厅。几乎每一位参观者都感受到画面传递的力量,并为之心胸激荡,但只有一位参观者铭刻在心并且在几十年后发出了巨大的回响,她就是周思聪。周思聪后来回忆道:“当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这幅巨作曾使我的心为之颤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跨越时空的激情与想象在24年后的8月的某一个夏日与现实相聚。1980年,周思聪第一次出国,首访日本,她向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刘迅提出的唯一的个人请求就是能不能去拜访丸木夫妇。她的请求得到刘迅的答允和日方的应承,一行人驱车前往东京以北一百多公里埼玉县的东松山市,这里是丸木夫妇的家,也是以丸木名字命名的美术馆所在。先生丸木位里比周思聪大38岁,夫人赤松俊子比周思聪大27岁,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就像是老友重逢,在4年以后,还将引出一件伟大的作品。1984年,丸木夫妇陪同周思聪访问广岛,周思聪不仅以照片和笔记记录见闻,创作酝酿也从此时展开。周思聪的三幅《矿工图》也于此年首次在日本展出,丸木位里在日本观众面前给予至高评价:“她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画家。” 1992年,周思聪沉疴难起,91岁高龄的丸木位里和妻子专程来京看望,盘桓一月。

  1984年,丸木夫妇陪同周思聪访问广岛,他们在广岛原爆纪念碑前留影。

  双重变奏的启示——30年的时间线索——名作的诞生

  1980年的首次访日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伏笔。周思聪在丸木美术馆首次完整观看了丸木夫妇的整堂巨作。第一展厅是《原爆图》组画,表现原子弹爆炸后痛苦挣扎的生灵,《原爆图》一共15部,1956年来华展出时只展出了当时已完成的10部。第二展厅是《南京大屠杀》组画,直击日军的暴行和中国百姓的受难。两个展厅的作品都是对二战的批判和反思,《原爆图》聚焦日本广岛和长崎,是创作主线、明线;《南京大屠杀》聚焦中国南京,是创作辅线、暗线。在受难与救赎的主题下,双重变奏式的作品结构显然给周思聪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日后的创作中,她借鉴了这一结构,以面对劫难的历史沉思别开生面,《矿工图》组画聚焦抗战中的中国辽源煤矿矿工,是创作主线、明线;《广岛风景》聚焦二战末期日本广岛核爆后的废墟,是创作辅线、暗线。周思聪与丸木夫妇,不唯同声相应,其创作结构,亦有微妙的关合。欲阐明《广岛风景》在周思聪人生与创作中的位置,必先理解此特殊的双重变奏式作品结构。

  我们从时间线性线索,叙述了《广岛风景》产生的背景。再作一提要:1956年,周思聪17岁,在中央美院陈列馆看到《原爆图》组画,为之惊心动魄——1980年,周思聪首晤丸木夫妇,同一年,她和卢沉赴吉林辽源访问日伪时期矿工,又赴吉林省博物馆,查阅伪满档案,创作《矿工图》之五《同胞、汉奸和狗》——1982年,周思聪创作《矿工图》之一《王道乐土》和《矿工图》之三《人间地狱》——1984年,周思聪专程访问广岛,拍摄素材,开始构思——1986年,周思聪47岁,创作《广岛风景》——1987年,中国美术馆首次展出了《广岛风景》及《矿工图》之三《人间地狱》等8幅作品。

  《广岛风景》诞生于周思聪一个特殊的生命阶段。1983年夏天,她经兰州赴敦煌考察,不料突发鼻腔动脉血管破裂出血,入甘肃省人民医院治疗,后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免疫疾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直至各处关节损坏失能。到了1985年12月,周思聪病情忽然加重,“全身关节都出了问题,手和腿,肿痛、僵直。”(见《周思聪与友人书》,以下未注明者引文同。)《广岛风景》创作于1986年,这一年中,她有4个多月,住在医院。从一开年的1月2日一直到4月26日,都在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治疗,医生告诉他“此种疾病痊愈是不可能的”。待到“腿和膝已见好转,手的疗效甚微”时,她就急着从小汤山出院了。出院后的春夏之交,又有反复,“倒很想画,悬肘几分钟后,手臂各关节都疼起来,于是烦躁,只得作罢。”待到入冬,病又加重,经人介绍,赶赴石家庄,寻求气功疗法。

  1986年,周思聪在创作《广岛风景》

  这一年真正能干活的,只有秋天一季了。  
     
  周思聪感到,她的时间不多了,她怕来不及,她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东西。

  除了时间上的逼迫,还有环境上的逼仄。她当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任中央美院国画系副教授,按理说不应如此,但这是时代的限制,也是她自己某种与生俱来的局限——从不把舒适作为工作或生活的目标,连选项都不是。帅府园胡同中央美院宿舍的一套公房,住着祖孙三代五口人,上有90多岁的婆母,下有正在读中学的一双儿女,卧室里的一方小书桌,只能写字或作小画。北京画院正在团结湖造楼,建成后,将有她一间宽敞明亮的画室,但周思聪日渐发展的病情让她觉得,这个触手可及的明天,似乎都有点遥不可及。《广岛风景》是在校尉胡同老中央美院宿舍楼9层的卢沉画室完成的,9楼本来是当时的留学生宿舍,房间不大,16平米,布局相同,进门后,左右两个大储物柜,剩下的面积,大约长不到5米,宽度有3米多,《广岛风景》的尺寸是172×243cm,一边画,一边贴,不满意撕了重来,最终是在靠墙的几张大画板上完成的。

  《广岛风景》画完,转眼就到了翌年(1987)1月,她在给友人信中叹道:“手腕和手指一点也不能用力,腿也不好走路,只在室内行动,连9楼画室都不去了。”

  1990年,周思聪在《广岛风景》前留影

  一大疑问——交响史诗的最后乐章——生存与尊严——与平凡人共鸣

  熟悉周思聪的人,读到此处,一定会有一大疑问从天而降。

  世所周知,《矿工图》没画完。周思聪的完整构思是九幅,除了1978年画的未完成稿《背井离乡》之外,《矿工图》组画最终的完成稿只有4幅,分别是1980年创作的《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此幅由周思聪和卢沉合作完成,后三幅均由周思聪独立完成),1981年创作的《遗孤——矿工图之六》,1982年创作的《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和《人间地狱——矿工图之三》。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矿工图》是一套未完成的大型组画,是一曲未谱完的浩荡悲歌。

  这就是疑问所在:1986年那个特殊时间点的周思聪,有什么问题超过《矿工图》,来得如此急迫?为什么她不急着完成《矿工图》,却转身去画《广岛风景》?而且,广岛风景是一幅巨大的作品,耗时耗力,周思聪特地先做了详备的画稿,再以别开生面之手法,“建造”完成。

  回答这个疑问,需要深入到前文所述的双重变奏创作结构。1986年《广岛风景》完成,周思聪一生的创作结构是完整的,与《矿工图》相映相对,相成相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可曰无憾;若没有《广岛风景》,而是《矿工图》又得以多画一件,仍是单一视角,双重变奏无以达成,在这种情形下,《矿工图》固然辉映古今,不减分毫,但是站在中国之内看历史,看中国;与站在中国之外看历史,看中国,大有分别。

  周思聪在《矿工图》创作后记中写道:“尝试在同一画面中表现不同时间、空间的物象,用错综复杂的幻影描绘出那惨绝人寰的场景,其目的不是为使人赏心悦目,而是要使人为之震动,进而深思。对艺术形式的探求永远要服从于对内容的更深刻、更有力的表达。”周思聪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广岛风景》正在构思之中,可以看到她用心所至,不仅是在图式和笔墨语言上的创新,在这一系列史诗性作品中,更要突破了单一线性的叙事模式,以时间、空间的多重视角,对应组画的多维图式,在精神力量与历史深度上跨越时代。《广岛风景》谱写了生存与尊严,战争与和平这一双重变奏交响史诗的最后乐章。

  1990年周思聪、卢沉在《广岛风景》前留影(蔡斯民拍摄)

  卢沉先生曾把周思聪的一生创作分为三阶段(见卢沉《从写实表现到抒情,一个天才画家的勤奋足迹》)从1973至1979为写实阶段,代表作是1979年的《人民和总理》;从1980年至1986年为表现阶段,代表作是《矿工图》和《广岛风景》;1986年以后是抒情阶段,代表作是《墨荷》系列,艰辛烦恼解脱为纯净清幽。

  卢沉先生说的是周思聪艺术风格发展演变的三阶段,换一个角度,从价值体系看,周思聪作品可以非常清晰地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交响史诗、黄钟大吕,“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丹青留名,名传画史。这部分作品共三件(组),分别为:
  1、《人民和总理》,藏在中国美术馆;
  2、《矿工图》组画,2015年由家属将《矿工图》组画及相关手稿、速写、写生等53件捐献给国家,藏在北京画院。
  3、《广岛风景》。

  1990年周思聪在《广岛风景》前留影(蔡斯民拍摄)

  第二部分如彝族题材、山水小品、荷花、各类人物写生等等。周思聪说“我爱静谧的大自然,我爱平凡的人”主要指这部分作品。这部分作品,没有那么恢弘和沉重,而是空灵如天籁的奏鸣曲或室内乐。

  第一部分史诗性作品关注的是兴亡存废的大事,不是一国一族的兴亡存废,而是人类的命运。为什么这些作品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展出,均能激起强烈的共鸣?因为它关注的是存在于不同文明中最底层的、共有的东西——那就是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我们经常看到,人们习惯用一些政治性话语来描述周思聪这类作品,比如控诉战争、揭露侵略、记录苦难、向往和平等等,而忽视这些作品中个人的、感性的、内部的律动,包括个人的良知,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她亲身经历的种种对生命价值的忽视,对普通人尊严的践踏等等。读过她留下的全部文字就会发现,周思聪不畏权,不媚上,也不讨好群众。

  她不是出于政治而是出于良心,她真诚地把自己的心放在里面,使得这几部“大”作品,能够与普普通通,敏感而脆弱,受欺侮而不屈的平凡人,产生共鸣。像动物一样活着都万般艰难,人性的尊严被踩在脚下,生命被当作数字一样抹去,歌哭于斯,长恸如斯。

  “建造”画面——石块或砖块——废墟成为风景——治疗与救赎

  卢沉先生写道:“1986年创作的《广岛风景》集中体现了周思聪杰出的创造才能。周思聪成功地运用拼贴、泼洒、皱纸的方法,将广告黑,丙烯与中国画墨色混用,与传统笔墨技巧相结合,创造令人难忘的,广岛被毁的悲壮、恐怖画面。”

  他提到了这件作品的过程、语言、材料和结构。周思聪先用水墨和宣纸画了一张尺寸较小,颇为完整的《广岛风景》,然后弃之在旁,另起炉灶,解构与建造同时进行。

  周思聪1986年作《广岛风景》初稿

  使用“建造”一词来描述一幅中国水墨画的产生,是受到了基弗(Anselm Kiefer,1945-)一段话的启发:“我把我的画看做废墟,或是拼在一起的建筑石块,它们是用来修建某种东西的材料,而不是某种完整的物体。它们远非完美,而是近乎于无。”基弗比周思聪小6岁,他的艺术,和对二战历史的审视相关。

  确实,周思聪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建造”画面。根巴库圆顶残垣断壁的正面、侧面、背面,如同全息叠影,同时出现在画面上。既没有风景画的透视,也没有山水画的“三远”,周思聪以多重视角的并列呈现取代了空间纵深。世界倾圮,分崩离析,时间禁锢在这里,空间凝固在这里。

  她用几十张单独绘制在宣纸上的盈尺之幅或不足盈尺之幅,像大大小小的石块或砖块一样“建造”了作品。并置、冲突、融合、叠加,激荡、混合、重组、消散,应和、协调、吸引、排斥,叠影、融合、消失、显现,拼贴、遮蔽、断裂、覆盖。铁、火、血,焦土,铁丝网,支离破碎。

  右上方火雨从天而降,倾倒下来,左下方四颗摇曳的红树,与此呼应。蒙克、蒙德里安、基弗,都画过红树。红树并非枯树,红树在植物死亡的地方生长,是火与血,是涅槃,也是重生。

  《广岛风景》局部

  周思聪画出第一笔,如同放下第一块砖。人呢?柔弱的身体到哪里去了?一城人化为灰烬,一代人化为灰烬。暴露在火球下的人消失了,只留下“原子阴影”,如同画中印痕。风景呢?风景哪里去了?废墟成为风景。废墟不是残骸,是极权垮掉。内化的废墟,使心灵荒芜。中国画从不表现废墟,但《广岛风景》是伟大的废墟之作。

  《广岛风景》局部

  常听人说,周思聪是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的优秀继承者,读完《广岛风景》却发现,她首先是一位革新者,一位开创者。她起笔的时候,前路茫茫,就像这件作品的独特手法所喻示的,建造画面的砖石,也是开辟新路的砖石。治疗与救赎,靠自己完成。

  1987年,中国美术馆,“二月九人美展”。
  周思聪(右二)与王明明(左一),张步(左二)、王路(右一)在《广岛风景》画前合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