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华艺国际北京首拍 | 雍正皇帝“拍了拍”你说,看朕的瓷器

时间:2020-10-17 17:28:51  来源:华艺国际拍卖

雍正皇帝画像

  雍正御窑瓷器甄选

  雍正皇帝画像

根据清宫内务府《活计档》中的记载,造办处在康熙朝成立,至雍正时期逐步成熟。雍正皇帝对于造办处期望甚高,他认为造办处应该具有「内廷恭造式样」,他自己对于艺术的追求尽善尽美。每件物品都要「呈核再做」,务必做出之器物必须符合皇家的艺术品味。雍正器物无论从艺术性和技艺上都代表着清代最高水平,其审美领先于时代。

  雍正皇帝本人兴趣广泛,爱好众多,有时喜欢庄严肃穆,皇权至上。有时喜好文人雅趣,希望能像闲人一般,只吟诗作画。雍正曾作七言绝句节选《花间小引》,诗曰:“长夏初临芍药开,熏风拂席送香来。仙姿绰约翻红袖,月影婆娑照绿怀”。有时又客串农夫,耕田种稻。有时喜欢仿古,追慕商周、宋元、永宣之器。有时又喜欢西洋之物,东西洋间穿越。

  本次北京华艺首拍云集众多品类的雍正瓷器,让我们先来一睹为快,领略清世宗皇帝的「好玩之物」。

  清雍正   仿哥釉八方抱月瓶(配硬木座)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篆书款
  H:49cm
  来源:
  叶夫根尼·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罗曼诺夫斯基旧藏,俄罗斯帝国的鲁许顿伯格第五公爵
  雍正一朝虽仅十三年,然瓷艺精进,达到清代制瓷之顶峰。又因雍正皇帝学养深醇,追求器物的至善至美,对颜色釉瓷器情有独钟,故单色釉一项更是名品迭出,多为后世称颂与宝藏。在位期间,雍正励精图治,机暇爱好琴棋书画和收藏艺术珍玩。图见《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台北:2009) 页118-19编号I-58。雍正右侧有一精美的多宝柜格,架上满置书籍和各式古董珍玩,其中一瓶所施的正是仿哥釉。

  瓶八方形,唇口,短颈,扁腹,圈足外撇。于肩颈相交处添饰对称螭龙耳,从而使整个器物于沉稳中藴藏变化,庄严中富于生机。瓶通体满施仿哥釉,釉质坚致细腻,釉色肥腴莹润,开片分明,金丝铁线迂回交错,流畅自由,充满虚实深浅的的变化。足际刷铁黑色釉,乃仿宋哥窑“紫口铁足”的特征。整体造型俊秀,挺拔大方,古朴凝重,堪称雍正官窑仿哥釉器个中翘楚,保存良好,殊世罕见。北京和台北故宫迄今仍保存了多件形制不一的雍正纹片瓷器,就此可参照前述《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页204编号II-30、页222-3编号II-48和II-49、页225编号II-51、页234编号II-60。北京和台北故宫珍藏俱书六字青花篆书款,与本拍品一般无二。

  雍正十三年的《陶成纪事碑》中,排在第二的即是“一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耿宝昌先生按:即仿哥釉)”。雍正对宋官古物的理解和感悟有别于常人,在摹古之中深深融入自身的审美要求与对古物本身的理解。为了追求此种仿古效果,御窑厂所制摹作多化裁而成,胎釉保持一致,造型依旧器而有所增减,既见仿古,又有创新。

  这种扁瓶是受到西亚金属器影响而出现的器形,作为官窑瓷器,在明永宣时期十分流行。到了清代雍正乾隆两朝对于该种器形进行的创新和改良,在清宫的正式名称为马挂瓶,但此类八方形状者非常罕见,香港佳士得曾于2010年12月拍出一件形制相若的雍正青花雁渚图八方扁瓶 (拍品编号3051) ,高度相仿,当时售价为7906万港元。

  雍正青花雁渚图八方扁瓶
  香港佳士得 2010年12月编号3051

  本件拍品来源为叶夫根尼·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罗曼诺夫斯基旧藏,此人是俄罗斯帝国的鲁许顿伯格第五公爵,也是尼古拉斯一世大帝的孙子。

  鲁许顿伯格第五公爵画像

  清雍正  白釉暗刻龙衔灵芝纹长颈瓶(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双圈楷书款
  H:11.5cm 
  来源: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春拍Lot2104 ,重要私人旧藏
  瓶长颈,丰肩,敛腹,圈足内凹。器身暗刻龙纹,火焰飘于细颈。圈足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此器造型轻巧俊逸,胎质细腻,釉色莹润纯净,白中闪青,龙纹刻划细腻,凶猛飘逸,为雍正单色釉中之精品,甚为珍罕。雍正皇帝品味极高,更对颜色釉情有独钟。
  此瓶形制小巧,制作精细,外形修长亦不失稳重,釉面莹润纯净,暗刻花纹细腻精美,雍正一朝单色釉瓷器烧造达到极高的水准,无论仿古与新制各色瓷器均精秀,细观该瓶,其斜肩直颈的造型似是宋代汝窑纸槌瓶的延续,白润的釉面与暗刻花纹又依稀有着永乐甜白暗花瓷器的影子,正如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中云:“仿旧须宗其典雅,肇新务审其渊源”。雍正帝对白釉器别有青睐,据现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最早记载年希尧榷陶的史实就是雍正皇帝令其仿烧前朝白瓷。“雍正四年五月十三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太监雅图交白瓷把杯一件,交年希尧照样烧造。钦此。”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白瓷素雅莹洁的喜爱尤甚,另可证年窑摹制白瓷的史实和烧造技术尤佳,蓝浦赞誉不为虚言。存世所见雍正御瓷之中白釉浅浮雕器皿,极为稀罕。

  查阅公私收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例形制相同但为天蓝釉且未刻有花纹者,可资比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他相同的例子包括瑞士鲍尔珍藏一件;美国蜜丽罗杰斯旧藏一对,于201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lot2128成交386万港币;1925年纽约出版《TheJ.Insley Blair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贝莱尔藏中国瓷器)中著录了一对白釉暗刻龙衔灵芝纹长颈瓶,无论纹饰、尺寸、款式均与此对相若。

  清雍正 斗彩孔雀缠枝牡丹纹梅瓶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双圈楷书款
  H:37.8cm
  来源:北京翰海2006年秋拍
  此唇口、短颈、丰肩、敛腹、缠枝花卉为主题纹饰,底部衬以蕉叶纹,器型庄重,纹饰舒展,色彩艳丽,胎质细腻,实为罕见之雍正斗彩大器。其肩部装饰孔雀穿牡丹花图案,一面绘雄孔雀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间,另一面则是雌孔雀俯首翔飞,与雄孔雀相呼应。所绘孔雀翎羽清晰,神韵尤佳。

  周围缠枝枝牡丹翩翩展姿,妍态尽见,腹部绘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但见牡丹花开正浓,妍美饱满,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轻盈,布局疏朗清新,笔意酣畅洒脱。观其造型规整、修胎考究、胎釉浑然一体,深深的体现出雍正皇帝对艺术美的赏玩和追求,讲究文、雅、精、细之造诣。

  参见纽约苏富比售出另一瓶,足上莲瓣纹施黄彩,1981年5月8日,编号332比较一件较大梅瓶,莲瓣纹较宽,瓣瓣色彩相异,二度售于香港苏富比,1991年4月30日,编号128,及2010年10月8日,编号2685另一瓶售于伦敦苏富比,1985年5月22日,编号91, John Buchanan爵士旧藏亦有一带盖梅瓶,略大,刊于R.R.SoameJenynS
《LaterChinese.laterchinese Porcelain》,伦敦,1954年,图版88.

  纽约苏富比1981年5月8日,编号332

  John Buchanan爵士旧藏

  清雍正  斗彩矾红五龙闹海图蒜头瓶
  「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双圈楷书款
  H:49cm   
  来源:
  1.香港苏富比2003年4月27日,lot.245
  2.烟墩山房递藏
  出版: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鉴赏》珠海出版社编,图111

  本拍品出版,著录

  瓶蒜头口,长直颈,圆鼓型腹,圈足外撇。整器造型大气恢宏。外壁施白釉,釉质莹润,如瓷似玉,通体以斗彩工艺装饰,唇沿绘如意头锦地折枝花卉纹饰,瓶腹部通体绘斗彩海水龙纹,四条五爪行龙盘绕于波涛汹涌的海水之间,五爪强劲,十分别致,龙形矫健,器内及底面饰以松石绿釉,底心红彩书「大明成化年制」款,此瓶挺拔秀美,图案精美绝伦的描绘,显示了皇家威严尊贵的气派,在雍正时期斗彩器中乃属大器,为“官仿官”之典型作品。

  《玫茵堂中国陶瓷》,卷4,编号1723

  清雍正   唐英制墨彩云龙三现图胆瓶
  H:40cm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唐窑为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不落幕的传奇,其仿古采今,备诸巧妙,所出瓷器皆为「泥形土质都成金石之声,锦地花纹并带云霞之色」,技艺之精湛独步有清一代。《景德镇陶录》赞曰:「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器皿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唐窑,为雍干之际唐英榷陶珠山所烧造瓷器之概称,《清史稿·唐英传》载「英所造者,世称唐窑」,此瓶堪称唐窑珍品。

  唐英像

  画中苍龙翻腾于云雾之间,俯首下探,口吐海水,气势磅礴。其鬃髪横批,双睛怒张,身躯矫健有力,三爪锋利无比,视之威风凛凛。整幅画面极富动感,张弛有度,扣人心弦,风格凌厉恢弘,虽为瓷胎彩绘,却有不输水墨国画之造诣,画意直透瓷胎,酣畅淋漓,此等艺术水准为有清一代制瓷业所罕见。其画借鉴南宋画龙名家陈容之技法,以「一身三显」描绘龙身四段及背鳍、龙爪等,工致精细,毫芒毕现,再以墨彩烘染云层,层次渐变,若有若无,如聚如散,体现出唐英深谙中国水墨绘画技巧之运用,驾轻就熟地挥毫发墨于细腻光滑的釉面上。

  今公私收藏如本品般唐英制墨彩云龙图者甚少,其中天物馆藏有一例唐英制墨彩云龙纹题诗笔筒,

  天物馆馆藏

  另一例可看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墨彩云龙纹笔筒,此二者云龙画法与本品如出一辙,应为唐窑作品无疑。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藏

  清雍正  斗彩加粉彩八鹤九桃盘
  「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双圈楷书款
  D:18.7cm  
  以九桃纹装饰瓷器是官式瓷器的传统题材,至光绪朝仍有仿造。“九”又与“久”谐音,九桃也含有“长寿”、“久安”之寓意,“九五之尊”当喜闻乐见。本品外形隽美婉约,胎质轻盈细薄,釉色晶莹似玉,青花幽静淡雅。外壁以青花绘八只美鹤翩跹飞翔,红彩点于鹤顶,色彩清新雅致,舞鹤姿态各异,矫健灵秀,姿态写实生动,呼之欲来,寓意“鹤寿万年”;盘心绘九桃纹,瑞果累累,其上以粉彩加以描绘,更显粉嫩宜人,周围仙芝洞石相随,寓意“桃实千岁”。其青花勾勒笔触如丝,细腻灵动,极得淡湉雅洁之致,尽展雍正御瓷纤细柔美之风貌。
盘心绘斗彩灵芝寿石,粉彩九桃累累结于桃树之上,次斗彩加粉彩品种工艺特殊,较为少见。为雍正帝祝寿之器。

  许之衡在其所著的《饮流斋说瓷》一书中写到,“绘桃实九颗连带枝叶者,谓之九桃。……雍正九桃盘多作斗彩,又兼外绘团鹤者,亦足珍也。”

  由是可见,此类雍正九桃盘早年即为藏家所重。同类作品尚见有青花淡描者,而如此件辅以粉彩则颇为罕见,十分珍贵。故宫博物院所藏一雍正青花云鹤九桃纹盘,其仙鹤绘法、款识写法与本品极为相类,或为一批所出,尤其款识或为同一人所书。

  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 青花云鹤九桃纹盘

  清雍正  粉青釉菊瓣盘
  「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双圈楷书款
  D:18cm   
  来源:2002年香港佳士得10月秋拍,Lot711
  本品器型秀巧,胎质坚缜,釉色莹润,拍品呈菊花瓣形,内外满施粉青釉,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粉青之色亦始自雍正一朝,且及巅峰,至乾隆朝则少见矣。雍窑粉青颇具青翠娇嫩,所制名品无数,价亦颇昂。本品为雍正御窑雅器,在雍正《活计档》中有最早烧造记录,在宫中又屡有作为清供陈设之记录,如据《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吉立:各殿陆续新收陈设》载:「十月十三日来喜文:冬青釉菊瓣木瓜盘一件,紫檀木座……」,可见一斑。

  雍正帝手中拿到的是内务府总管年希尧着人送来的一套瓷质器物画样,年希尧或许也是拿准了这套画样定能投皇帝日常所好,所以特命人呈送来这套菊瓣盘的初形。雍正帝看后想必也甚是欢喜,当即下旨命照着式样,每色烧造四十件!这套画样被后世记做“各式菊花式十二色磁盘”,烧制的成品,便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十二色菊瓣盘。

  在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期间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得知:「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宁寿宫:二一七五号,冬青釉瓷菊花盘二件。」可见此类盘之收贮情况。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

  清雍正  紫金釉菊瓣盘
  「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双圈楷书款
  D:17.5cm 
  来源:1997年纽约苏富比秋拍9月23日,Lot305
  盘呈菊花瓣形,弧壁,圈足。盘内外施紫金釉。此盘造型源自宋代漆器,拟取秋菊之形,盘壁呈盛开的菊花瓣状,线条俊秀优美,胎质细致坚密,胎体轻薄,通体施紫金釉,釉光鲜亮细润,圈足外撇,足圈内施白釉,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紫金釉又名酱釉,是以铁为着色剂的一种高温釉。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酱色釉烧制达到顶峰,康熙时流行酱釉开光装饰。雍正以后受厂官釉和窑变釉的影响,追求厚釉紫金色的斑点窑变变化,其总的特点是釉面滋润,色如紫金,展示了雍正单色釉的最高水准。

  清雍正  炉钧釉四方折沿洗
  「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15.5×23×7cm
  来源:北京翰海2013年春拍,lot3230
  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其名。釉中含有粉剂,故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均开细小纹片,其结晶呈色多种,深浅不一,有红,蓝,紫,绿,月白等色(如同有铅器表面的反射光泽)并融于一体。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还有的似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此炉钧釉长方盆,以长方这种最能表现炉钧之美的形状为器身,立面平缓,釉色均匀布施于其上。釉面流淌感十足,如雪花般纷飞翻卷,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感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