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21 11:58:22 来源:同古堂
▲朵云轩120周年庆典拍 徐悲鸿《神骏图》《行书四言联》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朵云轩拍卖
朵云轩120周年庆典拍
朵云轩:时代号角,御风而行
文/ 同古堂
马的寓意与精神,向为国人所喜,如将军百战沙场,有金戈铁马之豪气,亦有不惜马革裹尸之壮烈;或埋头苦读的书生,对于金榜题名,马到功成之时,也无不是翘首以盼;而君子一诺,驷马难追,知重信守义之贵,同样耄耋老人尚期老骥伏枥,年轻人欣羡青梅竹马,此皆可见“尚马”之风,受青睐不浅。
古人也常绘有“马画”,如唐韩幹《相马图》、《辕马图》、《牧场戏马图》,或宋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北宋李公麟《五马图卷》、元任仁发《出圉图》等,均可谓名作巨篇,广为流传。
及至近现代美术史,徐悲鸿的“马”,则可谓艺坛绝艺。而且,不同于古人“马画”之鞍马,其更喜以“野马”入画,所作奔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外形上既可观“马”之神骏与矫健,细节中也流露着动物自然的野性。同时其结合西方的光影效果,融写实主义之格调与传统笔墨之韵味,笔下的马呼啸带风,咆哮而来。
▲徐悲鸿(1895-1953)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生活的年代,是饱受兵燹的乱世,外寇入侵,国人水深火热,民不聊生。而他骨子里的“悲天悯人”,尽呈于笔端,画作中伤时感世、忧国忧民的热血情怀,迥异于中国传统绘画里的清高静逸。
古人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此种明哲保身之举,并不为徐悲鸿所认同,他时刻希冀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能够重拾坚毅、不屈以及傲骨,驱逐外掳,守护和平家园。
而作为文弱书生,他的角斗场是画板,他的利剑锋矛是手中的画笔,他的画作则是筹款赈济战灾,支援千万抗日将士的粮草。国难当头,悲天悯人已无力回天,惟有以浴血信念,投身属于自己的战场,才能百折不挠,终将胜利。
而这场民族存亡的战斗中,徐悲鸿的马成为时代的号角,它倾注着国人不屈服的勇气,振奋着国人团结一致抗御侵略的信念,是华夏儿女在“马蹄声”、“嘶鸣声”的呼唤中觉醒的缩影。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托物言志,纵使后来者,画马的结构解剖地如何彻底,描绘地如何惟妙惟肖,其“精气神”与强烈的“家国情怀”也难逾“悲鸿马”分毫。
所以,其笔下的马,在战乱频仍的时期,如无数进步的国人为抵御外辱而以“奔马”之姿,昂首奋蹄。
悲鸿寻踪,御风而行。朵云轩拍卖“云集——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徐悲鸿赠白崇禧的神骏图及四言对联,也可窥其家国愁思。
▲lot680 徐悲鸿(1895-1953)神骏图 行书四言
设色纸本立轴、对联片
1935年、壬午(1942 年)作
画款:此去天涯将焉託,伤心竞爽亦徒然。健生将军惠存。廿四年秋,悲鸿。
对联释文:遗世独立,御风而行。
对联款识:健生先生雅正。壬午仲春,悲鸿。
印鉴:徐悲鸿、悲鸿
129×77cm. 50 3/4×30 3/8in.约8.9平尺
129×33cm.(each) 50 3/4×13 in.每幅约3.8平尺
其中《神骏图》作于1935年,上款人“健生将军”即抗日名将白崇禧。桂系新军阀中,其为仅次李宗仁的第二号首脑人物,以足智多谋,满腹经纶而闻名,有“小诸葛”之称,曾为李宗仁长期筹谋划策,为统一广西立下奇功。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解放军解放中国大陆后,白崇禧逃往台湾,1966年逝于台北。
此时,正是抗战前夕。自“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沦陷,战火开始不断蔓延。而此前徐悲鸿从1933年5月至1934年8月,其在巴黎、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苏联等地举办了七次中国画展,又在各大博物馆、大学中成立四处“中国近代美术展览室”,可谓大获成功。
举办中国画展,除了让更多人了解东方绘画外,也可以以“耳目一新”的画作,消除彼时国际上关于祖国“任人宰割的无知形象”之误解,重新树立民族的自信心。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陷落,而此刻的广西,虽处边陲,然在新桂系的主政下,励精图治,为广西的发展制定、采取了许多新的政策,取得了颇为明显的成效。
李宗仁、白崇禧等把广西建设成为三民主义模范省,胡适、戴季陶、孙科等名流实地考察后,也对广西高度赞扬。新桂系多次“逼蒋抗日”,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广西又欲以“文艺兴桂”,此对于家国满怀的徐悲鸿而言,面对李宗仁、白崇禧的邀约他自然欣然前往。1935年9至10月间,身处南京的徐悲鸿毅然辞去南京中央大学的职务,奔走广西,发展广西美术事业,此后又商谈了筹办桂林美术学院、广西省第一届美术展览等事宜。
▲徐悲鸿(1895-1953)
在广西,徐悲鸿受到空前礼遇,资其办学、住房等,其亦赞扬广西各民族致力于文化运动的精神,并表示自己愿意牺牲一切,尽力帮助推动广西的美术事业。其曾请篆刻家林半觉刻了一方“阳朔天民”的朱文图章,亦知其与广西的感情。
徐悲鸿曾创作大型油画《广西三杰》,画面的人物即当时号称“广西三杰”的李宗仁、白崇禧和黄旭初。在抗日热潮中,此画融入其对广西政要坚持抗战政治态度的敬重与期望。其又撰写斥责蒋介石政府贪污腐败和汪精卫卖国投降的文章,发表在广西日报上。
而赠白崇禧之《神骏图》,也是在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下创作的。徐悲鸿尤善绘马,白崇禧也喜欢马,而且,“悲鸿马”若“时代号角”,其又得到空前礼遇,以此相赠,自是合适不过。
▲lot680 徐悲鸿(1895-1953)神骏图 行书四言 局部
此幅《神骏图》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出“悲鸿马”的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又以干笔扫出鬃毛、马尾等,笔墨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既可见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简洁与凝练,又结合西画的块面与光影,诚是难得佳作,而且此作背后的爱国情结也令人怀思。
徐悲鸿将其铮铮铁血男儿的强烈民族精神赋予奔马中,爱国之忱,溢于纸上。谢冰莹也曾赞其所画奔马“……那有悲壮哀情的脸部和尾巴,令人一见就想佩好枪弹,跨上马去,直冲入敌人的阵营,杀他个落花流水!……”
题识“此去天涯将焉託,伤心竞爽亦徒然。”,对徐悲鸿而言,此去桂林,如同天涯之旅,心中感伤、羁绊当托予何人,无限的哀伤亦是徒然,此或与其因“慈悲之恋”和蒋碧微的感情陷入僵局的心境有关。
另一方面,则是其对于民族危机存亡之际,国难当前,其希冀能以美术活动从事文化救亡的赤子情怀。
▲白崇禧骑马视察前线
▲白崇禧与宝驹“乌云盖雪”在桂林街上
身为将领的“广西三杰”皆是好马之人,而三人中白崇禧最好驰马,尤好名马,有“回头望月”、“乌云盖雪”等名驹。
其中“回头望月”全身金黄,只有尾部有一块白斑,是北伐期间,奉军献给张宗昌的,后来被其俘获,作为爱骑。另外一匹“乌云盖雪”,全身乌黑,只有四个蹄子是雪白的,十分雄峻烈性,只有白崇禧才能降服。
徐悲鸿画马相赠,白崇禧自是引以为珍。此后,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徐悲鸿又书“遗世独立,御风而行”赠予白崇禧,也是鼓舞其坚持抗战的精神。当初,白崇禧从广西赴南京抗日。徐悲鸿也提笔书写大字对联相赠“雷霆走精锐,行止关兴衰。”,笔墨充满了正义凛然之气。
白崇禧曾对李宗仁言“如再迟迟不发,年来吾人抗日救国主张何以见谅于国人?”,也可见其抗日决心。
徐悲鸿以马之精神喻人之精神,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极富生命力,一腔爱国热情始终如一,此幅《神骏图》、行书对联,书画合璧,即是典型之佳作。
朵云轩有“江南艺苑”之誉,“艺缘珍藏——同一藏家同一上款专场”中,另有俞济时上款或旧藏书画作品,亦殊为难得。
俞济时,字良桢,黄埔一期生,与胡宗南、杜聿明、徐向前等为同学,后为蒋介石侍卫长,历任历任国民党总裁办公室总务主任,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总司令等职,国民党陆军上将俞飞鹏为其族叔,又与蒋介石为浙江奉化同乡,有传言为其表外甥。
抗日战争中,俞济时奉命参加淞沪抗战,请缨在庙行镇一带抗击日军,其身先士卒,亲自去前线指挥,腹部中弹肠子流出,仍不后退。后在宋希濂和张炎的辅助下,对日军形成夹击之势,最终遏制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
▲淞沪会战中,俞济时(左)、张治中(中)、戴戟(右)合影。
因作战英勇,无愧抗日名将,俞济时也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俞济时(1904—1990)
抗战时期,74军被誉为“天下第一军”,战功赫赫,其为此王牌军第一任军长。而担任侍从室的侍卫长,则堪称蒋介石心腹,“侍从室”作用颇似于清朝军机处,所有人欲面见蒋介石,须经“侍从室”批准,可见蒋介石对其之信任。
▲lot16 蒋中正(1887-1975)楷书
纸本镜片
释文:忠孝传家。
款识:济时同志,蒋中正。
印鉴:蒋中正印
说明:Lot 16~Lot 40与近现代书画夜场Lot 687,为俞济时上款或为其旧藏,均直接得自俞济时家属。
56×228 cm.22 ×89 3/4 in.约11.5平尺
▲后排左一 俞济时
作为蒋介石的贴身侍卫,其曾自嘲,是委员长身边的“太监大总管”,其亦曾随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然不管如何,俞济时以他独有的方式,为国家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
尤是抗战中其悍不畏死的决心,令人钦服。蒋介石曾书“天下无易境,诚心以求之。”赠而勉之。
▲lot31 蒋中正(1887-1975)楷书五言
纸本对联片
释文:天下无易境,诚心以求之。
款识:济时同志,蒋中正题。
印鉴:蒋中正印
232×56 cm.(each)91 3/8×22 in.
每幅约11.7平尺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从重庆飞抵北京视察,俞济时(抚帽者)寸步不离。
▲蒋介石、宋美龄、俞济时
蒋介石还都南京时,俞济时(左后)全程保卫。
▲蒋介石、俞济时
宋美龄与俞济时一家关系也是匪浅,曾绘《耋耄图》相赠。1990年俞济时逝于台北。宋美龄亲送四个字横匾:忠贞不阿,褒奖这个跟随蒋家王朝一辈子的忠心将领。
▲lot26 宋美龄(1898-2003)耄耋图
设色纸本立轴
1934 年作
款识:济时先生正之。廿三年,蒋宋美龄写时客杭州。
印鉴:宋美龄、铁桥馆
106×36.5 cm.41 3/4×14 3/8 in.约3.5平尺
此《耋耄图》设色秀雅隽丽,画面表现卓尔不群,用笔亦是精到,清逸处有灵气,沉厚处韵苍润,古趣昂然,有大家风范。其曾拜师张大千、黄君璧、郑曼青等为师。
▲圣诞节,宋美龄与俞济时儿子下跳棋
▲宋美龄身后为俞济时
▲俞济时(右一)与蒋经国
俞济时著有《时代新军人应有之修养》、《孙子之战术战略思想采微》等,是难得儒将。其政事之余,也喜翰墨艺事,有作品流传,与彼时书画大家,多有往来,名家题赠之作颇多,亦富收藏。
▲lot17 溥儒(1896-1963)墨竹、行书
水墨纸本镜片
画款:度雪干云、心畬。
书款:济时先生属。心畬。
印鉴:溥儒之印
38.5×59.5 cm.15 1/8×23 3/8 in.约2.1平尺
密叶含烟碧,风稍出槛长,北窗明月夜,可以梦羲皇。溥儒的画艺一脉取法“南宋院体”,笔法有北宗的厚重古朴,意境亦不乏元人的萧散,时人谓之“出手惊人,俨然马夏”。
▲lot27 溥儒(1896-1963)秋林闲钓
水墨纸本立轴
款识:秋林闲坐波光静,不钓鲈鱼只钓龟。心畬。
印鉴:省心斋、溥儒
56×28.5 cm.22 ×11 1/4 in.约1.4平尺
此作《秋林闲钓》逸笔草草,画中文士闲坐岸旁,老树似随意皴染,然有古意,画面则空灵超逸,题识中“不钓鲈鱼只钓龟”,也可见高士之逸趣。
谢稚柳更认为其为继王维、苏轼之后,唯一诗书画三绝的大家。《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亦云“近三十年中,清室懿亲,以诗画词章有名于时者,莫如溥贝子儒。”
▲lot28 溥儒(1896-1963)行书五言
纸本对联
释文:灵龟知瑞应,神爵感休微。
款识:心畬。
印鉴:旧王孙、溥儒
78×15 cm.(each) 30 3/4×5 7/8 in.每幅约1.1平尺
溥儒的书法造诣甚深,其行草则学二王、米芾,飘洒畅酣,秀逸有致。晚年时,其对弟子说,如果有人称他为画家,不如称他为书家,如果称他为书家,不如称他为诗人,可知其颇是自得。
此行书笔墨丰润,结体则内紧外松,散朗多姿,点画秀逸,然俱足骨力,气势生焉,为帖学正脉。溥儒《自述》中曾言“以书法作画,画自易工”,也可窥其“书画同源”之审美旨趣。
▲lot21 黄君璧(1898-1991)寿石双清
设色纸本镜片
壬寅(1962 年)作
款识:济时先生方家雅正。壬寅春日,画于白云堂黄君璧。
印鉴:黄君璧印、君翁、白云堂
38.5×59.5 cm.15 1/8×23 3/8 in.约2.1平尺
黄君璧、溥儒、张大千,此三公国画艺术创作生涯跨越海峡两岸,均有极高造诣,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流的大家,被合称为“渡海三家”。
其中,黄君璧因其父黄仰荀喜爱画画,自幼受父薰陶,见纸即画,颇喜观赏收藏字画。而且,其家中富有收藏,得以得天独厚地博览和临摹了大量名家的国画,后又得李瑶屏指点,从陈旧的国画风气中脱胎换骨,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此作《寿石双清》作于1962年,设色清丽,既有国画的“意境深远”的同时又能体现西方绘画的“写实”,殊为不易。如松树挺拔,松珍繁密,破幅而出,透着劲拔风骨,岑峯怪石相结合,亦是峭拔非凡。
▲lot35 黄君璧(1898-1991)源远流长
设色纸本镜片
戊午(1978 年)作
款识:源远流长,戊午初秋画于容安楼,君翁黄君璧。
印鉴:黄君璧、君翁、容安楼、君璧八十岁后所作
56×90 cm.22 ×35 3/8 in.约4.5平尺
此作《源远流长》,笔墨浓淡相间,画面上淡而下部墨色较重,山头耸入云中,山涧小屋,隐于其中,设色少量藤黄,山石为稍暗淡绿色,小屋后侧青树葱葱,画中左侧山石苔点,有青中带褚笔触。
▲lot29 于右任(1879-1964)草书五言
纸本对联片
1949 年作
释文:圣人心日月,仁者寿山河。
款识:遇林老弟法家正之。三十八年七月,于右任。
印鉴:右任、太平老人
133×33 cm.(each)52 3/8×13 in.
每幅约4.0平尺
俞济时旧藏于右任草书五言联,可谓右老“标草”佳作。所题“圣人心日月,仁者寿山河”,字体准确,章法清晰,转折位置也是规整,体势未见大开大合,点画连断则甚为分明,用笔浑厚大气,运笔迅疾沉着,迥异于寻常书家“草书”之自我洋洒。
▲lot39 民国齐白石刻俞济时自用印
印材:白高山
印文:一、俞济时印。
二、济时书翰。
边款:白石。
长:2.2 cm,宽:2.2 cm,高:7 cm
齐白石曾为俞济时刻自用印“俞济时印”、“济时书翰”,边款“白石”。其篆刻承袭古人,又于笔法,刀法和章法上有所创新,刀劈斧凿,有金石味,可谓造诣极深,对现当代的篆刻艺术影响深远。
其亦自诩“旧京篆刻得时名者。非吾门生即吾私淑,不学吾者不成技”。
▲印面“俞济时印”
▲印面“济时书翰”
▲边款拓片
此对章篆刻纵横有度,古拙俱足,用刀侧锋直出,破圆为方,几何构图呈于印石之上,金石味浓,极篆刻之能事。而收笔处颇尖,呈“钉头”状,偶作残破处理,有沧桑之美,是齐白石的经典风格作品。
印章雕刻采以钮雕技法,刀法简练,印材为寿山白高山石对章。
▲lot30 齐白石(1864-1957)荷花蜻蜓
设色纸本立轴
款识:白石老人。
印鉴:齐大
89×29 cm.35 ×11 3/8 in.约2.3平尺
齐白石为艺坛巨擘,俞济时自然亦入箧珍藏其画作。此幅《荷花蜻蜓》以大写意画法绘制,笔墨简约,墨色在干湿、虚实、浓淡中形成自然、和谐的块面。
构图亦是精妙,荷花、荷叶穿插适宜,胭脂红花瓣或掩映于墨色的荷叶之中,或摇曳风中,色彩对比强烈而又十分协调,叶上蜻蜓,类工细笔法描绘,款款而飞,使人夺“十里荷塘”之想。
淡墨勾勒叶脉纹络,荷叶饱蘸浓墨,形成虚实对比,藤干彼此交叉,富有生机。尤是淡绿色青蛙,掩于荷间,格调清新,极有生活情趣,堪称点睛之笔。
此画荷叶如荫似盖,荷花鲜艳欲滴,蜻蜓生动活泼,青蛙跃跃欲跳,是齐白石的独特大写意画风。而荷花为齐白石常见题材,其曾有“少时戏语总难忘,欲构凉窗坐板塘。难得那人含约笑,隔年消息听荷香”咏荷诗句,可知其之喜爱。
▲lot33 颜伯龙(1898-1955)百鸟朝凤
设色纸本镜片
丁亥(1947 年)作
款识:丁亥九月拟元人笔意,长白布衣颜伯龙写于椿草堂。
印鉴:伯龙书画、长白布衣、蓬蓬远春幽鸟相逐
135×67 cm.53 1/8×26 3/8 in.约8.1平尺
颜伯龙为民国时期京津画派著名花鸟名家,款识中“长白布衣颜伯龙写于椿草堂”,盖其不喜仕途,只想以一介布衣,潜心作画,又因祖籍长白,故称“长白布衣”。,所居为椿草堂。
此画言及“拟元人笔意”,可见颜伯龙在不断拟古的过程中,兼收并蓄,方能集历代花鸟画法之大成,同时又融入自己的丹青意趣,终成一代花鸟大家。
画中《百鸟朝凤》,白孔雀羽毛斑斓华贵,细致入微,造型推敲有度,头部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尾部长而微曲,密而不乱。枝上群鸟雀跃,欢快相逐,灵动而传神。
用色亦是丰富,浓淡适宜、赋色雅致,树干则从左向右斜向下伸出,绿叶点缀其间,层次更为丰富。
1954年,文化部在北京中山公园为颜伯龙与陈少梅二人举办个人画展,广受赞誉。
▲lot36 陈少梅(1909-1954)竹林仕女
设色纸本镜片
辛巳(1941 年)作
释文:美女出东,容豫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生尘。
款识:辛巳十二月,少梅陈云彰。
印鉴:陈云彰、少梅
94×36 cm.37 ×14 1/8 in.约3.0平尺
陈少梅自幼酷爱丹青,十六岁时即参加了北平的湖社画会,据传,彼时其为湖社画会最年轻的一位成员,也是学习最刻苦者之一。
其画风柔秀淡雅,人物常置于山水、园林之中,既增添情趣,也发挥了他擅画山石竹木的特长,享誉颇高。
此作《竹林仕女》,设色淡雅,笔力秀逸清劲,极有气韵。山石旁竹林成片,郁郁葱葱,薄雾弥漫间,好似一面翠屏立于眼前。溪中鸳鸯成对泛游,自由自在,仕女立于枯木之后,俯身低视,似有所思。山石翠绿,刻画细致,以斧劈皴及披麻皴,略略皴出肌理,秀丽工致。
整个画面,小瀑溪流汩汩穿行于林间,盈盈仕女于溪旁幽情远思,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山林幽静之意蕴,殊为难得。
“艺缘珍藏——同一藏家同一上款专场”中,另有诸多俞济时旧藏佳作,作者如董作宾、张伯英、孙多慈、王雪涛、赵松涛、丁治磐等,以及乾隆皇帝御笔行书镜片,有俞济时题识,并钤盖“俞济时印”,篇幅所限,佳作诸多,不一一而足。
而“云集——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孙中山题赠蒋介石“刚劲中正”书法,亦为俞济时旧藏,其长期在军政界任要职,地位显赫,而孙中山与蒋介石两位政坛风云人物,其书法也有特别意义。
▲lot687 孙文(1866-1925)楷书
金笺镜片
款识:介石同志共勉,孙文。
印鉴:孙文之印
说明:与“同一上款同一藏家专场”Lot 016~Lot 040均为俞济时上款或为其旧藏,直接得自俞济时家属。
75×173 cm.29 1/2×68 1/8 in.约11.7平尺
今年,是朵云轩成立120周年,其为收藏界的老字号,诸多库藏精品也将亮相120周年庆典拍卖会,可谓盛意拳拳,好之者可莅临,前往一窥究竟。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