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荣宝斋藏黄慎《群仙图》现北京荣宝2020春拍

时间:2020-7-31 18:31:17  来源:雅昌发布

  北京荣宝202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8月20日—22日在山东烟台市芝罘区万达文华酒店举行预展,并于8月23日举槌拍卖。珍品集结,精彩即将呈现!

  详情咨询
  010-83159597

  黄慎 群仙图
  1755 年作 设色纸本
  272.5×136cm 约 33.4 平尺

  款 识:
  乾隆乙亥孟秋,宁化瘿瓢子慎写。

  钤 印:
  黄慎、瘿瓢山人、东海布衣

  鉴藏印:
  荣宝斋收藏

  著 录:
  《荣宝斋珍藏?卷2》P143,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

  「出版物图片」

  黄慎
  1687-1772

  黄慎,初名黄盛,字公懋,躬懋,别号如松,曾用名江夏盛。福建宁化人,自幼家贫,因无钱读书,遂随父自学,后父早逝,为赡养慈母,放弃举子业的愿望,学画谋生,多绘工笔画,以卖画为生,中年学怀素,并以狂草入画,变为粗笔写意,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康熙六十年起更名黄慎,雍正四年起改字恭寿,取别号瘿瓢山人,简称瘿瓢,瘿瓢子。在印章与署款中还出现过“东海布衣”“苍玉洞人”“胡涂居士”“放亭”“砚耕”等别号,是一位布衣终身的职业画家。黄慎的诗文、书法,绘画被称三绝。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鳝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

  「局部图」

  黄慎是一位贴近民意的平民画家,他在绘画风格上“怪”突破了前人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的规范,打破了前人长期封闭的状态,他将绘画对象瞄准在最底层人民,黄慎运用自己独特的技法将一个一个的人物刻画的非常到位,体现了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精神世界,从而去寻找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的人物画在黄慎以前所画的对象大都是帝王将相或文人雅士,即便是画下层的贫苦人民,也是统治阶级眼中所看到的为他们服役的劳动人民,或是被士大夫按照他们风雅趣味所美化了的劳动人民。而像黄慎这样真实描绘下层劳动人民生活情态,既不把他们描绘成渺小无个性的只值得怜悯的人物,也不按士大夫的趣味将他们进行美化,这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黄慎的人物画一部分描绘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等传统内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面向现实,多从民间生活取材,塑造了很多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是神仙更是凡人形象。他笔下的神仙佛道少了怪异威严,多了一份文人关怀。

  「局部图」

  荣宝斋藏《群仙图》堪称黄慎一生难得巨制,近三米高的画面,十二位栩栩如生的仙人仿驻立在观者面前。他们是汉钟离、铁拐李、刘海、何仙姑、张果老、吕洞宾、寒山、曹国舅、钟馗、拾得、蓝采和、潇湘子。群仙聚会,祥瑞云集,应为群仙祝寿之意。本幅人物安排大胆,前排钟汉离、铁拐李二人几乎占据画面二分之一,其他人物错落有致,有的露出半身,有的仅有面孔,但都好似直面观画者。这样大反差的人物安排加强了画面的生动感,作者构思缜密,心细如发。结构布局在错综变化中讲究均衡对称,达到多样统一。把对象置于特定的环境情景下,写出它在这种境况中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人物面貌皆刻画认真,五官惟妙惟肖,十二位仙人神态各具。人物形象具有很强的质感,动感,立体感和空间感。衣纹中锋用笔写出,笔力劲健。画中的人物给人既向画面中心集中,又向四周离散,人物的上下错落的安排让画面构图有种内在的张力,和不稳定的视觉感。“扬州八怪”的艺术特点就是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和解放,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他们大胆、自由而泼辣的画风是宋元以来人物画精神的继承和创新,黄慎的这十二位神仙的精心布局和刻画来自于他对艺术极其深刻的感悟。十二位神仙,也好似十二位生活中熟悉的人。黄慎在平凡的人和事物中寻找美的真谛,他将普通的人和事物绘画到画里面,在追求韵味中的精神过程中也将通俗易懂的画展现在穷苦劳动人民面前,为广大的平民阶层赢得了艺术的空间和对精神的诉求。黄慎的绘画作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具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局部图」

  从这幅画的落款上我们也可以窥见黄慎的书法也是造诣精深。黄慎的书法上追魏晋,兼取唐宋。楷书师法钟繇、二王和颜真卿等人,他的草书几乎临遍晋唐名家,以二王为基础,吸取张旭、怀素、颜真卿等人笔意。所以他的草书既有怀素的飞动气势,又有陆机、孙过庭的厚重古朴之意。行笔沉稳,笔划虬曲,犹如盘结苍藤,深山古梅。然而又从章草中脱化而出,并把遒劲运笔应用于绘画当中,故黄慎绘画的画面多干枯、飞白和迅疾之迹,点画纷披,散而有序,后人它评说他的画象疏影横斜,具有“字中有画”之趣。线是书法艺术的核心要素,线也是人物画的重要造型元素。书法是更加抽象的线条艺术,对线的要求也就更高。字对线条的要求除作为组成部分外,还要求线条符合审美的要求,如苍劲、飘逸等,要求线条有超强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线本身可以独立的脱离字的形而存在,具有独立性和单独的审美价值。将书法中高度艺术性的线条运用到人物画中,丰富了人物画的笔墨趣味,赋予线更高的艺术表现力。黄慎成功地将草书中的线条艺术引入人物画中,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人物画讲究构图造型,书法也讲究字的结体,章法布局,两者的艺术规律是一致的。书法和人物画都融入了本人的感情,无论是书法中的线还是画中的线、面等都是书家、画家内心对自然、社会的抽象形式,使之成为可以被欣赏者体会到是有生命的。黄慎的草书入画在中国画线描手法上突破了十八描的传统,是他人物画创作的一个突出成就。草书描不仅用来表现有衣纹的动势,而且凭借扎实的人物写生功底,也被黄慎用表现人物形体结构,因而黄慎的人物比例结构更为准确,更有立体感。草书描手法在人物画上所取得的成功,不仅使黄慎成为一代人物画大家,而且影响后世,流传久远。

  钤印
  黄慎、瘿瓢山人(上) 东海布衣 (下)

  郑板桥为黄慎诗赠之:“家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外,更无真相有真魂。”齐白石对黄慎也作过高度评价,并且从黄慎的人物画作品中得到深刻启示,“前朝之画家,不下数百人之多,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资不若三公,不能师之”。“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说明黄慎绘画的创新精神,非常突出,影响极大。

  「鉴藏印」
  荣宝斋收藏

  在我国绘画史上,不少画家擅长人物画,并以社会中的各个阶级的人物为绘画题材。黄慎在绘画上,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能。他不同于前人的是,在人物绘画上他笔下描绘的并不是社会的统治者,而是下层中的贫苦人民,及其它们的日常生活。他常以渔夫、贫民、乞丐等为绘画人物。在黄慎绘画这些贫民时,他从来不会掩饰他们的困窘也不会像其它的画家那样将他们包装成他们所想象的样子,比如说将他们美化成一些如仙入神的人物,他总是将他们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还原他们最本来的面貌。黄慎在绘画作品中表达了一种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正体现了大众的心声。这幅荣宝藏《群仙图》尺幅巨大,保存完好,历近三百年岁月如新,值得珍藏。

  文丨静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