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崇正拍卖谭艺录:中看又中用 明代收藏家眼中插花的瓶

时间:2020-4-26 17:47:46  来源:雅昌发布 作者吕子远

明 仇英 林亭佳趣图

  人好拈弄花草,自古而然。古有屈原佩兰,渊明采菊。而唐洛阳之牡丹,宋临安之杏花,人无贵贱皆好之。至于采花入室,供养以专门的瓶樽,似自宋代才逐渐多见。而插花之有论著,至明代方踵继问世。其名之最著者,当数高濂《瓶花三说》、张谦德《瓶花谱》和袁弘道《瓶史》。三家议论插花宜忌,格调高雅,广为后人循法。然而人们对于三家著作,多着眼于所论花艺,而鲜有体会到其中其实蕴含着明代士大夫对于收藏的感悟与实践。

  琵琶记 明万历二十五年汪光华玩虎轩刻本

  从《瓶花三说》、《瓶花谱》到《瓶史》,三家著述最大的共同点,是书名无不有一瓶字。可见在当时人们眼中,插花一艺,总是离不开与好瓶搭配。《瓶花谱》开篇即云“凡插贮花,先须择瓶”,《瓶史》“论花器”一节,亦云“养花,瓶亦须精良”。对花器的讲究,是明代士大夫与前人最大的区别。他们所定义的花瓶,并不是单纯的插花之瓶,共所列举的,其实样样不离商周彝器和历代的古窑器,在今日看来,每件都足以抵连城之价,即使在当时亦然。于是有人向高濂发出诘难,说道:“汝论僻矣,人无古瓶,必如所论,则花不可插耶?”高濂为此作了一番解释:

  不然,余所论者,收藏鉴家积集既广,须用合宜,使器得雅称云耳。若以无所有者,则手执一枝,或采满把,即插之水钵壁缝,谓非爱花人欤?何俟论瓶美恶?又何分于堂室二用乎哉?

  明 仇英 蕉荫结夏图

  高濂的答客问中,解释了鲜花与古器物搭配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插花于水钵壁缝之上,也是可以自得其乐。而与他在《瓶花三说》中持论不同的是,他认为瓶花并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芳草之美。如果只是赏花,大可游赏于园林野外,何必再采撷入室,既然采撷入室,则必然要与其它的室内陈设搭配调和,追求整体“雅称”的审美效果,所以“论瓶美恶”和“分堂室二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何况高濂还是以“收藏鉴家”的身份来议论插花,对于花瓶的选择和摆放的场景自然是不能不讲求备至了。

  明 佚名 士人像

  在此我们截取三家书中有关文房用瓶的文字先来看彼此是如何选择供花之瓶的。首先是成书最早,收录在高濂《遵生八笺》里的《瓶花三说》,第一说“瓶花之宜”,写道:

  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胆瓶、纸槌瓶、鹅颈瓶、花觚、高低三种八卦方瓶、茄袋瓶、各制小瓶、定窑花尊、花囊、四耳小定壶、细口扁肚壶、青东瓷小蓍草瓶、东汉壶、圆瓶、古龙泉蒲槌瓶、各窑壁瓶;次则古铜花觚、铜觯、小尊罍、方壶、素温壶、扁壶,俱可插花;又如饶窑宣德年烧制花觚、花尊、密食罐、成窑娇青蒜蒲小瓶、胆瓶、细花一枝瓶,方汉壶式者,亦可文房充玩。

  高濂 遵生八笺 明万历雅尚斋刊本

  稍后成书的张谦德《瓶花谱》首节即为《品瓶》,对于瓶式的描述更为细致:

  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忌有环,忌成对,像神祠也。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气也。大都瓶宁瘦毋过壮,宁小毋过大。极高者不可过一尺,得六七寸,四五寸瓶插贮,佳;若太小,则养花又不能久……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官、哥、宣、定为当今第一珍品,而龙泉、均州、章生、乌泥、成化等瓶,亦以次见重矣。瓷器以各式古壶、胆瓶、尊、觚、一枝瓶为书室中妙品。次则小蓍草瓶、纸槌瓶、圆素瓶、鹅颈壁瓶亦可供插花之用。

  广东崇正2018拍拍品

  明或以前 吉州窑玳瑁釉梅瓶

  高18cm

  袁弘道在《瓶史》中则如是说:

  尝见江南人家所藏旧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谓花之金屋。其次官、哥、象、定等窑,细媚滋润,皆花神之精舍也。大抵斋瓶宜矮而小,铜器如花觚、铜觯、尊罍、方汉壶、素温壶、匾壶,窑器如纸槌、鹅颈、茄袋、花樽、花囊、蓍草、蒲槌,皆须形制短小者,方入清供。

  广东崇正2016秋拍拍品

  明末清初 仿官釉梅瓶

  高30.5cm

  三家议论书斋所用之瓶,首先都要求小巧精致,并以铜器、瓷器为尚。所谓书斋之瓶宜短小,张谦德给出了具体的尺寸“得六七寸,四五寸”,合今制13.6~23.8厘米左右。以三家都提到的瓷器花觚来看,如传世及出土的明代官窑出戟花觚,无论青花还是仿钧釉,大多在15~21厘米左右,而景镇、德化、龙泉等民窑制作的花觚则约在15厘米上下。可见正好符合三家所说书斋花瓶宜“矮小”的尺寸。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清 铜兽面纹花觚

  高18.5cm

  就铜器而言,三家都以商周青铜器作为首选。然而真正的吉金世所罕见,价格高昂,如张岱《夜航船》称:“花觚入土千年,青绿彻骨,以细腰美人为第一,有全花、半花,花纹全身者身段瘦小,价至数百。”若幸得一品供花,袁氏目之为“花之金屋”。所以文中提到的青铜觚觯之属,许多是宋代以来根据《宣和博古图》款式制作的仿古作品。

  历代名瓷图谱 多咀花囊

  至于瓷瓶,三家大抵把前代瓷器中的精品罗列了一番,并都以宋代官窑、哥窑为首选,如高濂首选宋代官、哥二窑出品的花器,如胆瓶、纸槌瓶、花觚、小蓍草瓶,谷应泰《博物要览》俱列为“官哥窑之上乘品”。至于特地提到的定窑花囊,《博物要览》亦列为“定器上品”。至于古龙泉窑器,《博物要览》称其“土细质薄色甚葱翠妙者与官哥窑争艳”,故亦当时人所贵重。最近也要宣德、成化窑的觚尊瓶罐。这些传世珍品,均非等闲之物,在明代都为大藏家所珍宝,如陈继儒《妮古录》记载他尝造访大藏家项德弘之宅,见到“官窑人面杯、哥窑一枝瓶、哥窑八角把杯,又哥窑乳炉”等,俱叹为奇物。

  南宋 龙泉窑青瓷纸槌瓶

  像是纸槌瓶,为宋代常见官样名品,从北宋汝窑、定窑,到南宋金元都有烧制,大都是直颈筒腹,敦厚朴实,其形制可见于同时代阿拉伯的玻璃器,是宋代海外贸易发达与伊斯兰文化交流频繁的见证。传世的宋代纸槌瓶到了清代已极为名贵,深受乾隆皇帝喜爱,他不仅下令御器厂仿造,并曾在多只传世的纸槌瓶底镌刻御制诗。

  宋元 龙泉青瓷琮式瓶

  又如三家都提到的小蓍草瓶,即今日称作琮式瓶的方瓶。这类瓶子在南宋官窑和龙泉窑中已十分常见,器型来自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方身而圆口,明人称之为蓍草瓶,根据署名项元汴编纂《历代名瓷图谱》正有一只琮式瓶命名为“小蓍艸瓶”并说“小蓍草瓶,鉴家以为花器中款制上品,此瓶大小适中,以供砚头插花最妙。”

  历代名瓷图谱 小蓍草瓶

  至于蒜蒲瓶,今日俗称蒜头瓶,瓶式来自汉代的铜器。后世窑器仿其形作花瓶,以明清两代最流行。高濂以成化娇青蒜蒲小瓶为最,《历代名瓷图谱》列有一只“宋龙泉窑蒜囊温壶”,说是因为瓶口小,注水不易泄气,所以最适合插牡丹芍药,且谓“此余家燕几上常用之物”。

  历代名瓷图谱 蒜蒲瓶

  至于“细花一枝瓶”,高濂说可文房充玩,张谦德则称为“书室中妙品”。所谓一枝不是指某一式样,而是专指尺寸特别小巧、用来插小花一枝的文玩小瓶。《历代名瓷图谱》列有“宋龙泉窑一枝小瓶”,据描述“瓶不盈寸,而制度精工,釉色青翠,小品中之佳物也。”专门用来插鱼子兰、指甲花、茉莉诸品。清代康熙年间创烧的莱菔瓶、柳叶瓶亦多尺寸小巧,专供几案把玩,大概也是属于明人一枝瓶影响下的产物。

  历代名瓷图谱 一枝瓶

  若不是精于鉴赏的藏家,很难这样细致地罗列历代铜器瓷器的名品,不是曾经于几案上多番把玩对比过,也很难有论瓶之优劣的一番心得。像高濂和张谦德,都是晚明著名的收藏鉴赏家,在他们眼里,插花一事,不得不与其好古的雅趣互相结合,于是瓶与花在他们倡导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清康熙 郎窑红釉花觚

  高9.2cm

  故仔细体会高濂“收藏鉴家积集既广,须用合宜,使器得雅称云耳”这句话,可以想见明人是如何将大自然美好的事物,融入到自己的收藏生活当中,让个人审美意识添加到古物之上,以达致他们对雅致生活的追求。这和清人收藏古物动辄言考据格古大为不同,晚明的士大夫热衷收藏之余而更像是在创作,利用古物来重新定义何谓精致古雅的生活,而《瓶花三说》、《瓶花谱》、《瓶史》既是在议论插花,而也是在讲述这收藏者和藏品相处的故事,不仅值得爱花之人参考,也值得今之收藏者细心玩味。

  文中部分配图源于网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