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4-19 14:51:45 来源:广东崇正拍卖 作者吕子远
瓷器上以仕女为装饰主题,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宋元间或有之,至明代逐渐盛行,成为瓷器装饰上常见的图案。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仕女图的绘画愈见精细,并和前代相比,呈现很多根本的变化。
清康熙 青花仕女刺绣图盘
芳踪:《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比如说,过去瓷器上出现的仕女,大都简单地满足于整体形似,对于容貌五官这些细节并不那么讲究,眉目的描绘比较粗略。这些仕女大多出现在一些大的场景之中,对于观者而言,像是隔着遥远的距离来窥盼倩影,其颜色之美,则在似有还无中。
清康熙 青花木兰图盘
芳踪:《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而自清代以来,瓷器上的仕女长相变得精致起来,画工更讲究五官的比例和眉目发髻的细节,以呈现女性的美丽姿容。或者构图上,将视点近景聚焦在一位女性的身上,特写她的撩人仪态和娴静容貌,让人仿若身处其侧,遂得将红颜仔细打量。
莲尖微露
清康熙 五彩仕女婴戏图盘
芳踪:Roger Keverne 2010
随着康熙朝五彩工艺的进步,瓷器上的仕女可以涂脂抹粉了,而色彩不外乎矾红和墨彩两种。矾红用以表示肌肤,勾描脸蛋五官,以及点唇;而墨彩堆起发髻,勾眉和点睛。比起釉下青花会出现晕散,釉上彩的线条更为纤细利落,美人的容貌也因此更为具体清晰。
清康熙 五彩仕女婴戏图盘 局部
康熙雍正时期的有釉上彩瓷美人,大多有一个标准脸,杏脸朱唇,蛾眉凤眼,小巧含蓄的鼻子,若隐若现的双下巴,斯文内敛。其好处是精致悦目,不好处就是集体出现时,人人同款。如在当下,定会被讥笑为韩国加工,而当时则都是出自景德镇窑匠之手。
撞脸雅集
清康熙 五彩琴棋书画图棒槌瓶
芳踪:《雄奇昳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器特展》
景德镇“整”出来的标准美人,如今都身价不菲,她们除了长相雷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施脂粉,自有姿容,最多也只能说抹了点口红。到了乾隆年间,一副好容颜不见得景镇一家独擅,广州的外销彩瓷大概是采用了“进口技术”而使美人的容颜大有改观。
含娇衔指
清乾隆 广彩仕女小茶碟
芳踪:美国亚特兰大Henry B. Moog旧藏
这一只乾隆仕女小茶碟,比起景德镇仕女,显然要妩媚许多,就其五官容貌而言,彩匠使用了西洋画法,以浅淡的矾红给仕女脸蛋增加光暗效果,使五官立体了起来,让我们在视觉上能感受到在画笔之外美人白皙紧致的肌肤,而特别是眼眶至鼻梁两端的位置颜色特地加深,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像打了眼影和鼻影。鼻子比起景德镇制,立马直挺拔了许多。再者,就是她的凤眼,小而有神,何以至之?
清乾隆 广彩仕女小茶碟 局部
放大细看,原来她上眼线特地用了墨彩勾描,而且眼尾勾拉延伸,微微上扬,其效果与时下化妆处理眼线之术如出一辙。再看樱唇下瓣,轻轻留了一道白,远观仿若涂了唇彩,莹润丰满。这在景德镇康熙雍正的仕女图上甚为少见,简单一笔,增媚不少。当时彩匠能洞察此机,真是耐人寻味。
伸展运动
清康熙 五彩仕女图浅盘
芳踪:《雄奇昳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器特展》
清三代的仕女图之美,完全不仅仅限于脸蛋。美也从来不只在局部,而在于整体。三代瓷器上的女性图案特别之处还在于动作丰富,千姿百态。就像如今女性同胞们自拍那样,几乎个个都善于“挤眉弄眼”,人人懂得“搔首弄姿”。
皓臂全陈 掌心花
芳踪:《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三代精品瓷器上的仕女图,常是推陈出新、别出心裁的,一反过去仕女图端庄鹄立的假正经形象,而更着重展现女性的体态和个性之美。虽然当时女性裸露的部位仅限头手,但工匠似乎尽可能地用各种方法展现女性的身体线条,令之若隐若现,引人浮想联翩。
清康熙 五彩《鸳鸯绦》故事图棒槌瓶
芳踪:《雄奇昳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器特展》
三代瓷器定格下的女性形象,体态多姿,大多歪首扭身,或回首顾盼,或支颐远望,或倚身翘臀,或翩翩起舞,或昂首摇扇,作男子阳刚之态,或学病梅摆动横斜之姿。一不小心,皓臂全陈;有意无意,金莲微露。甚至我们还能看到近世流行的V形手势。无论原作是有其设定的故事主题,但这些给予女性的姿势无疑是一种大胆而新颖的尝试。
剪刀手
清康熙 五彩人物瓶
瓷器上这种对女性身体的再发现,早在明万历的瓷器上已可看到端倪,并一直延续到改朝换代之后,至康雍乾三朝臻至极盛。究其背后,是明末以来整个社会风习使然。
曲腿顾盼
清康熙 青花仕女图盘
芳踪:Roger Keverne 2013
康熙年间成书的《聊斋志异》,其中《恒娘》的故事无疑是解释上述图像出现背景的最好注脚。故事讲述有个叫洪大业的男子,娶妻朱氏,“姿致颇佳,两相爱悦”。后来日久情疏,洪另纳小妾,虽然容貌远逊,却深受宠爱。朱氏愤愤不平,委屈度日。邻居恒娘看不过眼,于是过来给朱氏来个大变身,教朱氏如何欲擒故纵,如何先丑后美,如何化妆打扮,看朱氏衣袖不时髦,于是拆了重做;又嫌她鞋子款式太丑,于是找出一双正在做着的鞋,赶完后让朱氏换上。
倚身翘臀
清康熙 五彩仕女婴戏图盘
芳踪:《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衣妆初备,随后是手把手教朱氏如何作媚态。她对朱氏说,你虽长的好看,却不懂工媚,以你这般姿色,“一媚可夺西施之宠”,于是让朱氏试着飞个媚眼,然后说“错啦,眼眶不应该这样。”又让朱氏笑了一下,然后说“不对,你左脸姿势不应该这样。”于是恒娘亲自示范如何送秋波,如何露齿微笑,让朱氏操习数十次,并嘱咐她多对镜子娴习。后来,朱氏媚工大进,果然使洪“形神俱惑”,每日寸步不离,完全把小妾抛诸脑后了。
摇扇凝神
清康熙 青花仕女寄思图盘
芳踪:《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后来乾嘉时,冯镇峦点评《恒娘》时说:“此等做作,聊斋从何处得来?或曰从《李夫人》及《飞燕外传》等书悟出,然已玄之又玄矣。”然而,《李夫人传》和《飞燕外传》都没此等情节描述,而在溯自正史,《史记·货殖列传》就有说:“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又如《后汉书·梁冀传》记载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作妖态,作愁眉、嗁妆、墯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前后错腿
清康熙 豆青釉粉彩麻姑献寿折沿盘
芳踪:《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景德镇民窑瓷器》
只是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主旨是在说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梁翼则是东汉外戚出身的权臣,残暴贪婪,其妻孙寿自然也是以反面形象载入史书。大凡人们对于女性的姿容佳色,古今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古人描述女性之美,总要拿着忠孝节义的长幕来遮遮掩掩。而这些媚惑之术,放在今日,无异于家常便饭,朋友圈、IG、广告和影视作品中俯拾皆是。若赵女郑姬和孙寿得见,想必也会自叹弗如。
清康熙 五彩仕女大盘
芳踪:广东崇正2016秋拍拍品
直径39cm
再来看蒲松龄在恒娘故事末尾的评说,他认为:“买珠者不贵珠而贵椟,新旧易难之情,千古不能破其惑,而变憎为爱之术,遂得以行乎其间矣。”意思是说,人们追求外在的美色,喜新厌旧,这些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恒娘懂得如何讨人欢心的方法,不过是深谙个中道理罢了。
清雍正 粉彩仕女婴戏纹盘
芳踪:广东崇正2016秋拍拍品
直径21.3cm
其实《聊斋》假托鬼狐,描写刻画了无数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她们性情各异,有血有肉,相比故事里的男性角色,却总是面目模糊,行为猥琐懦弱、寡情薄幸。《聊斋》对于女性的关注和肯定,而不只是视之为财货或是三纲之一,这在明末清初,和瓷器上仕女图一道,反映着一个大时代的变化。
清康熙 五彩仕女婴戏纹莱菔瓶
芳踪:广东崇正2016秋拍拍品
高26cm
晚明以来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墟镇的繁荣,极大刺激起人们对金钱物欲的追求以及对精致生活的向往。入清以后,更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竞相奢华。从晚明士大夫对传统和经典的质疑,到清儒那里更是肯定了告子“食色,性也”的论点。人们对于女性身体和容貌的赞美,日趋世俗,不再依附正忠孝节义的老框架之下,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非要说成“后妃之德”;昭君貂蝉,美丽偏要和忠义沾边。
清康熙 五彩蔡襄造桥故事图棒槌瓶
芳踪:《雄奇昳丽——十七世纪青花与五彩瓷器特展》
从万历到乾隆,才子佳人小说层出不穷。《牡丹亭》《金瓶梅》《聊斋》《红楼梦》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画卷上的美人,也不再假装端庄正经,身份也不尽是神仙后妃,从仇英、唐寅的笔下各种仕女图,到清宫焦秉贞、冷枚的仕女图册,雍正著名的《十二美人图》,我们从中总能感受到那些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把握的女性之美。
清康熙 五彩庭院仕女图盘
清三代瓷器上的仕女图,有的源于小说戏曲的绣像,如《西厢记》《牡丹亭》,有的来自书画大家的仕女名作,或者根据传统题材给予全新的创作发挥,使得这一时期的瓷器上涌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她们大多出自工匠众人之手,而出现的场景不是宫廷或士大夫宴会的陪衬,而几乎都是闺房、庭院、案头等等家居生活场景,即使是以麻姑仙女的形象出现,也是笑容可掬,充满着世俗气息。这一切反映着士庶阶层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直白描述着他们眼中的女性之美,这自然也包括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是用什么方式得以让男子辗转反侧、寝食萦念的,就正如恒娘故事讲述的一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