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3-5 12:13:36 来源:收藏快报
图1 余集、黄山寿、潘振镛、 唐培华、袁潮、沙馥、胡三桥、费以群、顾洛、潘振节、费以耕、汤禄名《仕女》(十二幅),2013年上海泓盛以27.6万元成交
表1 部分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馆藏潘振镛作品一览
序号作品名收藏机构1 人物便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2人物轴中国国家博物馆3现代尹椿金西崖先生二十八岁小像轴,潘振镛补景上海博物馆4踏春图轴上海博物馆5紫藤双鸭图轴上海博物馆6小红低唱图轴浙江省博物馆7设色仕女扇面浙江省博物馆8仕女图册广东省博物馆
图2 沙馥、任薰、陶民等《罗浮香影图册》,2005年中国嘉德以20.9万元成交
表2 部分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藏沙馥作品一览
序号作品名收藏机构1清人香月庵主像,沙馥补身北京故宫2负薪图扇页北京故宫3饮酒图扇页北京故宫4张荔村写照、沙馥补图彭夫人像轴北京故宫5沙馥补景清人画屠婉贞像轴北京故宫6仕女扇面吉林博物院7梅花三弄图轴上海博物馆8清冯桂芬书法、沙馥设色花卉合扇浙江省博物馆
图3 吴友如《人物故事》(六屏),2007年中贸圣佳以13.4万元成交
表3 部分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藏吴友如作品一览
序号作品名收藏机构1画报原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2婴戏图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3仕女轴安徽博物院4看月图斗方湖北省博物馆5风云际会片湖北省博物馆
■上海闵行 翟海月 徐贤卿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鲍复兴在《桐乡濮院书画名家的艺品与人品》中介绍了“清末三绝”——潘振镛、沙馥和吴友如,意指这三位晚清名家在工笔人物画上的非凡造诣。
明代以前的工笔仕女画,大多以解说式的叙事为主题,画家并没有对人物本身进行太多心理层面的探究。而到了明末清初之际,仕女画的技法日益精进,构图也渐渐繁复,但是对于人物的人格及性情的描摹刻画,仍然显得比较程式化,整个画面的装饰性远远大于人物情绪、性格的表达,一昧注重画面的观赏性,而没有什么深刻内涵可言。
到了清代中叶,一大批文豪携巨著而崛起,如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石头记》(《红楼梦》),还有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曾衍东《小豆棚》、李汝珍《镜花缘》、文康《儿女英雄传》等,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关注,使得清代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女性的才情、人格,也获得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关注与认可。
从此以后,在清代的工笔人物画中,女性不再仅局限于劳作或者闺怨,而逐渐从事其他的知性活动,比如作画、论道、吟诗、下棋,甚至还出现在武侠、军事等题材中,让人惊讶于女性在清代绘画中重新获得了自信与英姿。
图1的《仕女》(十二幅),相传是清末的一位藏家历时多年辗转各地才辛苦搜集所得,集齐了清代江南地区的工笔人物名家:从余集到潘振镛之弟潘振节,时间跨度竟然达到一百多年。而这些名家所绘的绢本团扇仕女十二帧,精工挖裱后则为四屏,几乎就是一个小型清代工笔人物画名家精品回顾展,可见藏家之良苦用心。
图1第二行第二列为《泛舟采菱》绢本团扇仕女图,便是潘振镛(潘雅声)在四十八岁时的精品,画面以花青画出芦苇,烘托出了烟雨江南所独有的如云似雾的仙境。江南的小家碧玉,悠闲地泛舟于嘉兴南湖之上,实在是江南独有。
嘉兴博物馆葛金根在《嘉兴书画史迹及兴盛探析》中说:“……嘉兴潘振镛是当时人物画创作中的代表人物,以仕女人物独步画坛,但其没骨花鸟与文派山水亦复可观。雅声弟振节、子潘琪、侄潘琳、孙女潘燕,嘉兴仲光勋、沈燧(清末工笔九大家之一)、尤桐、沈铮(沈钧儒之妹)、郭兰庆等,均从其学而深有所得……”
图1第三行第一列为沙馥《药栏花韵》。《药栏花韵》是《红楼梦》六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描写了史湘云酒醉之后,卧睡于芍药花丛凉凳上。画中的史湘云以瓜子脸开面,瘦颊樱唇,细眉凤眼,是非常标准的沙馥式的美人形象。这一主题表现于绢本团扇之上,又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让观者非常难忘。
沙馥,字山春,江苏苏州人。沙馥出身于绘画世家,为马仙根弟子。沙馥善画人物(仕女)、花卉,并以此为业,是当时苏州阊门外山塘年画铺中的著名画家。
据史料记载,沙馥初慕陈老莲(陈洪绶)画法,在咸丰年间,随任熊至吴门画派,因此其曾问业于任熊,致日后画艺大进。任熊去世后,沙馥又与任薰、任伯年交往甚密,任伯年曾为他画39岁小像一幅,画中的沙馥立于奇石之前,颇有伟岸丈夫之姿。
后沙馥因自觉更偏爱吴门优雅娴熟画风,遂弃任伯年之老莲法,转而改学改琦、费丹旭的画风,专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卒年七十六。
沙馥的画风,基础颇为深厚,笔致十分妍秀,所作人物及花卉,观者无不感叹其精妙(图2)。
而“清末三绝”之中的另一位吴友如,名嘉猷,字友如,别署猷,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工人物、肖像,职业画家,并曾因高超的画技,应征至北京,为当时的宫廷作画。光绪十年(1884)起,吴友如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后自创了《飞影阁画报》。因多取时事新闻作插图,描绘市民社会生活,颇得鲁迅赞赏。吴友如所作的仕女画,和潘振镛、沙馥已有所不同而多参用西方绘画透视法,构图十分紧凑,线条简洁遒劲,对近代的苏州桃花坞年画、通俗连环画的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
在图3中,有题文:
1.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壬辰始夏友如吴猷。
2.月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散花空断肠。画工欲画无穷意,若教回首却嫣然。壬辰孟夏,友如吴猷。
3.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壬辰初夏友如吴猷。
4.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头一笑温。故人不用赋招魂,已约年年会。壬辰维夏友如吴猷。
5.竹林饥客眼长寒,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看。壬辰夏首友如吴猷。
6.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好事陋邦何处得,此花移西蜀。厚卿先生雅正。壬辰清和月友如吴猷。
早期海派工笔人物,名家众多,而“清末三绝”则不仅以高超的画技,见藏于国家级、省市各大博物馆(表1、2、3),还以其对传统书画的传承及对后来海派艺术创新的积淀和启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