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2-20 16:22:42 来源:雅昌艺术网
熊秉明先生曾说过:“书法是心灵的直接表现,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既是意识的,又是潜意识的。” 透过书法,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核。悠悠千载,名贤继美,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董其昌……这些伟大的书法家们在楮素之间挥洒着个人的忧喜,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记忆。个人的命运总是和时代的浪潮交错起伏,时代的烟云幻化成片纸尺素上的风雅与雄壮。
王羲之的《频有哀祸帖》提到:“悲催切割,不能自胜”,言其悲也,笔画飞动连属,节奏激烈。后来如王觉斯、傅青主等,于此皆有所取法。《快雪时晴帖》则说:“快雪时晴,佳想安善”,言其喜也,笔致闲雅,情致舒缓,为书法史提供了另一种典范。
王羲之《频有哀祸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颜真卿所留下墨迹之中,既有《祭侄稿》所谓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 的悲愤质问,也有《刘中使帖》中克服时艰,平定大难之后 “足慰海隅之心” 的畅快感叹。
颜真卿《祭侄稿》
颜真卿《刘中使帖》
看书读帖,可知古人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赵孟頫以典丽优雅的书风领袖一代,但其一生经历也并不总是静好安闲的。阅历沧桑世变,在出仕与守节之间的两难抉择且不说,《元史·武宗纪一》载,至大元年九月,“江浙饥荒之余,疫疠大作,死者相枕藉。” 这一年,赵孟頫已经年过半百,身在杭州的他自然无法置身事外。或许唯有如此,我们才更能理解其抄写《心经》,祈愿“度一切苦厄” 的那份温暖与力量。
同心同德,共克时艰,苦难总会过去,请相信未来。
?赵孟頫 (1254-13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北京保利2017秋季拍卖会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