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华艺国际2019秋拍:林风眠《风景》赏析

时间:2019-12-28 14:42:08  来源:拍卖速递

  [华艺国际]现当代艺术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就学于第戎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25年学成归国,应蔡元培之聘,就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赴杭州筹办国立艺术院,为首任院长。是“中西融合”艺术主张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著有《中国绘画新论》《艺术丛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西方艺术是以摹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于写意一方面……因相异而各有所长短,东西艺术之所以应沟通而调和便是这个缘故。 ——《东西艺术之前途》林风眠

  面对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冲击,中国上千年的书画传统该如何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世人,是当时艺术家们所致力讨论的议题。作为第一代留法的中国艺术家,林风眠在留学时期便被当时欧洲盛行的艺术革新浪潮所吸引,热衷于野兽派、印象派与表现主义。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中他明确地表达了“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也在创作中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一主张,他把中西绘画的长处加以“调和”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作品中既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营养,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文人画重神韵和意境表现的美学特征。

苏州天平山

  风景画是林风眠实践绘画革新的重点之一。早在抗战时期,林风眠就创作了一批颇具特点的风景画作品。但那时的他,尚未有将风景画作为一个体系去进行总体把握的打算。1953年的深秋,林风眠游历了苏州天平山。这次游览在林风眠的风景画创作中非常关键,他曾对苏天赐说过,天平山的游历使他收获很大,他觉得应该“可以画一种新的风景了”,林风眠在这里发现了一种色彩、造型、空间上都富有诗意的景色,给当时正努力开创艺术新境的他以极大的灵感。他开始多次描绘这记忆中美丽的秋色,河岸、平原、丘陵、村庄和山麓都涌入了画家的笔下,最终创作出一系列具有个人鲜明风格的风景画,使秋景系列成为林风眠创作中最富感染力的作品。

  “在孤寂中有着热烈,在沉静中有着壮美,在失望中有着希望,在向往与怀旧中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

  林风眠 风景 布面油画 1950年代 70×70cm

  华艺国际2019秋拍拍品

  本次上拍的油画作品《风景》,即为林风眠典型的秋景佳作,并且是极为难得的油画作品。在此幅作品中,画面带有林风眠彩墨创作成熟时期的典型特征,但油彩的使用让情感表现得更为强烈,他熟练地运用西方印象派对于色彩与光线的讲究,用色丰富层叠,厚薄相间,将秋光的明媚和响亮展现得淋漓尽致。流水、树林、屋舍、远山紧密相连,前后有致,这种平衡的布局方式,令画面更加静谧平和,同时在方形的构图上拉出空间的深度,弥漫着空灵悠远的氛围,观众得以由近而远,由实而虚地感知意境。通幅作品,宁静沉醉而不感伤,色彩丰富而不艳俗。他曾对苏天赐说要画的那“新风景”,或许就是这阳光下明媚的秋色,以及它给予画家的启示:用光色语言创造世界,表达情感!

《风景》 局部一

《风景》 局部二

  林风眠的作品曾经历过两次严重的损毁。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杭州的家园,变成了日本人的马厩,而他留在家中的作品没有一张幸存;第二次是在1966年,面对汹涌而来的运动浪潮,林风眠被迫将自己半生心血,上千幅中国画浸入浴盆捣成纸浆从马桶冲掉,而一部分油画也用火炉烧毁。《风景》是目前林风眠极为稀有且保存完好的油画作品,也是研究林风眠五十年代创作阶段的重要作品。

林风眠在上海南昌路的寓所

1966年林风眠将上千幅画作冲毁在寓所二楼的马桶里

  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之所长,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创新之路,启发了无数后来者,对之后蓬勃发展的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还是个人艺术成就,林风眠都堪称一代巨擘,他是中国现代绘画真正的先驱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