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北京保利2019秋拍现当代艺术专场精选

时间:2019-11-12 11:37:53  来源:雅昌艺术网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现当代艺术

  预展时间:

  11月29日 - 12月02日

  预展地点:

  全国农业展览馆

  拍卖时间:

  12月03日 15:00 现当代艺术(A)

  12月03日 19:00 现当代艺术夜场(A)

  拍卖地点:

  北京四季酒店 A厅

  二十世纪初叶至今,中国艺术乃至亚洲艺术,如何在以西方艺术为主流的当代语境下,探索和实践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创造并彰显出自身的独特价值?对于这一命题,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们都选择了回溯自身的文化、历史资源,对于东方美学及其艺术传统进行了自觉的传承、回应与创新。他们博采诸种现代艺术之思维、路径,在东方哲学的底色中,力求将两者和谐地统一于东方意韵的理想境界中。从以吴大羽、常玉、藤田嗣治为代表的二十世纪艺坛先驱,到以陈逸飞、周春芽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再到以黄宇兴等青年才俊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他们都在具象与抽象,东方与西方,客观与自我之间,展开了个人化的艺术探索,最终在实现鲜明的个人风格的同时,也为东方美学的现代性之路镌刻下时代的注解。

  吴大羽 《采韵系列之罗浮梦晌》

  约 1950 年代作

  布面油画

  52.8 × 37 cm

  出版

  《中国新派绘画宗师吴大羽》 P76-77 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1996 年版

  《中国第一代油画开拓大师吴大羽画集》 P118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01年版

  《上海油画雕塑院吴大羽》 P109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吴大羽》 P47 大未来艺术有限公司 2006年版

  《吴大羽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 P114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3年版

  《吴大羽研究》 P121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5年版

  《吴大羽作品集》 P96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年版

  展览

  2001年 中国第一代油画开拓大师吴大羽画展 台北历史博物馆 / 台湾

  RMB 10,000,000 - 15,000,000

  吴大羽曾说:“我的绘画依据,是势象、光色、韵调三方面的结合,光色作为色彩来理解,作为形和声的连接,是关乎时空的连接。”他在中国传统书法理念之上,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语言,从而构成了独属于吴氏的抽象之美。

  左:张旭 《肚痛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右:保罗·塞尚《毕贝姆采石场》1898 年作 巴恩斯基金会收藏

  “采韵”系列是吴大羽最为知名的作品,《采韵系列之罗浮梦晌》更是其中佳作,多次著录、出版,代表了吴大羽强烈的艺术激情。在抽象的画面中,缤纷的色彩与快速的笔触成功营造出一个绚烂的虚幻世界:流动的普鲁士蓝与冷静的黑褐色,耀眼的朱红与细碎的淡黄色,辅之以柔和的粉色,共同组成了一种富有生命韵律的节奏感。在肆意的线条描绘和抽象的表象之下,实则暗藏了一幅娴雅的居家景致:少女独坐窗边,享受阳光。然而在纷繁的笔触之下,大胆的笔触使画面更为富有浓烈的激情与浓烈,这一景象成为了吴大羽的“势象”之一。

  常玉 《聚瑞盈香》

  约1950年代作

  木板油画

  64×53 cm

  签名:玉 Sanyu

  出版

  《常玉油画全集》 P267 大未来艺术出版社

  《世界名画家 常玉》 P141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常玉油画全集 第二册》 P133 立青文教基金会出版 2011年版

  《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锋》 P223 耿画廊 2013年版

  展览:

  2001年 乡关何处 常玉的绘画艺术 历史博物馆 / 台湾

  估价待询

  作为一个同时接受传统中国私塾教育和西学训练的新知识分子,常玉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敏锐感受。常玉身上的双重文化性格和复杂的知识结构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吸纳了巴黎现代艺术之后,再次回归到中国的传统土壤中汲取养分。

  左:陈洪绶 《冰壶秋色图轴》 1635年 伦敦英国博物馆藏

  右:吴昌硕 《菊》 1911年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花卉”是陪伴常玉一生的艺术主题,而常玉的花卉作品恰恰大多为中国古代文人所欣赏的淡雅“梅兰竹菊”,极少涉及玫瑰、百合等西洋植物。这份喜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花卉的审美,所折射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共生、天人合一的文人理念。与其说是常玉对花卉的情有独钟,倒不如说花卉已等同艺术家的自画像,《聚瑞盈香》所表现的正是常玉无可比拟的贵气雍容一面。

  左:清乾隆 御制紫檀工红酸枝嵌百宝背黑漆描金玉堂富贵大座屏

  中:清乾隆 白玉百宝盆景

  右:常玉 《聚瑞盈香》

  早期的花卉无疑为巴黎艺术界构筑了一个来自东方的美梦:无论是构图、笔法及色彩的运用都笼罩在淡淡的如梦一般的温柔之中。而晚期的花卉风格则愈加老辣绚丽,流光溢彩。画面构图在早期错落有致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称和平衡。同时,他对线条的把握也更加的炉火纯青,花卉的枝干中展示着中国传统书法的用笔,苍劲而有力。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是,常玉不再墨守1940年代发展出来的三色为限的用色原则,富有中国皇家意味的装饰性色彩,鲜明、强烈而大胆。不得不说,常玉在此刻真正走出了属于自身的独特之路。

  藤田嗣治 《小女孩与鸟》

  约 1950 年代作

  布面油画

  27.5 × 22.5 cm

  签名:Foujita

  说明

  1.2017年12月5日,藤田嗣治研究专家Sylvie Buisson见到了包括《小女孩与鸟》在内的多件藤田嗣治作品。收藏家在67年前直接从藤田嗣治手中购买了这些作品,并一直在家中珍藏,从未在市场中露面。Sylvie Buisson见到后非常惊喜,对此评价极高。他认为这些作品具备藤田嗣治最具代表性“少女肖像”的风格特征。每件作品都处理的精致细腻,线条流畅具有东方艺术的书写性,其精巧程度堪与日本花艺相媲美。

  2.该作品编号:D58.130 H,经由法国专家联合会主席、藤田嗣治鉴定总集编纂者Sylvie Buisson女士鉴定,签名。

  RMB 3,300,000 -4,300,000

  在彻底的理解了西方现代艺术之后,藤田嗣治也越发体验到东方艺术的魅力,他更加大胆的在油画中使用日本的笔和日本的墨,优美纤细的东方线条成为了他享誉欧洲画坛的标志性造型方式,神秘如诗歌般的东方韵味让他成为跻身“巴黎画派”的唯一亚洲人。

  《小女孩与鸟》中描绘了一位身穿红色洋装、手持鹦鹉的女孩,陪伴在女孩身边的还有一只狗。此类女孩肖像是藤田嗣治1950年代再次回到巴黎后反复出现的形象,具有强烈的风格化特征:宽阔的额头,大大的眼眸,口鼻小巧,看上去似乎有着同一张面孔。可以看做是画家模糊了现实与想象所虚构出的一种完美的理想化身。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不同于藤田嗣治的画中经常出现的猫,此作的女孩旁边是一只狗,它面带微笑的注视着女孩,作为女孩忠诚的守护,也守护着藤田嗣治的异乡梦。

  藤田嗣治 《1918 年冬》

  1918 年作

  纸本水墨、银箔、水彩

  40.3 × 32.6 cm

  签名:嗣治 T.Foujit

  说明

  该作品编号:D18.167 A,经由法国专家联合会主席、藤田嗣治鉴定总集编纂者Sylvie Buisson女士鉴定,签名。

  RMB 2,600,000 -3,600,000

  《1918年冬》便是藤田在巴黎初期的代表型女性群像画作。画面中描绘了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一组衣着鲜艳的年轻女性围绕着画面中下方的雪人在雪中嬉戏。藤田的雪景显示出了强烈的平面性,以积雪中的干枯树干点缀其间,在绘制背景时并不强调景深,而是注重了装饰性。这样对背景的刻画是继承了日本大和绘的传统。画家在同一时期创作的自画像、藤田夫人画像以及宗教画常贴以金箔、以此效仿京琳派在画中大量使用金箔的偏好,此幅雪景作品则用了银箔来表现雪天一色晶莹剔透的梦幻景象。

  李瑞年《莲》

  1977 年作

  布面油画

  75 × 80 cm

  签名:1977

  出版

  《画家李瑞年》P76-77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版

  RMB 500,000 - 800,000

  李瑞年早年就读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后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和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赴欧洲期间,他受到了十九世纪法国写实绘画以及印象派的影响,尝试融合各种技法,将严谨的造型和丰富的光色技巧结合起来,并赋予中国文人画式的诗意境界,形成一种独特的油画风格。

  《莲》是画家1977年的倾心佳作。在六十岁以后,李瑞年的油画仍旧保持着早期的严谨性,同时更多地融合了传统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莲》呈现出了荷塘的丰盛景象,画面上有着明显的空间透视效果,予人以一目千里的感受。荷叶或疏放,或密集,形状大小不一,姿态各异,荷花穿插在漫展的荷叶中,与荷叶形成高低、疏密、冷暖的对比,荷叶的清晰轮廓以及荷花花瓣的形态具有工笔画的精致典雅的特征。

  丁天缺《窗前遇见一》

  1980 年作

  布面油画

  85 × 64 cm

  签名:天缺八〇

  出版

  《艺舟夜楫》 P50 今日中国出版社 2000年版

  《顾镜遗梦·丁天缺自传》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5年版

  《丁天缺油画集》唐云艺术馆 2010年版

  《丁天缺艺术人生梦里孤山》 P190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8年版

  《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 P17 ICI LABAS 艺栈 2019年版

  展览

  2000年 丁天缺个展 中国美术学院 / 杭州

  2002年 丁天缺个展 嘉德画廊 / 巴黎

  2005年 这里·那里 丁天缺、芳诗·米多芬作品联展 中国文化 中心 / 巴黎

  2006年 这里·那里 丁天缺、芳诗·米多芬、德朗诺中法油画联 展 中国美术馆 / 北京

  2010年 丁天缺画展 唐云艺术馆 / 杭州

  2011年 苏珈美术馆联展 / 无锡

  2018年 梦里孤山 丁天缺纪念展 798艺栈画廊 / 北京

  2019年 意与象汇 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 ICILABAS 艺栈 / 北京

  RMB 1,200,000 - 1,500,000

  丁天缺《窗前遇见二》

  1998 年作

  布面油画

  93 × 73cm

  签名:丁天缺 19-12.1998

  出版

  《艺舟夜楫》 P70 今日中国出版社 2000年版

  《顾镜遗梦·丁天缺自传》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 2005年版

  《丁天缺油画集》唐云艺术馆 2010年版

  《丁天缺艺术人生梦里孤山》 P189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8年版

  《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 P22 ICI LABAS 艺栈 2019年版

  展览

  2000年 丁天缺个展 中国美术学院 / 杭州2002年 丁天缺个展 嘉德画廊 / 巴黎

  2005年 这里·那里 丁天缺、芳诗·米多芬作品联展 中国文化 中心 / 巴黎

  2006年 这里·那里 丁天缺、芳诗·米多芬、德朗诺中法油画联 展 中国美术馆 / 北京

  2010年 丁天缺画展 唐云艺术馆 / 杭州

  2011年 苏珈美术馆联展 / 无锡2018年 梦里孤山 丁天缺纪念展 798艺栈画廊 / 北京

  2019年 意与象汇 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 ICILABAS 艺栈 / 北京

  RMB 800,000 - 1,000,000

  丁天缺是二十世纪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他是最早把毕加索的艺术介绍到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者,也是最早将西方抽象艺术与中国画进行融合实验的艺术家之一。尽管身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关键性人物,丁天缺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的作品亦不过几十余幅。

  《窗前遇见之一》和《窗前遇见之二》分别完成于1980年和 1998年,是丁天缺的晚年佳作。这两幅画的构图基本相似,在技法上显然受到了后印象派和立体派的影响,前者较为写实,而后者则更加趋向于简约与抽象化。画家仔细安排了各个物象之间的构成关系,构图严密饱满,横向放置的桌台与后面的窗户在画中构成一个十字架式的稳定结构。桌上的猫可能从打开的窗户中进来,它扭转着身躯吃鱼,不小心打翻了花瓶,几枝花从瓶中落下来,引得地上的狗对它嗷叫。各个物象之间彼此关联,呈现出一个戏剧性的瞬间,谐谑幽默的意味接近于中国画中的文人墨戏。丁天缺在创作中借鉴了立体派的装饰性手法,但画家更想呈现的却是来源于平凡生活的趣味。

  陈逸飞 《威尼斯运河》

  布面油画

  76.2 × 111.76 cm

  签名:Chen Yifei

  出版

  《陈逸飞遗作展:1946-2005》 P23 玛伯乐画廊 2007年版

  《陈逸飞:油画与纸本作品》 P3 玛伯乐美术 2009年版

  展览

  2007年 纪念展 缅怀陈逸飞 (1946-2005) 玛伯乐画廊 / 纽约

  RMB 2,300,000 - 3,300,000

  “运用西方的技巧,赋予作品中国精神”。陈逸飞的艺术惊艳西方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深厚的写实主义功底,还有他的作品中超逸诗意的东方意境。诗化的构图和色彩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光影下的无限质感。陈逸飞在1989年时游览了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创作了一系列以威尼斯为主题的风景画,融合了西方写实主与东方浪漫主义,在陈逸飞的油画风格的转型以及艺术语言的演进过程中是一批极具代表性的转折期作品。

  作于1990年的《威尼斯运河》是一幅写意、精致的风景画,呈现了一个从城市中无意捕捉到的静谧角落,颇有中国画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画面构图简约疏放,前景的水道、游船,中景的房舍和远景的拱桥共同营造出一个开阔的空间,光线的变化造成了水面上的倒影以及缤纷的色彩。虽然面对的是典型的欧洲风景,陈逸飞却渲染出一种颇具东方色彩的朦胧暧昧、静穆浪漫之美。

  周春芽《桃花春色》

  2011年作

  布面油画

  200 × 250 cm

  签名:2011 周春芽 Zhou Chunya

  出版

  《中国式书写》 P237 今日美术馆 2011年版

  展览

  2011年 中国式书写 今日美术馆 / 北京

  2013年 领军当代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获奖艺术家邀请展 今日美术馆 / 北京

  RMB 6,000,000 - 8,000,000

  周春芽是一个不断在禁锢中突围的艺术家,在当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对峙和交流中,他总是在寻找新鲜的视觉素材和形式构造,从“山石”、“绿狗”,至“桃花”,每一个系列的创作都见证了他是如何瓦解中西方艺术中固有的图式和秩序,并建立自己的视觉语言体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早期的教育使他在语言方式上倾向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回国之后他又系统地溯源、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最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源流及其视觉传统在他的绘画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桃花春色》局部

  桃花自古便是中国文人情感寄托与文思灵感的源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似是繁花胜景的朦胧诗意,却又可引申为炙热艳丽的情色意趣。《桃花春色》作于2011年,作品构图饱满,色彩鲜明浓烈,单纯而又富于变化。画家巧妙地运用各种补色关系,令画面充满了强烈的对比与韵律感,而整体色调却极为统一,大面积的粉色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明媚春天的感受。鲜艳浓烈的色彩,浑厚粗犷的笔触和饱满的激情给予桃花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黄宇兴 《幼树》

  2017 年作

  布面丙烯

  200 × 320 cm

  签名:Huang Yuxing 2017

  RMB 700,000 - 1,200,000

  《幼树》是黄宇兴以“树丛”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之作。全幅以封闭院落中一排生长中的幼树为主题,它们与背景中院墙外的树丛层叠、呼应。细看之下,每棵树都如同一个倒栽于土壤中的生命体,身体则如同结晶,在层层叠加、蔓延的色彩与线条中,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不安与悸动。黄宇兴的“树丛”系列自2010年前后开始,平行于“河流”“宝藏”等几个主题,之后又相互交汇融合。从创作观念来看,“树丛”是关乎“成长”的命题,与关乎时间的“河流”不同,它是纵向的,带有更多的个人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受,但这种对于心灵深处之生命潜流的敏锐洞察与表现,却是贯穿了黄宇兴迄今为止的整个创作生涯。

  北京保利2019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11月29日至各专场拍卖前一日

  预展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

  拍卖时间:12月01日 - 12月05日

  拍卖地点:北京四季酒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