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广东崇正秋拍:美的“重量” 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精选

时间:2019-11-11 18:23:58  来源:雅昌艺术网

1948 年李青萍与宋庆龄秘书沈惠芙合影

  崇正2019秋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

  (图录号:1361-1480)

  拍卖时间:2019年11月28日上午10:30

  拍卖地点:广州市东方宾馆会展中心B厅

20 世纪 40 年代,李青萍与友人在画展前留影

  湖北荆州人。1931年考入武昌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由武昌美专校长唐义精推荐到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学习。1935年新华艺专毕业,留上海闸北安徽中学任教。1937年在新华艺专研究生班攻读西画。1939年参与刘海粟、勒贝尔、司徒乔、杨曼生在麻六甲、槟城、暗邦举办的联合巡迴画展。1941年受“南洋华侨总会”委托,接待应陈嘉庚之邀来南洋讲学的徐悲鸿,协助徐悲鸿筹办画展。同年,《南洋商报》出版由徐悲鸿作序、题写书名的《青萍画集》。1943年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及日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成为享誉画坛的西方现代派画家。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为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在荆州举办个人画展。历任马来西亚吉隆坡坤城女子中学艺术部主任、人民美术出版社、湖北江陵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湖北江陵县福利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李青萍

  红枫?秋鹿

  一九九O年作

  木板油画

  79×38cm

  说明:2019年8月18日经作者家属确认为真迹,并附证书一份。

  LI QINGPING

  1911-2004

  Red Maple & Autumn Deer

  1990

  Oil on board

  31 1/8×15 in.

  李青萍在我国油画史上成名极早,曾被徐悲鸿赞为“新派女画家”,刘海粟在观其展览后发表感言:“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一代宗师齐白石观其画并题字曰:“李青萍小姐无女儿气”。其于上世纪40年代在日本举行巡回展,更被东瀛友人冠以“中国画坛一娇娜”的美誉。而之后在她身上接二连三发生的诸多不幸遭遇,更为她的艺术生涯平添了传奇色彩。虽然经历了众多磨难,李青萍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不死的画心活了下来,在1982年获得平反后,被压抑了三十多年的情感终于如火山般喷发出来,进入其创作生涯的高峰期,并多次举办画展,重新唤起了世人对这位传奇女画家的青睐。1997年苏富比台北在秋拍图录中用了较多篇幅,专门介绍了这位险被遗忘的中国油画先驱。

  此件《红枫?秋鹿》创作于九十年代初,是李青萍的精蕴之作,也是创作的重要转折时期,到了90年代初期,李青萍的创作主流开始以抽象的泼彩绘画为主。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作品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的,李青萍的早期作品,即使是巴掌大的厚纸、布头也要用来作画,作品仍然耐人寻味,但是深陷囹圄早期作品早已遗失。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李青萍拥有了自己多年不敢想的画室,并有了购买绘画用具的资金,她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光明正大、痛快淋漓地作画了。如今从《红枫?秋鹿》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追求艺术的热烈情感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精神,李青萍是融合东西、自成体系的艺术家,她没有东西方的绘画系统的理论阐述,但是追求的艺术目标却是清晰明确,李青萍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的家学渊源而且接受了西洋绘画的系统教育。她的作品类型既有抽象的,又有具象的,特别是她许多作品很难用抽象与具象来分类,这正构成了李青萍绘画艺术的最大特点创新与探索。

  画面中强烈的红、黄、蓝、绿的色彩对比,笔触强悍恣意。粗涩斑驳的肌理下翻涌着心灵的震荡、精神的张力和生命的冲动,是意象的再度分离与整合,是灵魂的再度提炼和升华。枫的颜色浓烈自信,鹿的灵动自如,领略着岁月的磨砺,寒霜的敲击,饱经生命的惊涛骇浪,从容如磐。如团团燃烧的火焰,凝聚着激情。

  苏天赐 SU TIANCI

  广东省阳江人。自幼喜欢画画,1937年考入广东省立两阳中学,参加县立民众教育馆组织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43年5月,考进重庆国立艺专,师从林风眠教授。1945年10月,国立杭州艺专在西湖原址复学,进入林风眠画室学习。1946年毕业并任教广东省立艺专,1948年受聘为国立艺专林风眠画室助教。1951年,执教山东大学艺术系,1952年院系调整,任教华东艺专,1958年执教南京艺术学院,曾任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油画学会顾问。苏天赐先生一生致力于油画教学、创作与研究。上世纪40年代苏天赐就开始了中国油画的探索创新之路。创作了《蒂娜》、《四十年代的林风眠先生像》、《蓝衣女像》等,更画出了被当今画坛誉为“实现了油画语言从西方体系向中国表达方式的基本转换”的《黑衣女像》。建国后在艺术上,他努力把对艺术真谛的追求与革命的现实要求作巧妙的结合,创作出了《黑媛》、《节日试新衣》、《苏北姑娘》、《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秋熟》、《书记送饭》等一大批同样可以载入中国现当代美术史册的佳作。

  - 此幅请横屏浏览 -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苏天赐

  冬日雪景

  一九九三年作

  布面油画

  50×65cm

  签名:苏 1993.1.

  背面签名:索非 马和顺同志存正 苏天赐 一九九三年春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

  作品附来源说明一封

  SU TIANCI

  1922-2006

  Winter Scenery Of Snow

  1993

  Oil on canvas

  19 5/8×25 5/8 in.

  早在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就在《留欧中国美术展览会序言》中说:“民族之文化,能常有所贡献于世界者必具有两条件:第一,以固有文化为基础;第二,能吸收他民族之文化以为滋养。”林风眠先生艺术思想之核心,即所谓“中西调和”的精神实质,盖在于此。而这恰是苏天赐先生穷毕生之力所追求的目标。

  苏天赐在创作实践中,大胆融会中国传统绘画的形神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油画表现风格。在林风眠画风的引导下,苏天赐一生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写意精神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从而创造出富于含蓄诗意的东方意境。他的作品注重整体构图的视觉性,讲究运用酣畅淋漓的线条和明快而富有变化的色调,表现出“东方的意趣与西方的实感”及“西方的缤纷和东方的空灵”结合的特质。

  苏天赐作为林风眠的艺术传人,并不囿于老师已有的艺术成就,而是通过自己长期的艺术探索不断有所创新。苏天赐以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身份拓展西方油画语言的表现力,创造了典型的既有中国民族文化特征又不失油画语言品性的油画艺术,这种贡献与影响在世界美术史上是不可忽略的。如果说林风眠是在水墨领域,在以西方绘画拓展了中国水墨的表现力,创造了一个艺术高峰,那么他的学生吴冠中、苏天赐则是在油画领域,以中国传统绘画拓展西方油画的表现力,创造了中国民族油画另外两座高峰。其追求的中国气韵的油画表现风格对中国油画发展及中国美术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整体造型的结构美,酣畅淋漓的线条,简洁明快而富有变化的色彩,共同赋予画面以中国文化中诗意的神韵,形成苏天赐独具特色的清新自然的绘画风格。他的风景油画取材真实的自然景观,抒发对自然的感怀,油画语言清新、色彩明快、缤纷空灵,表现出浓郁的东方意韵和中国的民族的审美情调,洋溢着诗的韵律。

  这幅《冬日雪景》是苏天赐创作中的优秀经典作品。画面中一片苍茫白雪,锋利的线条勾勒出冬天带着“风骨”的树枝。远处山丘和树林中雪雾的氤氲效果,让空气变得纯净、湿润,用红、黄、蓝、褐点缀的两个行人向村庄走去,似游子归家。画家正是以这种“东方的意趣,西方的实感;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去演绎这充满生命情调的大自然,虽是冬日雪景,却充满丝丝暖意。

  李宗津 LI ZONGJIN

  江苏常州人。油画家及美术教育家。1934年就读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开始学习油画。指导教师为颜文樑、李毅士、吕斯百、戴秉心等先生。1937年毕业,师从叔父李毅士、颜文梁、吕斯百等中国第一代油画家。1940年受聘于贵阳私立清华中学任教。1946年至1947年,得徐悲鸿赏识,聘为北平国立艺专讲师,1947年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0年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工作。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创作油画作品《强夺泸定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以恢宏的构图,有力的笔触成为当时战争主题创作的典范。195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李宗津

  晚霞

  一九六四年作

  纸本油画

  26×38cm

  出版:《凝固的激情李宗津》p263,广东人民出版社。

  LI ZONGJIN

  1916-1977

  Sunset Glow

  1964

  Oil on paper

  10 1/4×15 in.

  《晚霞》作品虽尺幅不大但是用笔劲道,色彩绚丽大气,注重明暗对比,结构形态突出体块特征。从画面上看来采用了三段式构图法则,近景的房屋,中景的山林小丘,远景的夕阳晚霞,循序渐进的将观众的视觉带入到平衡的韵律中来。使得画面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把人带入宁静安详的乡村美景之中。

  余本 YU BEN

  广东台山人。历任广东画院副院长,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委员。1928年考入加拿大盛尼美术学校。1931年毕业于多伦多省立安德里奥艺术学院。1935年回到香港,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56年归国,从事艺术创作,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及黑龙江厅绘画大型油画作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香港文化中心艺术馆收藏。出版三本余本个人画册。作品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广州、香港及菲律宾等地展出。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余本

  向日葵

  布面油画

  48×40.5cm

  签名:YEE BON 余本

  YU BEN

  1905-1995

  Sunflower

  Oil on canvas

  18 7/8×16 in.

  《向日葵》中,背景衬以红黑对比色,使得画面整体层次更加丰富。冷暖对比关系浓烈而含蓄,饱和而妍丽,相互呼应着向日葵明快亮丽的层次、立体感。作者以纯熟的技法将姿态各异的花朵定格在最美的一瞬间,衬着对比色调的背景和桌面,散发出诗意般的闲情逸致。

  王肇民 WANG ZHAOMIN

  安徽萧县人。1929年考取国立杭州艺专。著名水彩画家、美术教育家,兼擅油画、国画、诗词等。受业于李苦禅、蔡威民、方干民诸位先生。1951年经崔巍介绍调入中南文艺学院为讲师,1953年为中南美专讲师,1958年随校南迁广州,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87年离休后为广东画院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水彩画会顾问,又被广州美术学院加聘为终身教授。2002年获教育部“德艺双馨”荣誉称号。主要水彩画作品有《长江大桥钻探船》《杜鹃花》《睡莲》等。有《王肇民水彩画选辑》《画语拾零》《王肇民水彩作品集》《王肇民诗草》等出版。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王肇民

  上海黄浦公园

  一九八〇年作

  纸本水彩

  53×38cm

  签名:肇民

  出版:《百年肇民》p124,广东教育出版社。

  WANG ZHAOMIN

  1908-2003

  Huangpu Garden Of Shanghai

  1980

  Paper watercolor

  20 7/8×15 in.

  王肇民水彩作品色彩浓重犹如油画,这又构成了油画感与水彩性的矛盾。事实上,只要近而察之,那貌似油画的作品依然是地道的水彩,透明的水彩,运笔酣畅的水彩。这正是王肇民特有的色彩浓度和造型力度。他的作品色彩单纯却不失丰富,结构平面化却不失纵深,形体抽象为块面却不失生动。他在固有色和条件色之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色彩系统。利用固有色使色彩单纯、响亮、痛快,利用条件色使色彩丰富、圆通、耐看。协调固有色与条件色,是王肇民的又一大贡献。水彩笔触讲求自由轻放,而王肇民却能化轻薄为厚重,舍脏乱重叠,厚重浑朴。

  《上海黄浦公园》一画取景随意,构图明朗,造型浑厚,水色淋漓。从画面中看来矗立了一座别有风味的上海建筑,树木老干如铁,嫩枝如丝,极得刚柔结合之妙。丛林花卉却是红绿相称,显物色光华,层次立体。生动有致的行人,便疏落点缀着。洋溢出渐入秋境之意。色彩也日臻完美与纯属,达到超凡的淡雅和出奇的浓厚。

  - 此幅请横屏浏览 -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王肇民

  苹果花瓶

  一九八四年作

  纸本水彩

  38×53cm

  钤印:王肇民

  出版:《百年肇民》p50,广东教育出版社。

  WANG ZHAOMIN

  1908-2003

  Apples And Vase

  1984

  Paper watercolor

  15×20 7/8 in.

  王肇民超乎所有人画出了独有的一种庄正大度,坚实有力和厚重浑朴,在单纯明确的画面结构中,蕴蓄着一种迫人眉睫的张力。他创造了一种格调很高、品位很纯的风格图式,从而在水彩画中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规范。可以肯定地说,他和他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水彩画最高成就的标志。——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徐坚白 XU JIANBAI

  浙江杭州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在南京市立第二女子中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肯塔基纳柴累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学习。1949年回国,途经香港时参加人间画会,同年8月到达广东东江解放区,在部队从事宣传工作。1950年以来,先后在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任教。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广东分会理事。197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徐坚白早年攻读于国立艺专,作为林风眠的入室弟子,她与赵无极、苏天赐等多位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画家一样,受到林风眠艺术理念的深刻影响。1947年,徐坚白赴美国深造,先后在肯塔基柴纳比斯和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更为广泛地接触了欧洲的艺术传统和当代的艺术变革,她的眼界逐渐开阔,造诣更加深厚。

  - 此幅请横屏浏览 -

  广东崇正2019秋拍拍品

  徐坚白

  东山岛灯塔

  布面油画

  32×67cm

  签名:JB

  XU JIANBAI

  1925-2017

  Lighthouse Of Dongshan Island

  Oil on canvas

  12 5/8×26 3/8 in.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