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 13:02:06 来源:新浪收藏
馨悟堂主是与王松龄、李安深、吴筹中等同时代、同辈份的资深钱币收藏家。其收藏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延续到文革前夕。解放初期至五十年代末是他的收藏高峰期,也是其纸币品种入藏最丰富的时期。据家属追忆,馨悟堂主为人正直、严谨,虽然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蒐集、整理和研究,所藏纸币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为收藏界少有,但由于个性低调,处事内敛,所以,其收藏面貌几乎不为外人所知。
2009年,本公司推出的《馨悟堂藏中国纸币》专拍,虽是全部收藏之一隅,但精品如林,拍卖时人气爆棚,颇为轰动,不少品种的成交价,今天看来仍然不菲。时隔十年,《馨悟堂集藏》再次以专题形式现身本年度秋拍,出品囊括清代北京地区钱庄票、四大行、省银行、商业银行、解放区纸币,甚至各类地方政府或商号发行的临时流通券,代价券等,共五百件,内中珍稀票品不胜枚数,多枚为首次公开面世。与此同时,其他传统集钞各个板块亦不乏精品,令纸币收藏爱好者不虚此行。
Lot 1067
民国十二年广西善饷押交易券伍角
来源:馨悟堂旧藏
饷押,即公开以实物抵押放款的典当生意,俗称当铺。清代至民国时期,广西地区的典当业非常发达,因为要向政府纳税,报效军饷,所以当地称之为饷押。善饷押为当铺名。饷押一般开设于较大的城镇,大多采取合股方式,由几户或更多富户集资合办,投资较小的小押则属于个体性质。饷押的业务既针对城镇居民,也向农民发放贷款。资金雄厚的饷押甚至发行纸钞或小额钱票,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有关广西典当业发行钱票的文献资料目前尚未发现,此枚由当铺——善饷押发行的伍角面额交易券,堪称最佳实物史料,存世极罕。
Lot 1069
民国十六年湖南省金库现洋券伍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此券正面加盖“此库券准完纳田赋及不动产登记税”字样,背盖“湖南财政厅印”,从其发行年份来看,应为唐生智将军主政时期的产物。彼时湖南连年战乱,军需开支浩繁,历任主政者不外滥发纸钞垫补军费,以致湘钞贬值严重,信誉崩溃,金融业无法正常运营,湖南银行等官办或官商合办银行大多破产。或许正因如此,省政府只能以省金库名义发行金库现洋券,以维持市面。至于其发行目的,是否还与北伐军饷用途相关?目前尚无确切资料,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考证。
目前为止,湖南省金库现洋券仅见有壹圆面额券零星出现,伍圆券为首次发现,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录均无收录,公开拍卖尚属首次,属省行纸币珍罕品种。
Lot 1106
民国五年河南豫泉官银钱局银元券壹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此券正中加盖“河南督军省长验讫”章,左侧押“河南临时军需处”骑缝章,背依次盖“河南临时军需处图记”以及“由县兑现解库”长方形章,属罕见军事用券,《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列珍罕度三星级,且色彩饱满,品相几近全新,殊为难得。
Lot 1154
民国二十年裕通银行“自流井”地名大洋券拾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裕通银行成立于1927年春,主要业务是管理四川二十四军刘文辉部税款和拨付军饷,总行位于成都,分行设于重庆、自贡、乐山、宜宾、自流井、雅安、泸州等处。1931年,裕通银行发行壹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四种面额大洋券,共约15万元,主图案为成都望江楼,背印三峡风光图,所盖地名有成都、崇庆、泸县、自流井、叙府等,流通甚广。次年冬,刘文辉与刘湘为争霸四川开战,史称“二刘大战”,刘文辉战败,退至西康雅安地区,裕通银行随即停业。该行所发行的纸币,绝大部分在停业前已被回收,存世十分少见,加盖“自流井”地名券尤为难得,《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列珍罕度三星级。
Lot 1155
民国二十一年四川汉通银号通用银元券绥定壹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民国时期,仅四川东北地区发行的各类纸币就达五十余种,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全川少有。当时川省战事频发,社会动荡,各式各样的钞券旋发旋废,仅极少数幸存至今,此枚汉通银号银元券即其中之一。
1932年,四川军阀刘存厚于达县县城荷叶街成立汉通银号,钞票由重庆肇明橡皮印刷公司承印,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三种,共印30万元。次年10月,红军长征攻克达县,刘存厚落荒而逃,汉通银号夭折,所印银元券尚未发行即变废纸,存世仅发现此一枚,国内各类纸币文献目录均未见记载,首次付诸于公开拍卖,极为珍贵。
Lot 1163
民国十七年天府储蓄银行储蓄流通券壹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四川位于西南腹地,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美誉。此枚天府储蓄银行储蓄流通券,上方加盖“成都”地名,下方盖“成都天府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紫色椭圆形章,背印发行章程,并贴有长城图加盖“四川”印花税票壹分一枚。关于天府储蓄银行,目前未检索到任何背景资料,该行所发纸币,各类纸币文献目录均无记载,《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未载,公开拍卖首次出现,尚属孤例。
Lot 1166
民国三十七年四川涪陵县金圆辅币临时找补票壹角
来源:馨悟堂旧藏
Lot 1167
民国三十七年四川涪陵县金圆辅币临时找补票贰角
来源:馨悟堂旧藏
Lot 1168
民国三十八年四川涪陵县金圆辅币临时找补票伍角
来源:馨悟堂旧藏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派遣中央军以及湘军、滇军、川军、黔军等各路军阀,对红军进行全面围剿,军费需求随之巨增。国民政府中央财政入不敷出,军阀为各自筹集军费,竞相发行高额纸钞,以致市面大钞充斥,小钞奇缺,通货膨胀一日千里。为解决交易找补困难,维护经济正常运行,各地方县府、财政科、商会以及乡、镇等纷纷发行限本地流通的辅币券,以应市面急需。这些地方临时流通券或临时找补券,大多流通时间短暂,行用地区狭小,加之省政府多次下令查禁,留存于世所见寥寥。
涪陵县金圆辅币临时找补票,即为其中之一。涪陵县银行于1941年10月13日开始营业,行址设于涪陵县城。1948年12月,因当地金圆辅币供应不足,市面找零困难,该行遂发行金圆辅币临时找补票壹角、贰角二种,次年又增印伍角一种。票背皆印有使用注意事项,载明此票限本县境内流通,仅作找补之用,不得大量行使,俟中央金圆券辅币至县足敷周转时,即陆续收回,实物存世均十分少见。其中,伍角券目前各类相关文献目录均未收录,公开拍卖首次出现。
Lot 1169
民国三十七年四川资中县银行临时找补券壹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此枚单面印刷临时找补券,由崇文印刷局代印,票面注明“限本县通用”,并盖有财政科长、经理及监察印章。目前为止,同类找补券仅见一枚黑白图片,刊载于2015年《中国钱币大辞典》(民国编县乡纸币卷)第361页,实物仅发现此一枚,公开拍卖尚属首次。
Lot 1482
民国三十七年中州农民银行中州币陕南叁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Lot 1483
民国三十八年中州农民银行中州币陕南伍圆
来源:馨悟堂旧藏
1948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作出《关于发行中州农民银行钞票的决定》,确定中州币为中原解放区统一本位币。中州农民银行陕南支行成立于当年的8月中下旬,所印行的纸币,纸质粗糙,流通中极易磨损或褪色,难以保存。因此,所见中州币大多破损,图案模糊,或经修补、填色处理。以上陕南叁圆、伍圆券,均保存完整,原色饱满,图文清晰,品相令人惊艳。
Lot 1485
民国三十七年工商管理局皖西四专伍角
来源:馨悟堂旧藏
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建立了皖西解放区。当时,中原区流通的大多是中州币,皖西因远离中原战场,中州币未能普及,法币仍占据统治地位。为防止法币干扰当地经济,1948年10月,皖西区党委决定由皖西工商总局筹建印刷厂,印制皖西地方流通券。由于皖西四专区下辖庐江、三河、无为地区,交通不便,11月,经皖西区党委与工商管理总局研究同意,四专区单独发行“工商管理局皖西四专”流通券,定于1949年1月1日起,在皖西全境流通。
工商管理局皖西四专流通券,分民国三十七年与三十八年二版,流通均未及三个月,即于1949年3月以第一版人民币或等值物资兑换回收,留存极罕。三十七年版票券实物,迄今,包括此枚在内仅发现二枚,另枚五五成品相者,亦由本公司于2018年秋季拍出。此枚正背图文清晰,原色鲜艳,品相可达八五成新,极其难得。
Lot 1551
民国元年李鸿章像大清银行兑换券加盖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上海地名拾圆(PMG 15)
中国银行于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同年2月5日正式开业。其在1905年清政府建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基础上改组而成,行使中央银行职责,负责整顿币制、整理国库、发行货币。因此,中国银行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民国成立之初,大清银行停业,新钞造印不及,中国银行暂以回收之李鸿章像大清银行兑换券加盖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发行使用,以应市面流通之需。未久即被新印就的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所取代,回收彻底,故流传甚少。
时至今日,图文清晰、未经修补、保存完整的李鸿章像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流通票寥若晨星,尤以上海地名拾圆券为甚。在2009年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历代纸币展”中,“民国元年大清银行兑换券改作中国银行兑换券上海拾圆”,被评选为该次展览最具历史价值的十张纸币之一。《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亦将此券的珍罕度列为四星级,足见其珍。
Lot 1652
光绪三十年中国通商银行上海通用银元票财神像伍元
光绪二十九年,市面出现光绪二十四年版中国通商银行伍圆、拾圆假票,致使发生挤兑,信誉下降。因此,通商银行回收销毁旧钞,并于1904年委托英国Enoraved by Barclay & Fry Limited公司印制新钞,即光绪三十年版银元票。面额有伍元、拾元、伍拾元三种,上海地区发行使用,票面主景图为财神像。此后,中国通商银行所发行的纸币都以财神像为主图案。此枚即为第一版财神像银元票,印制精美,票面整洁,品种与品相均属难得。
Lot 1807
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伍佰圆“瞻德城”(PMG 64)
伍佰圆“瞻德城”是近来一版币拍场的宠儿,行情已与“蒙古包”难分伯仲。此币背印维文,于新疆地区行用。“瞻德城”流通票所见多数经修补,或色彩丢失,品相不佳。此枚边纸宽阔,原色饱满,品相出众。
Lot 1815
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伍仟圆“蒙古包”(PMG 35)
伍仟圆“蒙古包”流通票的稀少程度,仅次于壹万圆“牧马”,位列一版币第二名珍,票背印蒙文,于内蒙古地区行用。当时该地区除城市范围使用纸币之外,牧区民众仍旧习惯于以物易物,基本不使用纸币,因此发行数量较少。据记载,“蒙古包”总发行量在500万枚以内,退出流通时经多次回收,目前统计不超过百枚。此枚保存完整,票面整洁,品相已属难得。
Lot 1817
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PMG 25)
壹万圆“牧马”位居一版币六珍之首,素有“票王”之誉,近年来于拍场成交屡创新高。该币于内蒙古地区流通,发行量相对较少,同时因面值较大,退出流通时几乎全数收兑,迄今为止发现未逾百枚。此枚“牧马”保存完整,虽有小修,仍是一版币最稀缺、最珍贵的品种。
预展时间
古钱 金银锭
馨悟堂集藏暨纸币
机制币
11月16日 上午12:00至晚8:00
11月17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卖时间
古钱 金银锭
11月18日 下午2:00
馨悟堂集藏暨纸币
11月19日 上午9:30(Lot 1001~1197)
11月19日 下午1:30(Lot 1198~1855)
机制币
11月20日 上午9:30 下午1:30(本场拍卖无午休)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