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7-25 11:32:58 来源:收藏快报 翟海月/上海
钱慧安《观音图》
清末“海派”工笔人物画,除了已成天价的任伯年以外,还有几位名家,因其高超的艺术水准,吸引着诸多藏家的注意:一位是任熊,一位是钱慧安,还有一位是“清末三绝”的潘振镛。从他们的艺术水准、同行评价和历年拍卖行情,可以看出,专业的艺术投资与收藏,不仅需要时机,同样需要眼光。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西泠印社2011春拍会获价1.67亿元
潘振镛《月荫吹箫图》团扇,嘉泰十周年春拍会获价8.63万元
任熊《瑶宫秋扇图》,南京博物院藏
书画收藏,不仅仅在经济上是一种保值、升值的手段,也是文化上充分享受生活情趣、艺术熏陶的精神生活,而其核心的内在流通价值,则必须通过现代的艺术市场,才能予以外化和体现。
在今日书画市场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不少天价人物画作品的拍卖价格及投资回报率让人咋舌:《华祝三多图》是清朝末年海派工笔名家任伯年的目前已知的单件最大尺幅的,且最具有代表性风格的工笔人物绘画作品,这幅作品曾被学术界和收藏界戏称为“任伯年之王”。这幅《华祝三多图》,2011年由西泠印社成功拍卖,当时这幅画的成交价格是1.67亿元人民币,其涨幅之高使收藏界无不惊叹。
1997年,任伯年这幅《华祝三多图》作为海上收藏大家钱镜塘旧藏,在拍卖会上闪亮登场,当时一下子吸引了很多重量级的中国艺术品藏家的热烈追捧。后来,经过一番激烈的追逐,被当时的一位台湾买家,以266万元人民币收入囊中,此价创下当时任伯年作品市场价最高纪录。而2005年,这位台湾藏家带着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再次来到拍场,最后成交价高达2800万元人民币,短短8年时间价格翻了10多倍。然而最有趣的是,2011年当藏家再推任伯年这件作品时,更是引来各路藏家火热竞价,最后该作以1.6675亿元人民币天价成交,轰动了当时的中西方艺术收藏界。
从题材上来说,任伯年《华祝三多图》是为当时的上海富商方仁高七十大寿特意精心创作的。所谓“三多”,即是指“多福、多子、多寿”。在传统习俗里,画家通常会以代表长寿的“寿桃”,或者其他供品代替,而大才子任伯年却能够蹊径独辟,选用了普通人不太会留心的古代典故,把“寿星”比作中国上古时代的帝王尧。
任伯年,是我国清末杰出的花鸟、人物画家,又是清末“海上画派”的领军人物。虽然任伯年的艺术成就在同时代人中属于技艺高超,但其目前的市场价位也实在是有点高不可攀。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却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任伯年字画价格的涨幅却明显落后于同时代的张大千、齐白石和徐悲鸿等人。
以任伯年所属的时代和地域,有学者将其归类于清末至民国“海上画派”(海上画坛),又称“海派”。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自清末开始,在“海上画派”,粉墨登场的艺术家中,浙江籍贯的画家,大约占总海派画家总人数的六至七成。比如,任伯年、钱慧安和潘振镛,就都是浙江人。
有学者归纳“海派艺术”的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1.很多“海派”的艺术风格和浙江及上海当地的风土人情密切相关,比如画如其人,鲜明有个性——或者是表现为画家下笔多浓墨、色彩苍劲而富丽堂皇。一般而言,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画家,“海派”画家们的作品,往往具有比较清晰可感的强烈视觉冲击力。
如钱慧安,作为清末民国海派工笔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用笔用墨,丰富多变,虚实相间,浓淡相生。虽不能用冰清玉洁来形容,但也算生动传神、别样风情。
和前文所述的“天价”任伯年相比,钱慧安的真正价值,目前仍有待发掘。
2.“海派画家”的性格普遍而言外柔内刚,且善于灵活应变,而不至于陷于僵化。因此,海派画家大都具有勇于兼收并蓄、继承并发展的勇气,因此开创了清末民国海派画家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并保证了海派艺术发展之树的万古长青。
任熊也是清末著名工笔人物仕女画家,也是早期“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许多“海派”画家一样,也是个绘画全才:花卉、翎毛、走兽、虫鱼、山水、人物,任熊没有不拿手的。
任熊的人物画,对于人物的衣纹的描写勾画,向来十分的精彩绝伦,中国传统的铁画银钩,很见画家的内在功力和艺术修养。特别是任熊的一些临摹陈老莲的作品,简直是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且相当的传神。
任熊的书画作品,一直都是全国各大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品,因此流入市场的并不多见,价格也并无太多炒作。1986年,在香港拍卖的任熊《十万图册》是42000港元,而在第二年3月,拍卖的任熊的一幅扇面,就达到18万港元的“天价”。
1991年拍卖的任熊工笔人物立轴《春风及第之图》也达到11万港元的高价。不管在那个时候,还是在现在看来,任熊的工笔人物画的价格在“海上四任”(任熊、弟任薰,儿子任预、侄任颐)中是比较高的,仅次于大名鼎鼎的任伯年(任颐)。
从各大拍行成交数据来看,任熊作品价格受任伯年风头正劲影响较大,成交价一般都能较估价明显高升。
3.上升到整个中国文人士大夫文化的精神追求的层面上,“海派”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最能体现浙沪文人的传统文人的气节、抱负与高雅情趣。除了先前谈到的接地气的老百姓较能接受的“栩栩如生”的风格之外,一种高雅的淡泊的文人风格,也在“海派”工笔人物艺术中独树一帜。清末民国海派工笔人物同为九大名家中的一对师徒:潘振镛(潘雅声)和沈燧,便是“风雅海派”的典型。
2003年潘振镛的《汉宫春晓通景》在中国嘉德拍卖成交26.12万元。2004年潘振镛的工笔人物精品《仿各家人物》四屏在中贸圣佳以56.3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而在2005年,潘振镛的工笔仕女作品价格则增幅更加惊人,其中《仕女》四屏在中国嘉德以156.2万元成交。2016年春拍,潘振镛工笔仕女画《花神图》则以236万元价格成交,虽然这个价格较之前的价格已然上升不少,但仍有部分作品目前仍然在可以收藏投资的合理价格区间之内。
艺术品投资既需要雄厚资金实力,也需要艺术文化修养,然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时机的把握。“海派”作为清末民国时期的重要画派,在花鸟画领域有已贵为天价的任伯年、吴昌硕,也有尚未步入上升通道的工笔人物画“三杰”。但是真正的实力是谁也夺不走的,是金子总有闪光的那一天。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