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6-12 18:32:31 来源:雅昌艺术网
恽寿平《花卉册》(八开) 设色纸本 26×34cm×8
[北京保利]百代标程——从宋人至金农
2019年6月3日晚,北京保利2019年春拍“百代标程——从宋人至金农”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7件精品上拍,其中,庞莱臣定为“虚斋至精之品”的恽寿平《花卉册》(八开)以咨询形式上拍,5800万元起拍,650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7475万元成交,成恽寿平最贵花卉册,目前位居恽寿平个人拍卖纪录第二名。
作为本册较早的鉴藏者,高士奇对此册喜爱之情跃然纸上,题跋道:“画花卉者易于板滞,恽正叔(寿平)深得宋人写生之旨,下笔辄有异趣,此册尤其生平得意作也。每于读书困倦时,倚隐囊展观,如步疏篱野径一回”,评议兼顾,且有生活实感,如与友对谈,言语出自肺腑。恽寿平此册画法高超绝妙,细品读本册每开自题诗句,亦能照见其心性品格,学养志向。
有专家学者认为:“恽寿平没骨花的根本特点在于能以元人幽淡、逸宕、秀雅之笔来作宋院体工整、典丽之画,以其典型文人画家的素养、气质和审美理想融合、变革了院体花鸟画的拘谨、刻板、纤巧和过于绮艳华靡的特点”,而更为深层的意义在于,“其实,只要稍一深入品味,就会感觉到,恽寿平的花卉画,其色彩韵味是清丽冷艳,整个情调是在秀丽、明艳、洁净和淡雅之中蕴含着一种凄凉和哀伤。”
1678年,恽寿平的父亲恽日初病逝。恽寿平10岁就随其父辗转于浙江、福建、广东,随义军对抗清军,九死一生,散而复聚,对于父亲的去世,其内心的悲痛是难以言喻的,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是,恽寿平一直挂念但未能参加好友吴鉏在1677年的起义于1679年失败,吴鉏呕血而死。毋庸置疑,这对于从小就视反清复明为大业的恽寿平来说,这个打击是巨大而沉重的。恽寿平一直燃烧于内心的反清之火在此时或应熄灭殆尽。1680年夏历六月,卧于病榻的王时敏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了他的忘年之交——恽寿平,这两位相差四十余岁,平日往来书信不断,亦师亦友的知交,此前从未碰面。为偿夙愿,恽寿平与王翚相约同赴太仓拜谒王时敏,怎料王时敏已是病危弥留。此时此景,两人的相见自是感慨万千、衷肠互诉,一见如故,竟是诀别。数日后,王时敏驾鹤西去,恽寿平悲痛欲绝,此种伤感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八月中秋,恽寿平作《恽南田哭王奉常》诗二十四首以表纪念,有句曰:“只眼乾坤遗老尽,从今东海竟无人”。 在连续的两年之内,至爱之亲的离世、家国理想的破灭、忘年知己的仙去,都让艺术家的心绪很难平复,反映在这套册页之内,凄美、冷艳的画面与描写归隐避世的诗句融合,情绪的悲观和失落,很可能是这套册页画了两月有余的一个原因。
这件恽寿平《花卉册》共八开,分别绘白牡丹、红杏花、蝴蝶花、紫薇、雁来红与野菊、双色菊花、竹石、天竺腊梅。
第一开“临文徵仲白牡丹”。题为“瑶台婵娟”。此图恽寿平题赞文征明所绘白牡丹之丰姿绰约,如瑶台美女,冰清玉洁,落落大方之态,更像是自况,写内心之向往。牡丹花头多以干墨勾皴,复以重墨点蕊,茎叶也用淡墨,从而整体凸显出洁净、典雅,几片用淡墨扫出的叶子,双勾留白透出的几许潇洒和自信,从容不迫。
第二开写杏花。恽寿平画桃花常有,画杏花则较为罕见。此或为恽寿平画杏花之始。此页杏花用色颇见恽寿平手段之高明,其色彩变化丰富且层次过度自然和谐;花开俯仰向背、左右顾盼,姿态各异。干笔淡墨勾皴枝干,收笔处见精神。题为“唐六如旧本”。
第三开画蝴蝶花。花开两朵,绽放者如紫蝶展翅,且揖让得法;初开者如紫蝶收翅,花瓣瓣尖攒聚有度,前后掩映。蝴蝶花宽大的叶子、细挺之茎秆,如拈花佛手般舞动,令人心生敬仰。
第四开画紫薇折枝二种。此页画两色紫薇化碎为整,后以重色提点位置关系,平中见奇,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果。
第五开画雁来红与野菊。此页精彩处在雁来红叶子的画法和用色。
第六开画菊花。恽寿平画菊花是其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本作题诗中“玉峰山下”、“玉峰东海园池”是指昆山徐乾学之园林,“玉峰雅集”即言徐乾学。恽寿平与毗陵唐氏一家唐宇昭父子兄弟、王翚等皆为玉峰雅集之常客。
第七开写竹石。题“青凤梳翎。庚申长至,恽寿平摹唐解元。”,此作写风竹,竹叶飘洒,与凤凰梳理羽毛之状,颇为相似。
第八开画天竺腊梅。题为“凌寒二友”。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1687年所作《花卉册》,所画天竺腊梅,题为“寒檐二友图”,言“枝枝都是岁寒心”,可知其意。此页天竺之珊瑚珠流光溢彩之热烈与腊梅花之嫩黄新蕊之冷艳形成对比,雅艳绝俗。又题“晚香依翠袖,浓艳含珠胎。不知青帝力,雪谷破寒开”,似有壮志能酬之感。
这件《花卉册》作于1680年,与作于同一年的恽寿平画作有上海博物馆所藏《双凤图》扇页、《菊花图》扇页,吉林省博物院藏《菊花图》扇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艳雪微歌》扇页,其画法、款识、钤印等等与本作有较强的一致性,可资比较。另外,此册流传有绪,其间藏家转递,多为艺术史鉴藏名家。此册先由高士奇鉴藏,因其位高权重,故得世间名迹佳作甚多,此册恽寿平作于1680年,二十三年后(1703),高士其即得此册,叹赏有加,欣然题跋。后转至干嘉时期藏家陈淮,道咸时伍元蕙、潘仕成、杨庆麟、邵松年,后归民国大藏家庞莱臣、王南屏。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