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4-4 9:53:40 来源:西泠拍卖
西泠网拍·四月大拍
预展/4月28日-5月3日
拍卖/5月3日-5月7日
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
相,乃形相或状态之意,相对于性质等而言,指诸法之形象状态。
法有法相,风有动相,地有坚相,火有热相等等。真如自体虽能显现、开发、体悟,然凡夫肉眼不可见,亦谓之相。
故造像,以肖像、雕塑等工艺制造可见形体,以述法界众生相。
《佛说造像度量经》开篇言:
“世尊,因为母说法,将升忉利天土时也。尔时贤者舍利弗,向佛敬礼而作是言:“世尊不住斯间,若有善人不胜怀慕,思睹世尊,愿造容像者,则其法如何为之? ”
佛言:“善哉舍利弗!我今暂升天土,未旋斯间,或示无余涅槃之后,若有善人,思睹瞻仰,及为自他利益作福田故,愿造容像者,则须遵准量度法为之。”
然《金刚经》又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既以造像怀礼瞻仰,又欲离诸相而生无所住心,乃是何意?
龙树法师在“观四谛品”里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一:世俗谛即俗谛;二:第一义谛即真谛、胜义谛。”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些都是本性自足的,然于妄想执着中随境所转,颠倒迷离,掩盖了真如本性的灵光。
为使得这荧荧之光重以显现,佛陀广开方便之门,视人根性不同而“当机”说法,接引众生,一如孔子因材施教。
俗谛为迷情所见世间法,因因缘和合而相对存在的世间之理。而真谛讲一切法是梦幻泡影,皆由心现,此心非肉心,而为道心。
二者紧密相和,不可分割,倘若舍俗,易落于虚空;舍真取俗,则入于窠臼。唯二谛圆融,证空证有,证空即有,有即空,非空非有,实生不住之心。
本来具足 何期自性
造像、供养佛像,意在见到佛像就提醒自己,皈依自性佛,觉而不迷。这是一种方便,是俗谛。
大众口中常念,“阿弥陀佛”,却不知其为何意。“阿”即“无”,“弥陀”即“无量”,“佛”之一字,有体、有用,本体义为“智慧”,作用义为“觉悟”。
“据说极乐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莲台,共分九品,诸佛菩萨来接引,同时伴随九品手印。
两手相叠,掌心向上,拇指和食指相连,此为上生上品印,这是阿弥陀佛坐相最常见的手印,又称为弥陀定印。
这是九品手印中级别最高的手印,能使狂乱的一切妄念全都止息。
阿弥陀佛,即为无量智慧、觉悟。这个无量,也是自己的自性,也称真如本性。
每一尊佛代表着性德的一部分,但是,每一个部分都是究竟圆满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切诸佛是代表众生性德,代表“本性”,六祖说:“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因此,供养佛像,并不在于拜这一尊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的形体,因我礼汝,而汝有灵。我虔心拜见佛之性德,如见己之性德。人佛相交,两得相见。
于是能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觉悟而得无量智慧。一时,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敬请关注
西泠网拍 ·四月大拍
▼
▲
十六世纪 · 木胎漆金阿弥陀佛坐像
高:98cm
说明:此像采用了“寄木造”技术,即分块雕刻制作,然后通过粘合拼接组装而成。因其高超的雕刻和粘合技术,使整尊佛像通体形成光滑优雅的流线型。阿弥陀佛髮髻高隆,面相圆润,法相庄严。双耳垂肩,双目低垂,内嵌琉璃眼,神态慈悲安详。从眼眉、眼帘、鼻、唇、下颌处划分出明显的块面结构。身着袒胸露右臂袈裟,袈裟分出块面的衣纹,褶纹真实。双手结上品上生印,即两手的食指与拇指相触,呈金刚跏趺座安住在莲花法座之上。巨大的背光由花鬘环绕组成,火焰形边缘腾空而上,形成弧形尖顶。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