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始人陈叔亮旧藏中国书画现保利香港春拍

时间:2019-3-18 19:10:24  来源:雅昌艺术网

陈叔亮先生

  陈叔亮(1901-1991),名寿颐,浙江黄岩人,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此次春拍,保利香港书画部有幸为广大藏家呈现数件由陈叔亮先生珍藏或是画家绘赠与陈叔亮先生的书画作品,作品均是得自于家属,来源可追溯。郑板桥,《竹石图》;黄胄《放牧图》;吴冠中《江南春柳》三张作品时间跨度覆盖古代、近现代与当代,代表了先生的收藏眼光与品味。

  陈叔亮先生年少时,家乡民间艺术的自然陶冶及乡村私塾老先生王笠斋的点拨与教授,为他的艺术成长打下了深厚基础。日后,凭借良好的悟性和在绘画上的刻苦勤奋,他在自学成材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青年陈叔亮迅速接受新思想并积极投入时代洪流。“七七事变”发生,怀著追求真理、献身中华的满腔热情,陈叔亮决心投奔延安。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的8年当中,陈叔亮不仅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木刻作品,出版过《新美术运动及其它》论文集,并作了近千幅反映延安军民生活的速写,陈叔亮终其一生都在身体力行“首先是革命者,然后才是艺术家”的思想信条。

  不能不提及的还有陈叔亮对工艺美院学术资料的积累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在近三十年的学院领导工作中,他始终密切关注学院图书、书画、工艺美术实物资料的积累和收藏。为了充实学院图书馆和资料室,他在当时经济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有胆有识地率先开展收集积累,利用各种机会对流散于琉璃厂、荣宝斋等等民间的旧书画、工艺品进行精心鉴定,把其中具有文物、艺术价值的精品佳作收为学院藏品。

  高节志凌云 竹树带飞岚

  在清中期,扬州地区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崭新风格的画家群。以“扬州八怪”命名。他们多以山水、花鸟、人物、杂画无所不作,包罗万象,各胜擅长。画作多借物言志、各抒己见。郑板桥之名在“扬州八怪”这个群体中最为家喻户晓。八怪中的金农曾评其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近人邓拓说其:“它不止流行于当时,二百年来都一直很流行,历久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郑燮在书画艺术上,注重学习古人,从前代名家的作品之中汲取养分。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集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他一边读书一边习字。其诗书画日臻化境,笔笔入神。

  郑板桥其在绘画主张师法自然,创立自己的风格而不依傍旁人。他曾在所画梅花手卷上自题道:“铁干铜皮碧玉枝,庭前老树是吾师。画家门户终须立,不学元章与辅之。”郑板桥尤爱画竹,世人皆知。他取法徐渭、石涛笔意,主张“学一半,撇一半”。其将书法的用笔应用画中,表现竹叶的生动变化和兰叶的变幻多姿,多而不杂乱。

  郑板桥《竹石图》

  水墨纸本 立轴

  尺寸:92x128cm.

  来源:陈叔亮先生旧藏。

  此幅《竹石图》便是其晚年画意入境的代表佳作。画作是少见的横幅作品。画作绘峭岩墨竹,笔意纵情,随意挥毫,秀劲绝伦。竹叶用书法入味,一撇一捺间绘出竹叶的生动之感,竹节疏朗挺拔。山石看似随意勾划,却画出苍拙润泽之感。竹石用笔极简。干净利落,用笔气贯合一,丝毫没有懈怠之笔。整幅画作写出竹之神、品。画中又题字“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此句出自苏轼的散文《文与可画侉篔筜谷偃竹记》第二段。描绘苏轼与文同交往的一点一滴。板桥老人摘此句题于画中,想必也是想起苏轼与文同当年相交的情景有由感而发。崇尚文同的画竹技法,更加欣赏俩人之间“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精神交会。据家属口述。此作五十年代末购于北京荣宝斋,八十年代初由燕京书画社牵头,曾拿到日本展览,有画册出版。并于此时重新装裱。

  陈叔亮先生与家人在作品《竹石图》前合影,此画作曾悬挂于家中大厅

  值得一提的是,此幅作品曾经悬挂于陈叔亮先生家中大厅,作品现藏家为我们提供了先生及家人在作品前的合影,陈叔亮先生对该幅作品的倾心可见一斑,有著非凡的纪念意义。

  吴冠中《江南春柳》

  一九七八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尺寸:68.5x56cm

  陈叔亮先生与吴冠中先生合影

  今次春拍,保利香港拍卖书画部有幸徵集到陈叔亮先生海外家属友情提供的精品佳作两件。此幅《江南春柳》是吴冠中先生赠与书画收藏家陈叔亮先生的画作。1950年,吴冠中由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并于1964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彼时,陈叔亮先生调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党支部书记,二人因此结识。陈老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工艺美术学院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吴冠中对工艺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的陈老亦是敬重非常,更是视其为良师益友。由该幅作品的款识“叔亮老师教我。”便可以看出当时艺术领域中陈叔亮先生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吴冠中对陈老的敬佩与用心。

  该幅作品用墨十分柔和,运用浅绦与淡墨等传统技法烘托出春日的温婉柔和。而细观其树枝等细节的处理,老辣与遒劲的笔法十分考究,于视觉上增添了春日裡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近、中、远景中浓淡墨色的运用突出了画面的纵深感,再用寥寥几笔彩墨点出新叶,预示著勃勃生机,一幅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画面跃然纸上。

  黄胄《放牧图》

  一九七三年作

  设色纸本 镜心

  尺寸:43x67cm.

  此件放牧图完成于1973年,是黄胄绘赠予陈叔亮先生的作品。图中少数民族少女身著淡蓝色的民族服饰,脸上洋溢著笑意,身边几隻毛驴姿态可掬,生命情趣充溢其中。画面上乳燕高飞,春意朦胧。四头毛驴以淡墨和浓墨交相写出,恣肆的笔触与线条的复笔形成浓淡相济的画面,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趣味。放牧是边疆生活中所见的平常一幕,而通过黄胄的精妙画笔,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活热情和乐观精神的优秀彩墨作品。黄胄1973年到南海舰队採访与写生,对劳动者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感知,同时也表现出了黄胄独特的艺术语言:只有劳动者才是最美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