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10 14:02:49 来源:西泠拍卖
▲2018西泠秋拍
Lot 892
傅抱石(1904~1965) 蜀水巴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出版:1.《名家翰墨》45《傅抱石特集》P16、17,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1993年。
2.《傅抱石画集》P119,台北历史博物馆,1994年。
3.《20世纪中國畫壇の巨匠—傅抱石》,日本殼新聞社,1999年。
4.《中国名画家全集·傅抱石》P3,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1年。
5.《傅抱石年谱》P112,叶宗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名家翰墨—傅抱石》(金刚坡山水二)P110,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2004年。
7.《傅抱石大典》P141,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
8.《傅抱石全集(卷二)》P271,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
说明:罗时慧题跋。罗时慧为傅抱石夫人。
101.5×30cm
RMB: 3,500,000—5,000,000
蜀山巴水天下雄,金刚坡居旧梦中。石城枕伴潇潇雨,恍若当年闻松风。
四川蜀山巴水的壮丽、险阔是令人神往的,重庆金刚坡上的寓居生活宛如昨夜的一场旧梦。在石头城里,伴着潇潇的雨声入眠,仿佛回到从前,恍惚间嗅到了松风的味道。多年后,罗时慧在丈夫傅抱石的一幅画《蜀水巴山图》上这样写到。似乎一切都如此美好,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傅抱石夫人罗时慧题跋
时间放回到 1939 年,抗日战争时期,此时日军已攻陷南昌。三十六岁的傅抱石不得已率全家入蜀。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来到四川綦江。天不遂人愿,不足半岁的女儿此时不幸病死,可想而知,这件悲惨的往事曾经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伤痛。后来辗转流徙,几经艰辛才终于来到重庆西郊歌乐山金刚坡下的一间农舍寓居。
关于这段经历,傅抱石在 1945 年 6 月 26 日所作《乙酉五月十七日为时慧作》一画中回忆道 :“……战时一切,均极激荡,而我辈仍不废笔墨丹青,所居尽足避风雨,所衣皆丁丑(1937 年)前之遗,真如大痴家无担石之储也。幸时慧忍受向所不能忍者。益珊之前,戊寅(1938 年)秋于湖南安东旅次生一女,卒以入蜀途中殇于四川綦江,时正重庆遭敌狂炸之翌日。嗣后连得珊、璇二女,哺育之苦,时慧任之,余之感纫为荷也。”抗战八年,傅抱石一家人在四川也八年。
傅抱石全家在重庆金刚坡下“山斋”合影
《蜀水巴山图》罗时慧定为约在 1946 年上半年而作。可以想见,此画见证了傅抱石夫妇在抗日战争时期相携互助,勇猛精进的漂泊岁月。此情此景,对照其夫人罗时慧的画中题诗更让人恍然泪目。夫妇合璧玉成此画,一起为今天的观者解读了曾经那段既艰辛、又不无美好的黄金岁月。
从上得知,在如此艰辛的岁月里,傅抱石也坚持作画不辍。得到一块好墨,更是不禁狂喜。傅抱石在 1943 年 10月 5 日所作《山水》题识里写道 : “癸未(1943)九月初七日,临川张君季仁自泰和赠旧墨五方,邮至,亟涤砚一试,膏轻烟细,浑厚敛采,不禁狂喜……抗战中,笔墨彩色最是厄运,以墨在昔日,或非妙品,然今日奉之何啻百朋。”
据说,傅抱石作画从不用现成墨汁,每作必磨墨,可见其对作画工具的使用匠心。展读此画,近处几丛松树被云雾隔开,蜀道盘旋而上,两个担夫挑担而行。山势险峻,高耸入云。傅抱石以其独特的“抱石皴”大笔皴擦山石,笔触所至直抵人心,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刚毅磊落、痛快淋漓的笔墨品格昭然若揭,反映了此时傅抱石的艺术风格已趋成熟。
1947年傅抱石夫妇合影于南京傅厚岗寓中
有评论家认为傅抱石的画即以金刚坡时期为最佳。傅抱石也曾说 :“画山水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辜负了四川的山水。”傅抱石早年画画,以摹古为主,学王蒙、石涛一路。在留学日本期间,悉心攻研画论和东方美术史,在画风上锐意求变。借鉴日本著名画家横山大观、竹内栖凤、桥本关雪等人的作品,吸收其在人物造型、山水布局、色彩渲染等方面的优点。傅抱石有深厚的中国画传统功力,又能吸收东洋、西洋美术的优长,为我所用。直至到了金刚坡时期,巴山蜀水,大自然的氛围,融化在傅抱石的胸襟,落实在傅抱石的笔墨和纸张上,遂至傅抱石画风大变而成卓然大家。
而《蜀水巴山图》作为傅抱石成熟期的作品,不仅以其高超的绘画造诣感染读者。更因浓缩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夫妇的艰难与共,使得此画成为今天的观者能够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地认知傅抱石的艺术的桥梁,显得尤其难得与珍贵。
西泠印社二〇一八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
时间:12月12日 9:30 - 20:00(周三)
12月13日 9:30 - 20:00(周四)
12月14日 9:30 - 18:00(周五)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0号)
拍卖
时间:12月15日至12月17日(周六至周一)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