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稀世之宝宋拓石刻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3852.5万元成交

时间:2018-12-3 18:19:4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宋)薛尚功编 黄丕烈旧藏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宋拓石刻本 1箱6册附启功旧藏石印本1册 纸本 29.7×4.5 cm

  [中国嘉德]稀世之宝—黄丕烈旧藏宋拓石刻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被著名藏书家黄丕烈誉为“希世之宝”的宋拓石刻孤本,更是中国嘉德2018年秋拍古籍善本部重要的拍品。

  2018年11月21日,中国嘉德拍卖特别设立的稀世之宝-黄丕烈旧藏宋拓石刻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专场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早在预展前,中国嘉德拍卖就曾经邀请相关学术专家举行研讨会,后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古籍善本界的轰动。

落槌瞬间

  拍卖前的估价待询更是让这件重要标的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当日的拍卖中,现场以1600万元起拍,最终以335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3852.5万元成交。

  以下来自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古籍善本部总经理宋皓: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钱塘人薛尚功撰写的金石学著作。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六月,江州郡守林师说命人将书籍刻石二十四片置于江州公库,由此,便有了宋拓石刻本流传于世。因石刻拓本存世极为稀少,明代时《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宋拓本已不见于书目记载。鉴于此书石刻宋拓本之珍稀难得,黄丕烈在得到十二卷本时在卷尾珍重题跋:“此诚希世之宝,岂可以残帙忽视乎?”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七

  根据徐中舒、容庚几位前辈学者的严格考据、归纳整理,可以确定宋拓石刻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目前存世可见的仅有五种:嘉德秋拍本,即黄丕烈旧藏宋拓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六册十二卷本;社科院考古所图书馆藏卷十七残本;台北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藏卷十八残本,另有残纸十九叶;上海图书馆藏残本含残纸二十八叶。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十一

  如果能够将社科院考古所十七卷本和中研院图书馆十八卷本复合为一册,加上嘉德本的六册十二卷,那么这套宋刻宋拓孤本从第七卷至二十卷便是完整,仅缺卷一至卷六的三册。近百余年的学术谜案,也就此终于可以厘清。

黄丕烈题跋

  黄丕烈旧藏十二卷宋拓石刻孤本的身世极为传奇,自明以来先后归藏于明代罗氏、常熟归氏、陶珠琳五柳居、黄丕烈士礼居、汪士钟艺芸书舍、程文荣茹古楼。最终,在1860年烧毁茹古楼的江宁战火中,十二卷宋拓孤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失去了踪影,从此沉寂150余年。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十三

  1929年9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整理北京午门城楼的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时,在书架上发现了宋拓《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三叶残片,之后又购得十六叶。这十九叶残纸的内容,属于十三、十四两卷。史语所的徐中舒先生先后撰写了《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叶跋》、《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残本再跋》两篇跋文。史语所之后又将残纸和跋文集合起来,用珂罗版精印一百册传世,由此宋拓石本《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再次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