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嘉德秋拍浪漫主义的鸿篇巨制—傅抱石《蝶恋花》的诞生与演变

时间:2018-10-31 19:26:58  来源:雅昌艺术网

  中国嘉德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11月20日(星期二) 晚上 6:3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A厅

  傅抱石图解毛泽东《蝶恋花》

  激情澎湃,惨淡经营,

  诗画互映、图文相契,

  一部革命浪漫主义的鸿篇巨制,

  唯一流传于市场的《蝶恋花》诗意,

  稀少……

  弥足珍贵!

  撰文| 万新华( 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

  傅抱石(1904-1965) 蝶恋花 1958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67×84 cm

  钤印:抱石之作

  题识: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一九五八年八月,敬写毛主席词意。傅抱石。

  来源:香港拍卖会,1987年5月21日,第81号拍品。

  展览:“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莫斯科,1958年12月。

  著录:

  1.《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品目录》,第53 号,1958 年版。

  2.《中国画》,1959 年第三期,第20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年版。

  3.《傅抱石年谱》,第191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

  4.《傅抱石年谱》(增订本),第295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年版。

  5.《踪迹大化 傅抱石的艺术世界》,第274 页,北京画院、南京博物院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 年版。

  6.《阅读傅抱石》,第171-173 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 年版。

  出版:

  1.《中国画》,1959 年第1 期,封底,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 年版。

  2.《傅抱石画选》,图编76,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年版。

  3.《名家翰墨·第1 期》,第63 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0 年版。

  4.《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1973-1993》,第396 页,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1993 年版。

  5.《名家翰墨·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第84 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4 年版。

  6.《激情岁月:毛主席诗意·革命圣地作品专题展》,第125 页,关山月美术馆、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 年版。

  7.《傅抱石大典》,第218 页,古吴轩出版社,2004 年版。

  8.《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作品集》,第35 页,荣宝斋出版社,2010 年版。

  9.《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第558 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 年版。

  10.《傅抱石绘画研究(1949-1965)》,第266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年版。

  11.《傅抱石山水画艺术研究》, 第43 页,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年版。

  12.《阅读傅抱石》,第171 页,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 年版。

  出版物书影

  1957年l月25日,《诗刊》创刊号公开发表毛泽东诗词18首。春节期间,湖南长沙十中教师李淑一(1901-1997)致信毛泽东,畅谈自己阅读毛泽东诗词的感想,并随附一首在她1933年闻知丈夫柳直荀(1898-1932)牺牲后所写的《菩萨蛮·惊梦》:

  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愁多少。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滋。

  5月11日,毛泽东(1893-1976)亲笔回信并赋词《游仙》一首相赠: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游仙》,感天地、泣鬼神,格调豪迈恢弘,意境高远壮阔,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1901-1930)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的无限深情,传递出他对昔日战友的关爱。稍后,毛泽东创作的《蝶恋花》便流传于中南海。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手迹

  1957年8月21日, 傅抱石(1904-1965)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回国暂留北京,受邀前往陈毅家做客。席间,爱好诗词的陈毅(1901-1972)深情诵读毛泽东所作《蝶恋花·游仙》,傅抱石感慨良多,开始酝酿创作:“当时只觉得这首词太好了,若是能够画出来(想的时候,就知道未必能画成功),那才是我此生的大幸。”

  1958年1月,《蝶恋花· 赠李淑一(游仙)》公开发表于《诗刊》1958年1月号,引发了文化界的热烈讨论。许多诗人撰写文章阐释学习该诗的心得体会,更加激发了傅抱石的创作冲动。4月25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1910-2002)来南京布置参加苏联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的创作任务,傅抱石便选择《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的创作。于是,傅抱石创作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受到了相关部门或领导的监督和影响。

  “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

  莫斯科,1958年12月

  《蝶恋花》为1958 年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

  造型艺术展览会”第53 号展品

  对《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的经营,傅抱石不敢松懈,尝试构画草图,可谓殚精竭虑。7月初,他得读《红旗》杂志所刊郭沫若(1892-1978)撰写《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该词解释后,豁然开朗,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一个理性认识:

  去年七月一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了郭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读了这篇文章,使我不但对《蝶恋花》的伟大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会,还使我从“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典型的结合”这一重要意义重复来瞻对伟大领袖的诗词,特别是新作《蝶恋花》。郭老说:“这词的主题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在宣扬革命。”这一句话,启发并指导着我从单纯纪念忠魂的经营转移到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的高度,试着画面的设计。在这儿,主要的初步解决了“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尤其前一句的形象。原来我曾经考虑“忽报人间曾伏虎”的字面形象,画只死老虎,代表反动政权及一切反动派,也可以代表三大敌人——三座山。继而也考虑过就画三座大山代表死老虎,把它位置在画面的下部,上部是两位烈士(忠魂)在“月宫”里接受吴刚嫦娥的宴舞,然后,同幅下着“倾盆”的大雨。

  这是傅抱石对于画面经营与章法结构的考量。对于画面元素,他极力思考“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相互关系”,认为“两位忠魂和吴刚、嫦娥是应该有呼应而且应该有较紧凑的关系的”。与原词一样,傅抱石以杨柳象征杨开慧、柳直荀二位烈士,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之法,初步创作《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6月25日、7月1日,傅抱石携作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分会筹委会召开的“社会主义造型艺术展览会”创作草图观摩会。在观摩会上,傅抱石解释将如何“忽报人间曾伏虎”一句理解为人民革命战争之胜利的缘由,进而又详细介绍如何在画中得以体现,构思“红旗遍山”以充分表达词意。

  左图:傅抱石 《蝶恋花 · 答李淑一》词意图 轴 纸本 设色137.2×69cm 1958 年7 月 南京博物院藏

  右图:傅抱石《蝶恋花 · 答李淑一》词意图 轴 纸本 设色185×94.7cm 1958年月旅顺博物馆藏

  稍后,《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正式完成,“以浩大壮观的胸襟,激情挥洒的笔墨气韵,使天上人间情融意会,为革命烈士和人民革命奏起了一曲赞歌”。这里,傅抱石着力于刻画嫦娥与吴刚,以拿手的散锋笔法画出倾盆大雨,再现“泪飞顿作倾盆雨”之意。美丽的嫦娥在高空挥袖起舞,吴刚捧着桂花酒相伴,天上和人间依强劲而密集的雨丝相连接,而嫦娥身边纷纷扬扬的柳叶与地下遍插红旗的山峦大地相互呼应,画面浑然一体,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一篇为座谈会而写的随笔中,他详细地说明了创作思路:此《蝶恋花》词,大体分作八句,第一句是现实的。(我失去一位战友杨开慧,你失去爱人柳直荀。)第二句到第六句都写的天上,是浪漫的。七、八两句又结合在现实。我曾试过各种各样的构图,可是“忠魂”和“杨柳”(妙合姓氏)这一关,总不得过去。还有“人间伏虎”“泪飞化雨”,又怎么办?曾经想画两个人影子,代表二位烈士,吴刚向他们敬酒,嫦娥向他们起舞,场面(情节)焦点天上了。主要的意思(全国解放)又接不上去……后来,以红旗代表第七句,大雨代第八句,使天上人间有呼应。而吴刚就只得捧壶侍立在后面了。这是第一幅图画。

  傅抱石《创作毛主席诗词插图的几点体会》 钢笔4页

  在7月1日的草图观摩会上,江苏省文联领导就创作中的若干细节提出了若干意见。8月8日,傅抱石结合相关建议再次创作第二幅《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也就是今天中国嘉德倾情奉献的巨制。他特意“把下部的山势扩展了,红旗加多了,因而整个的气氛,就不再是‘天上’(浪漫)为主,而是‘地上’(现实)为主了”。9月中旬,傅抱石折中地完成了第三幅词意图,下部山头比第一幅有所增加,而比第二幅则相对减少,红旗大致也是如此。

  傅抱石《蝶恋花 · 答李淑一》词意图 轴 纸本 设色167×83.5cm 1958年8月8日

  众所周知,傅抱石人物画的精妙在于刻画人物表情动态之传神。1940年代中期,傅抱石仕女画风格业已成熟,以面容艳丽、线条动势取胜,所作往往面颊圆润、身材丰腴,设色如烟如雾,皆妩媚动人、风情万种。而且,她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不同的意涵,或转身回眸、或仰头张望、或俯首沉思、或搔首弄姿,造型汲取陈洪绶的变形奇趣与石涛的洒脱意态,笔墨效法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追求速度与力度,充分展现出女子的婀娜身姿和妖艳娇容。但随着新中国社会政治的变化,傅抱石的仕女画也产生持续的变化,所作仕女往往相对雍容宁静,脸面渐圆而稍丰满,眼目逐渐明媚起来,少了些忧郁与妩媚,多了几分端庄与肃穆。这一细微变化,无疑折射出社会、政治变迁对一个画家之思想、性情的影响。因此,若将之置于这一序列中,《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总体上也呈现出这些细微的变化。

  在第二幅《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中,仕女的刻画显然十分突出的。嫦娥一如既往地艳丽高贵,笔墨果敢洗练不施修饰,化工整严饬为写意飞动,面部刻画精中有细,尤其着力于人物的心境表现,追求主体与客体间的情感共鸣;但人物形象比以往略有不同,体态雍容典雅,脸庞丰盈端庄,表情沉着刚毅,尤其是眼神的描绘,先淡墨轻描,再以很少的浓墨稍加勾勒,给人以明朗清澈而深邃之感,同时又洋溢着一股安详的温情感。同时,傅抱石十分注重气氛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善于将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中。这里,在一片“泪飞顿作倾盆雨”之中,笔墨看似潦草荒率,实质注重节奏与韵律,创造出既潇洒自如又清旷古雅的风神。

  蝶恋花 局部图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即所谓的“创作草图观摩座谈会”。其实,这种观摩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政治审稿会。有关方面邀请领导、专家、群众进行多角度的论证,以使作品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傅抱石近乎小心翼翼,时刻准备征询建议和意见。1950 年代开始,这种从政治角度出发的审稿在美术创作界司空见惯,正如吴冠中(1919-2010)所披露:“1950 年代后的中国文艺领导主要从政治角度审稿,审的结果经常是内容破坏形式,也就是摧毁了作者的苦心经营和作品的整体结构。”回到第二幅《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傅抱石的苦衷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如何认真地听取和感激领导和群众的指教以创作、修改自己的作品,对政治较强的作品,创作时那份怕犯政治错误而带来的紧张,我们不难体会到当时画家心态的苦涩、创作的艰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画家以完成政治任务的方式去从事绘画创作的尴尬境地。尽管如此,这种审稿在当时是必需的,亦如他自叹:“我深深体会到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指导,对于每一件创作的决定意义。”

  后来,傅抱石在总结江苏省中国画展览会时明确提出了“党的领导、画家、群众三结合”的创作方法,对当时的美术创作树立了一个时代的样板。几年后,傅抱石提出的创作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1958年9月5日,第二幅《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入选莫斯科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12月26日开幕,苏联中央展览厅),10月6—12日进京预展。而第一幅《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则在北京帅府园12月28日开幕的“江苏省中国画展览会”亮相,获得一致好评。

  《傅抱石年谱》记《蝶恋花》创作于1958年8月8日

  1959年1月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专门就《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召开座谈会,在京国画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此同时,《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发表于《新文化报》《中国画》等主流杂志,在美术界影响广泛。在数次座谈会上,傅抱石结合自己的实践,畅谈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心得:

  1. 深刻体会作者的原意,不拘于迹象,自然合拍。这是最好的画法。但最难,不多见。

  2. 其次,把全文的意思,全面画出来,句句扣紧,而画面与主题一致。

  3. 其次,全文包涵太多、太杂,不易在一幅之中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下,是允许画其中主要的一句、一联,或一部分的(孤立的画一句、一联、一部分也可以)。

  《中国画》1959年1月号

  诚如有研究者感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的特性决定了形式的要求必将出现一些社会化的艺术活动。作为共产党文艺方略在美术领域内的具体运作方式——组织创作、讨论选题、观摩草图等,为力作的出现做出了前期准备,而力作的出现又是伴随着媒体的不断宣扬,刺激人们的记忆神经,使力作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针对绘画界对《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的不同意见,傅抱石专门撰文《我怎样画“蝶恋花”》,就若干问题一一做了辩解与回答,并刊发于《中国画》1959年第3期。

  傅抱石《我怎样画“蝶恋花”》,

  《中国画》1959年3月号

  作为一个美术史家出身的傅抱石,具有敏锐的理论感。正是这种理论感,使他在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发展过程中独占先鞭。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推动下,这个主题发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几乎成为一种样板,其创作经验得到了及时的宣传和推广,其影响力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辐射到全国,对后来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1959年9月,值新中国国庆十周年前夕,傅抱石、关山月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合作《江山如此多娇》,将毛泽东诗意画创作推向了高潮。其气魄之大,意境之新,布局之美,世所罕见,足以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心态,也树立了民族绘画新的审美范式。

  1958年11月,傅抱石再作《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小幅,与其他五幅毛泽东诗意画一道,提供给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1910-1966)所撰《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学习毛主席诗词笔记》作为插图。1959 年12 月,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次年9月再版,印刷4.2万册,不啻为当年毛泽东诗词广泛传播的一个生动例子。这是傅抱石的毛泽东诗意画第一次以插图形式集中出版,在当年的政治环境下其意义不容忽视。

  吴天石《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学习毛主席诗词笔记》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9年12月

  1940年代以来,傅抱石创作了大量的唐宋诗意画、石涛诗意画,与古代文人逸士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无疑,这种专题创作与1950年以来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契合和传承——这种契合和传承给予傅抱石极大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社会思潮、审美风尚的差异,但这种从唐宋诗意到毛泽东诗意的传承关系,在形式上有着若干关联的问题,即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当然包括画家的笔墨习惯。在政治光环的庇护下,毛泽东诗词为傅抱石提供了一个适合想象、施展的广阔空间。

  1950年9月20日,傅抱石探索性地创作《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图》,开风气之先,为当时山水画家的创作开启了新的门牖,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最早探索毛泽东诗意画创作并取得历史性突破的画家。与毛泽东诗词所反映出来的壮阔情怀一样,傅抱石发挥善于营造整体氛围的绘画语言技巧,恢复了往昔浪漫奔放的本色。无论是意境的构思、内涵的把握,还是位置的经营、技巧的表现,皆非一般人比拟。当然,他也以笔墨的丰富变化充分传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社会政治的复杂、真挚的感受。

  傅抱石 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词意图 页 纸本 设色 20.2×28.2cm 1950年9 月

  “诗因画显,画以诗传”,《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意图》完全是新图像,诗、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表明傅抱石在特定政治题材的处理上已取得初步成功,也为后来长篇累牍的毛泽东诗意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60年代以后,傅抱石扬长避短,积极探索新技法与新题材的结合途径,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毛泽东诗意画创作之中,几乎将当时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一一图绘,创作作品两百余幅,举凡《〈沁园春·长沙〉词意图》《〈浪淘沙·北戴河〉词意图》《〈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图》《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蟠今胜昔》《无限风光在险峰》《乾坤赤》等,或立轴,或横幅,或册页,或扇面,想象丰富,手法大胆,恰当地表现出毛泽东诗词的恢弘意境,拓展出中国画表现的广阔空间,并通过展览、出版等传播途径将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引入大众化审美领域,也使之在新山水画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

  可以说,毛泽东诗意画构成了傅抱石后期绘画创作中极具特色而又颇为新颖的一部分,产生了持续的广泛的影响。

  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

  预展 Preview

  11/17-11/19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拍卖 Auctions

  11/20-11/24

  嘉德艺术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