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穰梨馆著录、看篆楼旧藏陈洪绶《花鸟草虫写生册》现中贸圣佳秋拍

时间:2018-10-24 17:46:07  来源:雅昌艺术网

  陈洪绶 花鸟草虫写生册

  设色纸本 册页(12开) 尺寸: 21.5×16cm×12

  题签: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辛卯冬十二月,琴轩珍藏

  内签: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看篆楼珍藏,药房书笺

  题识:溪山洪绶写于榕醪山馆

  钤印:洪绶

  收藏印:老花眼福、诸仲芳鉴藏印

  著录:《穰梨馆过眼录》光绪十七年刻本

穰梨馆过眼录

  《花鸟草虫写生册》册页十二开,绢本设色,为明代陈洪绶所作。册前有签条“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辛卯冬十二月,琴轩珍藏”。册内前签“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看篆楼珍藏,药房书笺”。每一开俱有清人孙均诗句对题。册页后跋有崇恩、潘厚、潘景郑三题。另此册被著录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刻本《穰梨馆过眼录六十卷》(陆心源著),并录有尺寸、质地、对题诗的详细记载。

  陆心源(1838—1894),字刚甫、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湖州人。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

  笔者将以这套册页的作者、艺术价值、题跋者、收藏者以及流传著录考据几个方面做浅析阐述,供与藏家爱好者们交流。

  『奇才陈老莲』

  陈洪绶,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个名门望族,祖上几代为官,至其父陈于朝中秀才。相传陈洪绶出生前,陈于朝梦见一道人手持莲子,告知他将有一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所以陈洪绶取幼名“莲子”,年长后,号“老莲”,谱名“洪绶”,一名“胥岸”,字“章侯”。清军入主后,陈洪绶避于云门落发为僧,取号“悔迟”“悔僧”“云门僧”,又号“小净名”“老悔”“勿迟”,后还俗,清顺治九年(1652年)逝。

陈洪绶像

  陈洪绶天赋异禀,朱彝尊《陈洪绶传》中记载“年四岁,就塾妇翁家…累案登其上,画汉前将军像,长十尺余,拱而立…翁见侯像,惊下拜,遂以室奉侯”。说的是陈洪绶四岁时画关公像就能让未来的岳父来斯行跪拜,可见幼年之作已逼真撼人。十岁时初拜蓝瑛、孙杕为师,蓝瑛为浙江武林画派领袖,擅山水,对陈洪绶赞誉有加,称“此天授也”。孙杕则叹曰“使斯人画成道子、子昂均当北面 , 吾辈尚敢措一笔乎?”。

  明清时的画家一般都只画擅长的一类或两类,或花鸟,或人物,或山水,陈洪绶的天才在于,花鸟、山水、人物、书法全能,繁多种类皆擅。相传其师蓝瑛自愧在人物写生上力不及洪绶 , 并因此不再画人物。毛奇龄《陈老莲别传》载,陈洪绶“十四岁悬画市中”能“立致金钱”。十九岁时,陈洪绶作《九歌》人物为《楚辞述注》插图,并于崇祯十一年(1638 年)刻印,是陈洪绶留存最早的版画作品,后有《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亦在中国版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陈洪绶的文才也从未落下,《宝纶堂集》中记“思侬十九那年时,五行过目能成诵”,尤见天赋。《宝纶堂集》有十卷是陈洪绶生平所作诗文的合集,另有著作《题画诗》一卷、《避乱诗》一卷、《筮代象解》四册,除《题画诗》外,其他文集后世都有流传。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陈洪绶中秀才,胸怀报国之志,但科场之路并不平坦,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考入了京城国子监,崇祯皇帝欣赏他的艺术,召他为内廷供奉,由此陈洪绶临遍了历代帝王图像及宫中珍藏名画,画艺得以大涨,声明享誉明末画坛,时人都以认识陈洪绶为荣,并与顺天崔子忠比肩,称“南陈北崔”。然而国家垂危,陈洪绶并非要做个御用画家,他有为国为民的政治抱负,有一腔赤心想在朝中施展才华,改变国亡之势。而现实的朝政阉党横行,腐朽黑暗,与理想相差甚远,陈洪绶失望之至,辞去了内廷供奉之职,黯然离京,断了仕途之望。

  陈洪绶辞职后以诗文字画为生,创作极丰,世人奉他的画为至宝。清人《国朝画征录》评“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他的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不仅影响着同时代人,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名播海外,毛奇龄《陈老莲别转》记载:“朝鲜、兀良哈、日本、撒马尔罕、乌思藏购莲画,重其直”。当代学者推他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之中的第一人”,堪称一代宗师。

  『神妙入化辩其真』

  陈洪绶曾自题过“洪绶学崔白”,崔白集五代徐、黄两家精髓,在北宋花鸟画中成就最高,得益于宋人之法。史上画家师古法,且技高者成千盈百。陈老莲何以成宗师?在于老莲以古为宗,不局限于古,他所绘能凌驾于物象之上,寻得禽花石木的神韵,超于物象本身才是更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见册页十二开,朱茶蝶抱、蝶点春花、瘦古奇石、秋芳倚石、丹洁无尘、小蝶采香、古虬花红、淡紫孤芳、幽禽独梢、清芳结竹、古槐双栖、梅绝世姿,款署“溪山洪绶写于榕醪山馆”,每一开钤“洪绶”朱文长方印,画面精妙绝伦,显现着炉火纯青的技法和天然的灵气,直逼神妙入化。

  潘博山的题识中考定,册为陈洪绶四十岁左右所作,正是画家精力弥满,技艺臻青的时候。

  有关此册的辨真,有学者以其中一开双勾白描竹子的设色技法为例,并以《父子和册》(约 1627 年作,翁万戈藏)中的《梅竹》一开,《花鸟图册》(1633 年作,上海博物馆藏)中的《幼竹蜻蜓》一开,晚年的《竹石萱草图》(约 1649 作,南京博物院藏)以及《春风蛱蝶图》(1651 年作,上海博物馆藏)作为参阅,进行对比,其中设色均是沿竹页勾勒线条的外延渲染淡花青。

  又从线条笔墨中进行比较,如描绘水仙与萱草的长叶片时的线条,行笔的缓急顿挫,与《花鸟图册》(1633 年作,上海博物馆藏)与《杂画册》(约 1651 年作,南京博物院藏)中的水仙及《花鸟草虫图卷》(约 1651 年作,上海博物馆藏)中的萱花,均为类。从艺术角度出发,“他独有的笔性特色,既婉转流畅又雄浑沉厚,看上去圆润潇洒,细细体会却充满凝重迟涩的趣味。”是古今常人所不能及。

  『看篆楼旧藏』

  册内前签“看篆楼珍藏”,“看篆楼”是清人潘有为的斋号,字卓臣,号应麟,又号毅堂。父亲潘振承曾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家境阔绰的潘有为不侍父营商而入仕途,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考取了进士,授职内阁中书,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又被翁方纲收为入门弟子。潘有为博文多才又好收藏,精于金石、彝鼎,醉心搜羅古錢、古印与書畫,“看篆楼”的藏品极丰且精,潘有为也被时人称为“岭南鉴藏家之魁首”。著名的“听帆楼”潘正煒的许多藏品的来源,正是其族亲潘有为“看篆楼”的旧藏。

  另,潘有为著有《南雪巢诗钞》《古泉目录》《看篆楼古铜印谱》等传世。

  “药房”是张锦芳的号,张锦芳字粲夫,又字花田,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年 ) 进士、授翰林编修,年轻时就读于京师国子监,深受当朝名流纪晓岚、钱大昕、翁方纲的赏识。张锦芳的诗文书画造诣很深,才华横溢,时与同县胡亦常、钦州冯敏昌合称诗界“岭南三子”,后又与黎简、黄丹书、吕坚并称“岭南四家”。潘有为与张锦芳同为岭南老乡,同在京师供职,又同为翁方纲的弟子,想必二人私交甚笃,便请张锦芳为他的珍藏题签。

  册页每开为画对题诗者孙均,字诂孙,号古云。出身名门,为内阁大学士孙士毅之孙,隶汉军正白旗。嘉庆元年袭三等侯爵,中年时奉母南归,侨居于苏州名园环秀山庄。孙均是乾嘉时期的一名篆刻家。画史记载,孙均工于篆隶,刀法雄健,布局严谨,印风为浙派,书法长于篆、隶,也善写生,花卉得青藤、白阳神趣。孙均的题诗画论,极尽赞美,尤见他对陈老莲作品的倾心。

  『崇恩、潘博山、潘景郑题后跋』

  崇恩跋——琴轩旧藏

  陈君洪绶,诸暨人,明季诸生,号曰老莲,章侯其字也。甲申后自称悔迟,生平所画人物最工,其妙处远绍龙眠、松雪,近跨仇、唐而上也。今得覩此写生妙迹册,花竹禽鸟、草虫木石,无一不备极精妍,生趣欲活,设色尤觉雅淡可爱,足见名流能事,非徒以人物擅誉艺林,而此诚为老莲绝技,琴轩何缘得此,以娱晚年,胜诸时花美女也。玉牒崇恩题。”

  钤印:崇恩私印、仰之

  崇恩为清皇室氏族,字仰之,禹舲、语舲、雨舲,别号香南居士,亦称语铃道人,由廪贡生官至山东巡抚、内阁学士,为清重臣。他工书善画,嗜爱收藏名帖字画,一些传世的古书画和古碑帖中常见有崇恩的鉴赏跋文和鉴藏印章。崇恩见此册,赞为精妍生趣,是老莲“绝技”,又言“胜诸时花美女”诙谐真挚。文中“琴轩何以得此”,“琴轩”今无从细考,但文中所言能看出,在崇恩时代或他之前“琴轩”已经是有名的斋号了。

  潘博山跋——诸仲芳旧藏

  毛西河报周栎园书,谓老莲于鼎革后更其名悔迟,故称老迟,又称勿迟。其款署洪绶者,尚是甲申以前笔也。按老莲生于明万历己亥,卒于清顺治壬辰,年五十四。此册端庄古艳,审其笔墨当作于四十前后,其时正摹追古人名迹,竭思力以赴之。故勾勒渲染,尽合宋贤矩度,可谓极写生之能事,叹观止矣。余频年所见老莲花鸟卷册不下十余本,当以此册为最精工。仲芳先生出示,惊为神品,假归细读,留置累月,因识数语以志眼福。庚辰九秋博山潘厚记。”

  钤印:蘧盦、潘厚

  潘博山(1904-1943),名厚,一名承厚,字温甫,江苏苏州人,吴门望族潘祖荫之后,祖父祖同(字桐生)有“竹山堂”藏书四万卷。受家学影响,潘博山精于版本目录之学,嗜好藏书,他与弟潘承弼(景郑),将藏书增至三十万卷,后得稀世之珍的宋蜀大字本《陈后山集》二十卷,把藏书楼命名为“宝山楼”。凡明末史料,清人文集,时人稿本,乡贤文献,年谱家谱,历代尺牍,金石碑拓以及名人书画,无不兼收并蓄,成为现代藏界中的翘楚。

  潘博山藏书之余,兼事丹青,曾与吴湖帆组织“正社”书画会,成员有于非闇、溥心畬、冯超然、徐邦达,陈子清、张大千、王季迁等,各个声名显赫。

  做为有着丰厚家藏,又能丹青,且见多识广的潘博山来说,精品字画古籍过眼自然不在少数,跋中潘厚有言,见过多套老莲卷册中,这一册为“最精工”且“惊为神品”令他“叹为观止”。潘厚写此跋时为 1940 年,又言册为“仲芳先生出示”,可知民国后,此册已是诸仲芳的藏品。诸仲芳,名华,号忍庵,好古画收藏,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的著名藏家。

  潘景郑跋

  流光驹驶,风雨催人,旅情迫暮。缭绕乡魂,时萦梦寐黯别浦。满眼春色依然,袛古人天末。缟紵雕零,寂寥赢得愁绪。衰鬓星霜,已行囊、磬悬飞絮。锦图披展,多君遗芬未负。最是鸰原增痛,抚墨痕心苦。重赘鸿泥,点鸦还赋吟句。调寄华胥引。建生诸兄携示尊翁仲芳先生旧藏老莲写生册,有孙均、潘有为、张锦芳、崇恩等题识,三君皆传神能手,而崇氏藏弆著一时所得皆精品,跋中盛称为老莲绝技之作,其推重可知。仲翁搜罗书画必择精整无疵之品,尤忆抗战时,赏析之乐,过从无间,其明眼为不可及。先兄博山与仲翁尤契挚,此册亦经题识并考定为四十前后之笔。建生兄克缵先绪,护持迨四十余载,可谓善继善述矣。承命赘言,回忆先兄下世已卅余年,而仲翁捐馆亦逾廿年,仆亦且星霜盈颠,前尘梦影,恍如隔世。抚展之余,不特山阳邻笛之凄迷,益不禁鸰原如剡之痛耳。时壬戌仲冬,吴县潘景郑谨跋于沪滨寓楼,时年七十有六。”

  钤印:景郑寄痕、景郑倚声、吴中我亦填词手

  潘景郑是潘博山(1907-2003年)的弟弟,同为“宝山楼”藏书的拥有者之一。潘景郑少年时即拜江南大儒章太炎为师学训诂、拜吴梅为师学词、拜俞粟庐为师学曲,成年后曾与张元济、叶景葵、顾廷龙诸先生创办合众图书馆,有《说文古本再考》《日知录补校》《词律校导》《词选笺注》《图书金石题跋》《寄沤剩稿》等著作,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目录版本学家。

  潘景郑题此跋时为 1982 年,继兄长潘博山题跋已过四十余年,携册而示的已是当年仲芳先生的后人“建生”诸兄,人是“前尘梦影,恍如隔世”,流光驹驶,册中画仍是“满眼春色依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