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2 18:05:49 来源:雅昌艺术网
[北京保利]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3041 傅 山(1607-1684) 草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绫本
题识:风花雾柳恕分明,勉一拥书老眼瞪。无可奈何难字过,藞傞漫引杜先生。傅山。
钤印:傅山印
出版:《傅山の书法》山内観編,第22页,二玄社,1994年4月5日初版发行。
诗文著录:《霜红龛集》十三,第33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FU SHAN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201×49.7 cm. 79 1/8×19 5/8 in. 约9.0平尺
RMB: 3,000,000-6,000,000
出版、著录书影
君子不器 真山不老
——傅山《草书七言诗》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用在对傅山的认知上,似乎也十分准确。清初史学家全祖望评:“先生之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我们很难用一两个简单的标签,来全面准确的概括他,就像我在看他的草书作品时,学中医的妻子问我说,这人写的什么啊,怎么都不认识啊。我跟她说这是傅山,又叫傅青主,是明末清初最伟大的书法家。她恍然道:“是他呀,他的《傅青主女科》可是我们中医学重要的经典,原来他书法也这么有名!”我们囿於自己熟悉的认知领域,只是知晓了傅山作为一代名医或书法家的某一方面,而其它更多方面的造诣成就可能就不那么了解了。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山西太原人。他推崇老庄之学,尤重庄学。后加入道教,自称为老庄之徒,自觉继承道家学派的思想文化传统。他对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泰初有无”、“隐而不隐”等命题,都作了认真的研究与阐发,对道家传统思想作了发展。曾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於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於书画医学。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甚至被描写为武侠高手。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其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在清代学术史上,有“度越於人人而自为宗派”的评赞 (丁宝铨《霜红龛集序》)。开启了清代以金石遗文证释经史和子书研究的风气,在反省宋明理学方面又是颜元学派的先导,颇受尊崇。
参考图:傅山 七言诗 200.5×50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样一位称得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个旷世的天才学者,一个狂放不羁的遗民,无疑是一座令后世敬仰的高山,而这代表其中一面的书法,同样站在了时代的最高峰。傅山“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八九岁时即从钟繇入手,继而学王羲之、颜真卿,至二十岁左右,已“於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无所不临”。喜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他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理论,草书尤其入胜,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仅在书法这一领域,秦祖永《桐荫论画》:“(傅山)胸中自有浩荡之思,腕下乃发奇逸之趣。益浸淫於卷轴者深也。”郭尚先《芳坚馆题跋》:“先生学问志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世争重其分隶,然行草生气郁勃,更为殊观。”杨宾《大瓢偶笔》:“傅山书法晋魏,正行草大小悉佳,曾见其卷幅册页,绝元毡裘气。论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於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觉斯伯仲。”马宗霍《霋岳楼笔谈》:“青主书笔力雄奇宕逸,咄咄逼人,余尝谓顺、康间名书以王孟津为第一,今览青主书,庶可为配,且欲过之。”可见前人认为傅山书法以草书为胜擅,其草书的接受审美为生气郁勃,绝无毡裘气。其鲜明的艺术风格以及书法理论上的成就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并远播海外。
在日本,很早就有了专门研究傅山和傅山书法的组织,日本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也保存了许多精彩的傅山作品,书法界也一直流行对傅山书法风格的学习。今川鸥洞,本名义纪,日本傅山研究会代表,书法四季会会长曾这样说:“傅山作品会在日本流行下去,年轻人喜欢傅山书法,被其书法作品中线条的跃动感和生命韵律感所震动”。
“我看过蜘蛛吐丝的样子,吐丝时,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而且不停地出现小小的摇动。看到不停地变化的这幅书法作品,不得不要考虑生命的最后一刻。突然想起来十九世纪末的異才画家克里姆特(1862-1918)的《向日葵》。生命是无常的。但是,形态是永久不变,又是静谧,又是奢侈,甚至很像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人)唱歌那样的肉欲的样子。如果我能窥视永恒的形态的缝隙”。
参考图:傅山 草书晋祠杂诗轴 189×42.8cm
晋祠博物馆藏
这是日本书法家山内観对本幅傅山草书《七言绝句》的一段赏评,翻译自其所著的《傅山の书法》一书。的确,当这样一幅高逾两米,宽半米的绫本行草书大轴悬挂在我们眼前时,那自由奔腾、无拘无束的气势,其圆转流畅、跳跃生姿的线条总能抓住你的目光,随着他的笔触一起腾转挪移,笔墨与板绫的接触自有轻重疾缓,墨色晕染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绮丽飞舞,酣畅淋漓,给人以生命力的思考。傅山的书法很少署有年款,这可能出於他的民族气节和遗民身份,这为他的书法具体创作年代留下了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对其传世作品比较,此轴无疑是其晚年风格成熟期的精绝之作,代表了其草书艺术水准高度,亦是近年来市场出现最好的傅山作品之一,值得藏家珍重。
1703 王 铎 1592-1652 草书五言诗 立轴 水墨绫本
题识:天风吹远梦,前后渡漳河。红树南陵损,白云太室多。傩人崇古礼,鵰帐起新歌。永罢防秋疏,轨文气已和。吹梦俚作。己丑十一月,寒松前书为临皋词翁老公祖正。嵩渔王铎具草。
钤印:王铎之印、烟潭渔叟
鉴藏印: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泰州宫氏珍藏
出版:
1.《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第60页,沪7-0190,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2.《王铎书法全集》第四卷,第1321页,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1年。
3. 《王铎书画编年图目》,第187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著录: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肆》,第1706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1月。
说明:
1.上款临皋为杨寅秋。杨寅秋(明),字义叔,号临皋,江西泰和人。杨士奇裔孙。万曆三年进士。授东莞知县,累迁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有《临皋文集》。
2.曾经宫本昂收藏。宫本昂,字子行,道光同治间江苏泰州人,鉴藏家。
Wang Duo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hanging scroll; ink on satin
275×50 cm. 108 1/4×19 5/8 in. 约12.4平尺
RMB: 10,000,000-15,000,000
王铎钤印
库签
欹崛古拙 气韵生动
本轴《吹梦俚作》是王铎58岁时创作的作品。这一年(1649年,顺治6年)3月1日,王铎接到顺治皇帝圣旨,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这是他降清以后顺治皇帝对其三次任命中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在顺治3年,即1646年王铎55岁时,当时他刚从晚明弘光朝降清,因为在明代崇祯朝时,他曾经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故顺治帝对他的第一次任命就是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并充明史副总裁;第三次任命是在顺治9年,也就是1652年的3月4日,此时王铎61岁,已是重病缠身,居於乡里,任命到达后,他无力赴任,十四天后就病故乡里了。说来很巧,在王铎一生中,他曾经两次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是都没有正式履任。前一次崇祯皇帝的圣旨发出后还没有等到王铎接旨,李自成的农军已经攻克北京,崇祯帝在万般悲愤中上了万岁山(今北京景山),在寿皇亭里自缢了。王铎命里没有尚书缘,是气数。
对於顺治皇帝的任命,王铎的内心十分矛盾。公元1645年,朱明王朝称弘光元年,满清帝国称顺治二年,这一年的5月5日,清军在豫亲王多铎的指挥下大举进军南京,11日,清军渡过扬子江攻城,专事弄权的弘光朝首辅马士英率兵捆载宝赂急逃浙江,福王朱由崧也带着嫔妃仓惶出逃。城内百姓拥入宫内抢掠,王铎如同替死鬼般被百姓辱骂殴打,幸亏忻城伯赵子龙将其转匿而免遭於难。15日,清军入南京城,赵子龙等勋戚大臣迎降,第二天,清豫亲王多铎接受百官朝贺,就在这一天,王铎出现在了降清明臣的队列中。
此时王铎的精神世界已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然而他的性格中毕竟有非常文人的一面,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心路轨迹,或文或诗倾诉在纸上,有时甚至不加遮拦,在诗文中渲泄情绪,甚至牢骚满腹,他大量的诗文书法就是在这个时候留下的。他的诗文如其书法一样精彩,而且,他一生作诗约1万5千首,刊行各种书籍500余种,这在中国历史上甚为罕见。
《吹梦俚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一件行草佳作。不知道这一年(1649)王铎究竟为后人留下多少件书法作品,以目前所知至少在数十幅以上,其中许多作品有上款,书写的是王铎的自作诗。这说明仕清以后,王铎因为精神上的困苦疏於政务而遣兴诗书,对於清廷而言,这样的礼部左侍郎未必是一位称职的好领导,但对艺术而言,这却是一件值得欢呼的大好事。《吹梦俚作》行草书风,融米芾和唐人笔法於一体,结字欹崛,用笔古拙,气韵生动,是王铎书赠被他尊为“老公祖”的临皋前辈的。所谓公祖即县太爷,是父母官,“公祖”前面冠一“老”字,不外乎两层意思,一是对高辈的尊称,二是这位公祖可能是前任知县。考临皋老公祖即江西泰和人杨寅秋。杨寅秋,字义叔,号临皋,万曆二年(1574)进士,授东莞知县,累迁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其先祖即大名鼎鼎的非进士出身的万曆首辅杨士奇。这位临皋先生显然颇有文名,所以王铎在尊其“老公祖”时还不忘在前面冠以“词翁”二字。诗写得很好:
“天风吹远梦,前后渡漳河。红树南陵损,白云太室多。儺人崇古礼,鵰帐起新歌。永罢防秋疏, 车丸文气已和。”所谓吹梦,就是托风捎传美意,李白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杜荀鹤“吹梦天风角,啼愁雪岳猿”,都是这个意思。这首诗的诗律文辞都可称佳,王铎却目之为“俚作”,为什么?因为是写给“词翁老公祖”的,长者面前谦卑些,是礼数。此作曾为清道光同治年间江苏泰州人、著名鉴赏家宫本昂收藏,并钤有“泰州宫氏珍藏”、“宫子行同弟玉父宝之”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