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6 19:40:52 来源:收藏快报 王国良
自从香港艺术品春拍首轮拍卖落幕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在沉寂了一个多月之后,迎来了新的生机。近日,广州华艺国际春拍和北京匡时迎春拍卖会相继举行,数千件艺术品有了新的价值定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专场中,呈现了不少“老面孔”拍品重复上拍。这一现象也引来业内人士关注,尤其是一些名家作品重复上拍后的市场表现,颇为值得探讨和思考。
笔者注意到,在一些拍卖专场的成交额前几名中,绝大多数被老面孔拍品所占据。如在北京匡时迎春拍卖会上,荣获“白手套”的中国书画专场上,位居专场成交额前列的就有张大千的《报春图》和谢稚柳的《松鹰图》;再如广州华艺国际2018春拍推出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共推出85件拍品,成交率88.24%,位居专场成交额前五位的拍品中,张大千《溪桥晚色图》《松下观瀑》、徐悲鸿《英雄独立》、吴昌硕《六清图》,分列1、2、4、5位。这些作品在近几年间均有成交数据可查。如《溪桥晚色》就曾在北京保利2011春拍中拍出3910万元高价,此番时隔七年之后再度见诸拍场,并最终以5934万元成交。从投资角度讲,这样的回报不可算不丰厚。
不过,并非名家所有的作品重复上拍都能收到良好的预期。如谢稚柳的《松鹰图》,在2013年的北京匡时秋拍中以34.5万元成交,而距今五年后再度上拍,成交价仅为36.8万元。五年间只增加了2万多元,如果考虑到利息、佣金和货币贬值等因素,这样的投资回报已属亏损。无独有偶,华艺国际拍卖的徐悲鸿《英雄独立》的表现,则更令人“瞠目结舌”。该作品曾经在2016年的北京匡时春拍中录得920万元成交价,而此次拍卖给出的估价仅为550万元—750万元,最终成交价只有632.5万元。两年时间竟折价三成多。从这两则案例来看,艺术品投资风险同样不可小觑。
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藏家该如何操作?有业界人士指出:近几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长期投资保值属性十分突出,尤其对稀缺珍品而言;而短期内虽然也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同时需承担高概率损失的可能。由于艺术品市场交易佣金较高,一般在15%左右,加上艺术品保管费用、经济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中短期频繁交易风险较大,保值增值效果较差。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