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1 16:44:42 来源:北京诚轩拍卖公众号
陆俨少
近现代名家中,陆俨少可说是较幸运的一位,赶上了较好的时代,留下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和著述,后学们得以勾勒出陆公的艺术生涯脉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画艺。
此次诚轩上拍陆公佳作数幅,其中处于抽象化变革期的《唐宋诗意书画册》尤为精彩。
Lot188 陆俨少(1909-1993) 唐宋诗意书画册
册页(十二开、二十四帧)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癸亥(1983年)作
各开题识、钤印皆略。
纪录:(香港)荣宝斋、协联古玩拍卖会,1992年5月5日,编号177
45×34 cm。(24) 约1.4平尺(每帧)
拍品共12开,每开对题唐宋诗,共24帧。
这本册页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尺幅大,每帧1.4平尺。第二是书画合璧,每开都是一字一画,相得益彰。第三是诗意册,这是陆俨少擅长的,他最出名的杜甫诗意册,就是从诗境生发出来的。
拍品第五开《杜甫诗意》
而相比于这三点,最重要的是这件作品意义非凡,因为它见证了陆俨少的艺术变革,是画家的创新精神给予了这件作品深刻的意义,这是值得好好说一说的。
陆俨少这个画家,传统的痕迹并不深刻,即便是早年的作品,或者是写明了临仿的作品,也并不追求十分相像,这和很多画家不一样。
本次春拍编号189拍品陆俨少《秋堂话旧》
比如说同样在诚轩春拍亮相的、这件作于1960年代初期的细笔佳作《秋堂话旧》,虽然写了“拟北宋人法”,更多的却是画家自己的面貌。
陆俨少非但不拘泥于传统,其一生都不曾停止对创新的追求。1961年他开始了第一次变法,到1990年82岁时,还在画跋里面写“长想及今犹未甚老,当崭然出新,以别于旧,贾其余勇作最后之冲刺,完成老年变法”,可见他对变法、创新的看重。
拍品第九开《峡江行》
1983-1984年,对陆俨少是个特殊的时期。1983年8月,画家去了一趟北京,在中南海紫光阁画布置画,在香山饭店看到了赵无极的作品,深受触动。
诚轩18春现当代艺术专场 Lot633 赵无极《无题》 纸本水彩 1975年作 29.7X21.4 cm。
陆俨少在看到赵无极的作品之后,说了这么一段话:“赵无极是由西方走向东方,也就是在西洋画的立场上,吸收一些中国画的东西。我们应该在中国画的立场上,适当地吸收一些西洋画的东西,但决不能舍本就末,或本末倒置。例如赵无极画有动势,我也主张要有流动感,在这点上也可说是并行不悖的。”
诚轩13秋编号496拍品陆俨少《星湖春色》以132.25万元高价成交。陆俨少的泼彩只在1983、1984年昙花一现,这绝不是个巧合。
当陆俨少看到赵无极极具抽象化的作品之后,他开始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构”,进行抽象化的尝试,这就是这本册页最重要的特征。只有理解到这一层,才能真正的读懂、欣赏这件了不起的拍品。
比如第三开《李白诗意》,用色、远景的处理颇有“印象派”的风格,同时极富流动感。
拍品第三开《李白诗意》
又如第四开《松岩萧寺》,左下草的向右倒伏,风正从左吹来,云气正在右移,极富流动感。
拍品第四开《松岩萧寺》
又如第二开《溪亭晚眺》,使用湿墨和零星的朱砂表现傍晚时“浑莽”的光色。
拍品第二开《溪亭晚眺》
这种抽象化的解索也体现在一幅之内,比如第七开《荒亭晚色》、第一开《江深草阁寒》,近处的具象与远处的抽象形成对比。
拍品第七开《荒亭晚色》
拍品第一开《江深草阁寒》
是不是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有味道?这本册页画家自题题首“挹澜知源”,也是笔墨追求的写照。
陆俨少自题耑
这四个字是《圣教序》里的话,意思是舀取波澜即可知道源头,画家用在这本册页上,是要在变法中强调的笔墨这一中国画的源头,以及绘画艺术与诗歌、书法的渊源关系。
再回头看看陆俨少在看到赵无极作品时的评论:“我们应该在中国画的立场上,适当地吸收一些西洋画的东西,但决不能舍本就末,或本末倒置。”不禁为陆俨少的深刻见地钦服不已。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