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5-18 17:21:59 来源:雅昌艺术网
左:17世纪荷兰林布兰特自画像 右:张大千1968年所绘《乔木芳晖》局部
中国自古即有专写人像的画家,在张大千的人像画中,为数最多的却是自画像。在他所作的自画像上,题语中往往有“自写尘貌”的谦语。其实,中国古画家中极少作自画像者,大千是受到陈洪绶、石涛、金农的影响,然而他们均只留下一两幅传世的作品而已。因此,据统计,张大千恐怕是中国历代画史上,画过并传世最多自画像的画家,一生当不下百幅,可以与17世纪荷兰的林布兰特媲美。
中西方画史上最爱画自画像的两位画家
张大千 乔木芳晖 镜心 设色金笺 1968年作 45×60 cm.
题识:戊申闰七月,祖莱七弟自香港访予八德园,留一来复,又将归去。写此为念。爰。
印文:大千唯印大年
说明:上款“祖莱七弟”,即上海名士李祖莱。李氏与张氏为世交,因此李祖韩、李祖夔、李祖桐、李祖莱、李秋君兄妹皆与张大千交好,感情弥深,也是张大千民国时期在上海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张大千呼李祖韩为“大哥”,唤李秋君为“三妹”, 他在《与祖莱德英书》中直呼李氏夫妇“七弟”“弟媳”,在另一幅赠李德英五十寿的《阆苑山君》题款则径呼其“七娣”,而李家子侄辈则称大千为“八叔”,可见张氏与李氏兄妹之间已亲若家人。李祖莱夫妇1948年后定居香港,张大千去国后与李家交往则由李祖莱传递,其在香港举办画展皆由李氏夫妇张罗。此外,李祖莱还是张大千遗嘱的四位见证人之一,另三位是张群、王新衡和律师蔡六乘。
左:1948年张大千与李秋君、李祖韩、梅兰芳、谢稚柳等人合影 右:张大千《致李祖萊信札》
此幅前景为立于乔木一侧的长髯高士,背景则用大千60年代以来日渐成熟的泼彩画法。翌年创作的《自画像与黑虎》,同样也采用这种画法。高士脸容描绘有若画家自我写照,颇类自画像;人树皆遐龄倚持,不无寄寓自寿之意。至于画家晚年之泼墨泼彩技法运用娴熟自如,已臻浑然天成、不受物象拘限之境地。此幅由于泼在日本金笺卡纸上的缘故,益显富丽堂皇。
《乔木芳晖》与《自画像与黑虎》
根据张大千先生自己的说法,在各种画科中,他“最早学习的是人物,后来才改学山水。”1942年后,经历过敦煌壁画的熏陶,他个人绘画功力大增,对他人物画的服饰、人物造型与笔法,均发挥相当的提升作用。大千先生自1957年眼疾之后,极少再画工笔人物。然而眼疾时好时坏之间,仍继续发展大千在人物画方面晚期的笔墨简劲,更适合于梁楷减笔,并配合泼墨技法的一路,是他晚期的特殊人物风格之一。《乔木芳晖》是大千先生常画的题材,中年时偶一为之,至老年渐渐多画。
所谓“乔木”,当指台湾自然奇景之阿里山千年老树。所谓“乔木芳晖”,是根据大千题画句中的末二句而来,而这“少有道气,终与俗远;乱山乔木,碧苔芳晖”四句,是大千非常喜用于题画的文词,却绝少标明其出处。原来此四句系出于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字表圣,837-908)的名著《诗品》,以人品论作为诗品的依据,将诸诗品类分作二十四品,此四句出自“超诣”这一品。其全文为:“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气,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大千先生自云:“平生好诵司空表圣诗品,往往拈来作画”,虽自道是好诵《诗品》,但是他最欣赏的境界与词句,却还是以这四句为主。其它各品,少见其引用。探此文意,属于道家思想的气息极为浓厚,旨在回归自然,不屑与俗世俗人为伍。大千所以对此情有独钟,就像中国史上许多士大夫或文人,虽遵儒家的入世思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往往响往老庄式的道家出世思想,这种隐伏于内心深处的意识,愈趋晚年就愈发浮现出来。大千在作此画前后这几年中,此类画境出现频率渐增,多少也反映了他晚年的心境。
张大千在八德园大画室前
自1954年开始,张大千移居巴西,在圣保罗市郊栽花种竹,开湖造亭,兴建他的梦中桃源“八德园”。在这里张大千的精神逐渐安定下来,而巴西八德园也成了他一生中居住最久的地方。此幅作于1968年,张大千的泼彩风格已经达到了成熟的巅峰时期,平生杰构《长江万里图》、《爱痕湖》,皆为此时期的作品。这年李秋君的胞弟李祖莱造访八德园,张、李两家为世交,目前所见大千写赠祖莱者多为精品佳作。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