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毕加索为何能引发亚洲热潮

时间:2018-4-2 16:00:49  来源:中国网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掀起了一股毕加索作品的购买热潮。不仅仅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甚至还大规模出现了毕加索作品展。可以说,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不仅仅在西方世界里是一名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他在东方也十分地受欢迎。这么多年来,亚洲人民对他的喜爱甚至是有增无减。亚洲游客会蜂拥至国外的博物馆参观他的艺术作品。即便其画作价值不菲,仍能在财大气粗的亚洲收藏家中炙手可热。就这一点而言,毕加索在亚洲艺术界的地位是其他西方艺术家所远远不及的。大概在亚洲人眼中,毕加索就是西方艺术的代名词。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西班牙大师能在亚洲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

  2015年,毕加索的一件作品拍出来6740万美元(约合4820万欧元)

  毕加索的作品中充斥着大胆的颜色运用和立体派(Cubist)中对人物的解构以及不规则的画面布局。这一切似乎与传统的亚洲审美相距甚远。但亚洲艺术界对毕加索的追捧已经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出生于一个世纪以前的西班牙画家吸引了如此之多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信徒”?

  原因之一:在亚洲的金钱观和市场的实际操作中,毕加索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尤其是近年来,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收藏者尤为热衷于毕加索的高价艺术作品。比如毕加索创作于1939年的作品《穿蓝裙子坐着的女人》(Femme assise, robe bleue)以4500万美元(约合3224万欧元)的高价于2017年纽约佳士得拍出。1938年的画作《戴发网的女人》(Buste de femme)则于2015年以6740万美元(约合4820万欧元)拍出。而早在2012年,万达集团就以2820万美元(约合2020万欧元)的高价拍下《戴帽子的女人》(Claude et Paloma,1950)。从这点来看,毕加索的作品升值潜力十分之大。

《戴发网的女人》曾以1600万美元(约合1140万欧元)的价格于2005年日本拍出。与此同时,毕加索作品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不论如何,这位已逝艺术大师的作品仍将占据艺术市场的中心位置。这一点从今年香港艺术三月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以及一系列画廊开展中就得以看出。这也再一次证明了毕加索作品的无限市场潜能。

  据悉,与往常在纽约和伦敦所进行的西方艺术品拍卖程序不同的是,本次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将首次把毕加索作品《朱安雷宾》(Juan-les-Pins,1924)安排于3月31日晚间拍卖会上。

作品《玛雅与船》(Maya With the Boat,1938)与艺术家乔治·康多(George Condo)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图片来源:Sotheby’s

  蓝筹时期

  本次“面对面:毕加索与康多”(Face-Off: Picasso/Condo)展览呈献了共计40多幅毕加索和乔治·康多的肖像画作品。这是自2012年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Paris’ Musée National Picasso)的巡回展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毕加索展览。

  香港苏富比S|2艺术空间策划总监黄杰瑜(Jonathan Wong)在谈到毕加索作品的亚洲市场时提出,中国收藏者开始热衷于收藏毕加索作品是从3到5年前开始的。据他介绍,毕加索作品在艺术品市场的热潮就如同时尚界对爱马仕铂金包(Birkin bags)的追捧一样。除此之外,毕加索从绘画到雕塑,再到陶艺作品的艺术形式多样性也给予了卖家更多的选择空间。黄杰瑜还提到:“除了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毕加索多彩的艺术手法和他不羁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眼中艺术家的浪漫形象重叠在了一起。这种共鸣也正是人们喜欢他作品的原因之一。”

这是《拿烟斗的男人》(Man With a Pipe)在过去十年里第二次在香港展出。图片来源:Sotheby’s

  毕加索生于1881年。他不仅以不同阶段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他的情史也是广为人知。他先后共和3位女子育有4名子女。他不羁的生活态度与中国的一位古代艺术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诗歌和水墨画而闻名的明代诗人、画家唐寅(1470-1524)娶了3位夫人。中国现代艺术的大拿之一、现代画家张大千(1899-1983)曾于1956年与毕加索在尼斯(Nice)见过面。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他还开创了其独特的泼墨画形式。他在女子肖像画上也是别出一裁。和毕加索不羁的生活一样,他与多位女子和妻子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当代艺术家乔治•康多的作品与毕加索画作有相似之处,而他在亚洲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公主》(Princess,2008),图片来源:Sotheby’s

  但吸引中国收藏者的不仅仅是毕加索的浪漫生活那么简单。他们更重视的是他作品中的美学和艺术性。在这一点上,毕加索对他们的吸引力远比其它诸如莫奈(Claude Monet)、梵高(Vincent van Gogh)等西方艺术大拿们要大的多。黄杰瑜提出,毕加索的肖像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从1949年开始,肖像画在当代中国艺术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多是学习前苏联学派的社会现实主义。像画家陈逸飞或是张晓刚的作品中,肖像画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间,中国人早已习惯了欣赏和评析肖像作品。”

唐寅山水画《垂虹别意图》的多视角构图与毕加索的立体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图片来源:Alamy

  除了顺应历史,中国人从小受到多种传统山水画多视角的熏陶。这使得他们更容易理解毕加索的立体派,并对之产生共鸣。有研究表明,中国山水画和立体派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中国山水画包含了不同的中心点和视角。画家们总是能把这些视角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尽管多视角的运用根植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长达几个世纪,但西方艺术界尤其是毕加索的立体派直到很久之后才开始进入中国。毫无疑问,毕加索的创作受到了亚洲艺术一定的影响。而且他极有可能早在与张大千见面之前就接触过亚洲文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毕加索就与去西班牙工作室访谈的日本艺术家冈本太郎(Taro Okamoto)有过接触。可以说,冈本太郎本人也是深受毕加索的创作影响。他最出名的作品《明日的神话》(Myth of Tomorrow)就是对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Guernica)的致敬。这幅画与毕加索那幅画一样都是通过艺术形式来体现人们对于战争的恐惧。

从毕加索以法国小镇命名的画作《朱安雷宾》中可以隐约窥见唐寅的影子。图片来源:Sotheby’s

  毕加索曾和冈本太郎谈及他收藏的几件日本早期木刻版画作品。这些作品的制作算不上有多精细,但却有着独特的原汁原味在其中。对于毕加索来说,这种原汁原味不是作风原始的意思。于他而言,这是一种有别于西式传统具象和写生式的艺术表现形式。总的来说,亚洲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要比西式更为意象。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毕加索的创作方式就与亚洲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反之,在现如今的日本漫画中也能窥见这种抽象意象的表现手法。

  轰动亚洲

  中国的毕加索热潮是在近些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而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这一狂潮。毕加索相关书籍在20世纪20年代时期于日本首次出版。而在1951年,二战后日本的第一次西方艺术展中就有毕加索的作品展。八十年代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在各种日本集团和机构引起收藏大热。但这些作品大多数在九十年代日本经济萧条时期就被转手卖出。不过现如今,仍有部分私人藏品收藏于日本箱根帕拉艺术博物馆(Pola Museum of Art)。

不仅亚洲影响了毕加索,他也影响了亚洲。冈本太郎所创作的世界上最大的壁画,《明日的神话》(1969).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巴塞罗那毕加索博物馆(Museu Picasso)曾在1964年首次向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出借60幅毕加索作品用于展览。在往后的几十年间,该博物馆也多次出借作品用于各式毕加索作品展。例如2000年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所举办的“毕加索世界中的孩子”展(Picasso’s World of Children)。该展在当时吸引了超过30万的参观者前往参观。

  不仅是在日本,在2013到2014年期间,“来自马拉加的毕加索(Picasso from Málaga)”“纯粹毕加索(Picasso Absolute)”等展在韩国各地陆续开展。展览上展出了这位西班牙大师的226件作品和100件由艺术家朱安·杰内什(Juan Gyenes)拍摄的毕加索图片作品。这些展览同样也吸引了超30万人次前往参观。

  位于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也同样因此吸引了大量亚洲游客前往参观。参观人数较过去有了显著增加。各式的旅游宣传介绍也为该博物馆带来了额外的10万亚洲游客流量。

“这种东西方价值观和文化的融合更能体现出现如今全球化的特点”毕加索基金会负责人说到,“毕加索就像是自由创作这一概念的化身,为今天的社会所欣赏和喜爱。而他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别样诠释也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一种向往自由生活的象征。”(文章来源:The Guardian;作者:Vivienne Chow;编译/李琦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