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2017年度拍卖榜:当浪潮退去 青年艺术市场究竟留下了什么?

时间:2018-1-9 19:05:40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龙

即使再大的浪潮也终将过去,而在其中留下来的青年艺术家,必然会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更加成熟

  在近几年的现当代艺术二级市场中,以70、80后为主体的青年艺术群体一直是媒体和市场眼中的焦点。虽然这一板块的体量目前看来并不能对大环境构成多么重要的影响,同时因为青年艺术家天然的不确定性,致使风险较大,但其中蕴藏着的高额远期回报,以及发掘下一个“张晓刚”或“曾梵志”的致命诱惑,都不断驱使着各种类型的购买力参与其中。

  但留心市场动向的人或许已有所察觉,在经济持续放缓、资本趋于保守的大环境下,2016年以来的青年艺术板块相比以往两年在声势和成交上都已大为减弱。曾经集体出场的 70、80 后艺术家行情出现沉淀和分化,其中部分艺术家的价格发生快速起伏,成长轨迹几乎复制了2005年至2008年间一些市场明星的套路,只是价格攀升和调整周期都被压缩得更短。而另一部分艺术家则出现市场流通量陡降,令人难以琢磨的局面。究竟青年艺术板块在今年发生了哪些深刻且重要的变化?其中又透出了怎样的市场信息?我们试通过几组2017年青年艺术市场的成交数据分析,一探究竟。

  “40岁以下油画、雕塑艺术家拍卖排行榜TOP10”选取了雅昌市场监测中心油画指数样本公司数据,(时间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并做了初步的统计和分析,选取年龄在40岁以下(含40岁)在世的油画、雕塑艺术家2017年拍卖成交最高的作品入榜,对艺术家进行排行。同时,在原有40岁以内的基础上,将年龄范围稍加扩大,把近几年推动青年艺术热潮的70后艺术家,也加入到统计当中,进行对比分析。

  青年艺术市场:重蹈覆辙还是走出新路?

图表-1 2017年度40岁以下油画、雕塑艺术家成交TOP10(数据来源与制图:雅昌艺术网)

  从2017年40岁以下当代艺术家TOP10来看,今年依然有不少青年艺术家活跃在二级市场,上榜艺术家中就有米巧铭、王郁洋、梁远苇和由金分别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此外榜单外刷新纪录的还包括赵赵、徐渠和王海洋。

  榜单上也不乏熟面孔,像郝量、贾蔼力、仇晓飞和陈飞均是从2013年起引领青年艺术热潮的热点人物。

  北京保利是今年对青年艺术家作品推荐力度最大的拍卖行,不仅凭借“尤伦斯收藏专场”在榜单中独占5席,还在青年艺术年度成交额和成交量方面分占总量的57.11%和39.34%。这一方面反映了北京保利今年在青年艺术板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其他拍卖行对该板块投入的减少。

郝量2009年的作品《移用解剖学系列》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以575万元成交,是2017年40岁以下年轻艺术家作品中的最高单件成交

  2017年的最高单价由郝量创造,其2009年作品《移用解剖学系列》在北京匡时春拍中以575万元成交。这在资深艺术品经纪人伍劲看来,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显赫的价格。他表示:“70、80后艺术家我个人觉得价格不算是到位,因为把线拉长了来看,他们会和‘50、60’变成一代人,照理说他们的价格也应该一致。”

  从长远角度来看,一定的年龄差距的确不是问题,如同今天我们一般不会将同为“明四家”的沈周和文徵明当作两个时代的人来看待,即使他们出生时间相差43年。但是当生活的节奏被加快,选择的视角更迫近,市场中的许多偶然因素又的的确确对当下的青年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图表-2 2008-2017年70后艺术家市场成交额及成交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与制图:雅昌艺术网)

  样本拍卖行:香港蘇富比、佳士得、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香港)、 北京匡时、保利香港、西泠拍卖、翰海拍卖、诚轩、华艺国际

  将视角拉阔,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以70、80后艺术家为主的青年艺术市场,在近些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从2013年起,随着当代艺术市场进入青黄不接的时期,早前由F4为代表的高价作品难以得到藏家的响应,拍卖公司只能依据当下形势进行策略的调整,寻找替代性的市场焦点。在这其中,青年艺术家成了各大拍卖公司关注的新方向。而到了2014-2015年,作为新焦点被推到台前的多位年轻艺术家作品已陆续地突破了百万,其中贾蔼力的作品《早安,世界》更是在2015年突破千万,也是70后艺术家至今的拍卖最高单价。

201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贾蔼力的《早安,世界(三联作)》以1328万港元成交,是70后艺术家迄今的最高拍卖单价

  《早安,世界》如同一座纪念碑,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整体行情大幅下滑的2015年,标志了青年艺术家们的阶段性胜利。

  不过如同2006-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经历过的爆发式增长一样,青年艺术家价格的急速拉升的同时,也有人为市场后劲担忧。上海华氏画廊负责人,艺术品经纪人华雨舟就曾表示:“年轻艺术家可以崛起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并不是说谁拍出了高价,谁的市场就上了一个阶梯。一群尚处中年的艺术家们价位快速上升,在我们盲目叫好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想买盘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出这么高的价格去购买一幅青年艺术家的画?”

  及至2016年,面对高位价格和环境紧缩的内外交困,青年艺术市场下滑了50%以上。2017年的整体走势则延续了2016年的势头,甚至从今年青年艺术春秋两季的对比来看,秋季成交额(3258万元)只有春季(6172万元)的近一半。而且在全年的成交额、上拍量、成交率等多项数据方面均较去年出现滑落,如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所经历的那样,进入了调整期。

  优胜劣汰的残酷规则里,谁能留到最后?

图表-3 2017年70.80后后艺术家成交额TOP20,标红为刷新纪录的艺术家 (数据来源与制图:雅昌艺术网)

  在高价TOP10之外,我们也统计了2017年度青年艺术家成交总额TOP20,从更全面的角度关照不同的青年艺术家个体在2017年的表现。从数据来看,在调整期里,被压缩的不仅是价格,由于市场活跃度降低,多家拍卖行在青年艺术板块中的投入力度也也大为减弱,导致几乎所有青年艺术家的上拍量和成交量都较以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

  在今年的榜单中,一些前几年在市场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跌出榜单,但也有一些新人进榜。这在资深艺术品经纪人李苏桥看来并不值得奇怪:“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基本原则,这在70、80后这一批艺术家的市场上反映得更加强烈,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样子。”

  仇晓飞作品《反复》在2017年北京保利春拍的“尤伦斯男爵珍藏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以253万元成交,同场的另一件仇晓飞《奥特莱斯的维纳斯》则以149.5万元被同一藏家竞得。

  青年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快速起伏,与年轻人身上所伴随的不确定性相关。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源于艺术家持续创作过程中的未知变数;就像一位年轻藏家讲到的:“当接下来几年没有看到艺术家的进步的时候,再买作品的时候就会开始迟疑,而更可怕的是,更多时候看到的是艺术家的退步。”另一方面则来自市场,其中包含了艺术家与市场的合作程度以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平衡关系等博弈,需要每个个体自己把握。

刘韡《真实的维度No.18》布面油画 300×150cm;300×200cm;300×150cm 2015年作 成交价:644万元

  在2014-2016年曾经引领了青年艺术家潮流的箭头人物:贾蔼力、刘韡和王光乐都有惊无险的进入榜单。其中刘韡的年度成交额最高,并且在北京保利秋拍的尤伦斯专题中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

图表-4 2012-2017年贾蔼力、刘韡、王光乐的成交额对比图(数据来源与制图:雅昌艺术网)

  贾蔼力在2017年上半年并没有作品上拍,不过6月高古轩宣布代理其作品的消息,不失为一针强心剂,稳住了市场的阵脚。12月,北京荣宝上拍的贾蔼力2007年作品《无题》,以超最低估价近一倍的448.5万元成交,可见其市场基础仍在,不过交易重心已更多转向了一级市场。

贾蔼力《无题》布面油画 220×300cm 2007年作 2017年北京荣宝秋拍成交价:448.5万元

  王光乐在三位艺术家中作品均价最低,也保持着较高的市场流通性,但受整体环境影响,成交额较前两年有所下滑。

黄宇兴2014年的《气泡不会消灭 时间也不会流向未来 》在香港佳士得夜场中以118.75港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

  虽然2016年以来青年艺术市场整体处于下行区间,但也有部分艺术家逆势上扬,并在今年的市场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表现最活跃的当属黄宇兴,今年他的《气泡不会消灭 时间也不会流向未来》在佳士得春拍中小幅刷新了纪录。不过不同于前一波青年艺术热潮中的高价频繁出,黄宇兴的二级市场价格控制得相对理性,铺垫的是市场活跃度和可交易性。今年黄宇兴作品共上拍16件,15件成交,成交率为93.75%,729.4万元的成交额为历年最高,延续了2016年的势头(2016年19件作品上拍,成交率94.7%)。

  另一位逆势上扬的艺术家为段建宇,段建宇成名很早,其作品曾被尤伦斯收藏,在近几年随着内地市场“新绘画”潮流的兴起,而逐渐被市场重视,是近两年内地市场广受追捧的艺术家之一。今年春拍段建宇有6件作品成交,并取得570.4万元的成交额;但今年秋拍,段建宇上拍作品减少,中仅在香港苏富比有一件作品上拍,而“新绘画”整体热度也有所减退。

王郁洋的《人造月》此前一直陈列在UCCA大厅中的,在北京保利春拍的尤伦斯专场中释出,并创造了王郁洋作品的拍卖纪录

  2017年新晋榜单的包括王郁洋、秦琦、赵赵和梁远苇,他们均是在一级市场有一定积累的艺术家,也是今年拍场的新鲜亮点之一。其中王郁洋作品为首次试水二级市场,其2007年作品《人造月》在保利尤伦斯专场中释出,而首次进入榜单。梁远苇作品则是第三度进入香港蘇富比晚拍,并以200万港元的价格再度刷新了拍卖纪录。

梁远苇 《无题》布面油画 140×120cm 2013年 2017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价:200万港元

  结语:即使再大的浪潮也终将过去,能历经起伏留存下来的年轻人,才可能像他们的前辈一样更加成熟。在青年艺术整体步入“谷底期”的今年,曾经的集体出场,也逐渐变为市场明星们的“个人战”。明星艺术家的背后,是金钱、人脉与操盘心机堆积出来的大道,但是这条看似康庄大道也可能因为某个微小的操作环节出错,迅速瓦解。市场做大做小,操作心态很重要,除非银弹充足,能在市场里当起巨鳄,优游其中进退自如,不然一味贪图眼前利益,起高楼的同时,也谕示楼塌的来临。青年艺术的整体行情是否已达“谷底”?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步入“成熟期”?观察仍将继续。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