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佛教艺术品:拍场标配 市场新宠

时间:2017-12-25 12:25:24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佛教艺术品中又一宠儿——唐卡,图为文殊菩萨唐卡

  从2017年春拍及已结束的部分秋拍数据统计看,瓷器杂项板块位列前三甲之一,除去瓷器板块外,最大的“推手”当属佛教艺术品。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春佛教艺术品共计成交2.38亿元;到2016年春拍时,佛教艺术品的成交额已经达10.1亿元,成为杂项板块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内外各大拍卖场拍出的佛教艺术品,成交屡创新高;现在,各大拍卖会往往都会配置一定的佛教艺术品作为精品拍品,佛教艺术品已成为大型拍卖公司春秋两拍的“标配”。

揉合尼泊尔风格与西藏本土特色的鎏金铜嵌银释迦牟尼佛坐像

  目前,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以佛造像、唐卡、法器为主,其中佛造像又占了较大比重。佛教艺术品的春拍成交总额也从2012年的2.38亿元攀升至2017年的逾10亿元,佛像艺术品已成为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之后的一个潜力板块。

  佛教艺术品市场持续攀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鎏金佛造像就引起了国际藏家的重视,进而带动了国内收藏热潮的兴起。1989年11月,纽约苏富比(微博)(微博)拍卖会上,一尊明代鎏金弥勒佛像,以超过21万美元成交,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关注。进入21世纪,鎏金佛像市场不断攀升,收藏热潮影响到国内。2004年11月,香港佳士得的一尊明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佛像,以1906.2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鎏金佛像成交最高纪录。2006年,鎏金佛像市场继续攀升。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了英国古董商斯比尔曼历经数十载收藏的明永乐、宣德时期鎏金佛像,最终成交额为3.43亿元。其中一尊72.5厘米高的“大明永乐年施”款的鎏金释迦牟尼坐像以1.16亿港元被内地收藏家竞得,刷新了鎏金佛像的成交纪录。

  2015年春拍开始,从美国纽约的亚洲艺术周,到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再到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拍卖公司,均推出了佛教艺术品专场。本季香港秋拍中,佛造像艺术的拍卖虽然打破原有纪录,但有5件高价作品进入佛造像拍卖成交最高价榜单,其中4件是出自于保利香港推出的“清净广严——重要藏家珍藏永乐宫廷造像”专场中,这一专场共推出11件拍品,有9尊造像超过最高估价成交,总成交额达到3.24亿港元。

  据雅昌艺术网统计,佛教艺术板块从2011年开始呈现明显涨势,2011年春拍的市场成交额只有4亿元,而到2015年秋至2016年秋中间的三次大拍是直线上升阶段,从约8.3亿元提至12.29亿元的成交总额。

  风格多元 板块细化

  从近年的市场反应看,佛造像的热度的确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并一跃成为当前市场的新宠之一。现在,很多藏家的审美已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地域、形式或是材料,使得佛教艺术品板块进一步细化。

  如今年3月纽约佳士得2017纽约亚洲艺术周春季拍卖会上,一尊印度东北部帕拉时期12世纪黑石世尊观音像以2466.35万美元的成交价创下印度及南亚工艺精品的世界拍卖纪录;5月佳士得香港2017春拍中,“妙相圆明——佛教艺术精品”推出一件糅合尼泊尔风格与西藏本土特色的鎏金铜嵌银释迦牟尼佛坐像,最终以5094万港元成交;又如中国嘉德2017春拍“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86件拍品成交总额为9223万元,成交率为88%;作为重点拍品的西藏11世纪至12世纪合金铜释迦牟尼佛站像以800万元起拍,510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865万元成交。这尊释迦佛像高度接近一米,合金黄铜铸造,造像风格典型承袭了萨尔那特石雕的特征,虽然佛像体型巨大,但铸胎极薄,只有一毫米不到的厚度,这种精度的铸造水平只有失蜡法能够达到。

  北京保利中国古董珍玩部总经理李移舟表示,近年来,随着大家对佛教艺术品的关注增多,佛造像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到蒙古风格、东北部印度、尼泊尔逐步向着稀缺性品类和风格转移,这和之前只局限在宫廷御制不同,一方面说明藏家对于佛教艺术、喜马拉雅文化认识的推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藏家的成熟度和市场相连,也扩大了个人收藏体系。

  在佛教艺术品的拍卖专场中,中国的藏家占据着拍卖纪录。业内有关专家表示,这些天价佛教艺术拍品的释出依然是出自西方的大收藏家。而随着中国藏家市场购买力的提升,佛教艺术品的市场慢慢开始东归。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