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叶永青、毛旭辉、杨茂源、郭伟作品赏析

时间:2017-12-5 19:13:17  来源:雅昌艺术网

  叶永青、毛旭辉、杨茂源、郭伟等一批在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紧跟时代变化之步伐,依照自我生命经验,创作了一批在当时来说十分前卫和新潮的作品,带来了中国当代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变革,他们及其作品也因此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一环。这批艺术家的作品不同于之前空洞乏味的宏观描述,而是回归到对个人及周围生命状态的关注,他们用自我敏锐的感官捕捉到了时代与社会中的典型,在画面里总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力的期待之情,借助手中最尖锐的武器——画笔,他们正寻找着艺术和生命的真实。

  叶 永 青

  YE YONGQING

  叶永青 (B.1958)

  孔雀

  2012 年作

  布面丙烯

  200 × 150 cm

  签名:叶永青 Ye Yongqing 2012

  记得多年前,我在昆明上河会馆的画室中专心画一只大鸟,突听窗外的空中一阵羽翅的朴腾,走到阳台一看,院中竟有两只美丽的孔雀从天而降!两只孔雀一蓝一绿,拖着长长招展的羽毛在院中流连,并没有想要飞走的意思。原来这是有人从西双版纳带来送给我们临居隔壁的原昆明老市长的礼物,彼时逢春城迎来世博会,天翻地覆灰飞烟灭,一个城市转瞬成了见不到绿的大工地,两只孔雀过不得老市长家的水泥院子的日子,径自跳墙跑到我们这有花有草鱼游狗跑的会馆院里来了……

  孔雀的故事渗透着过去在昆明的日子,那是开动马力在云南寻求改变的岁月。在云南做事情并不容易,有时你面对温吞、麻木和迟钝就像在石板上种菜,不会有半粒收成。在云南灿烂的阳光下,伴随而至的经常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这种绝望和悲观的感受,有时却能给你另外一种观察和思考现状的位置与角度。其实人可以有好多种活法。有时你不妨参考一下孔雀,活得可谓自在:离热闹和中心越远,反而离内心更近。从夏天到秋天,我好几次往返于北京和大理,用回忆来写出和画出孔雀,一个自闭的游戏。用两只孔雀的故事来慢慢篡改窗外的世界。

  ——叶永青

  毛 旭 辉

  MAO XUHUI

  毛旭辉 (B.1956)

  圭山组画系列

  1987 年作

  布面油画

  100 × 100 cm

  签名:八七. 十 大毛

  此幅《圭山组画》创作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画面表现的是树林中小河边的一处风景,右下角可以看到深蓝色的河水,岸边长满了形态各异的芦苇。左侧金色的芦苇丛中有一只有着羊角、羊脸,长着鱼鳃、鱼鳍,四条腿站立着,似乎还有翅膀的奇怪生物,左下角的金色柱子上站着一只金色的鸟。画面中央是一只银色的彷佛月亮一般的球体,被泥土包裹着,发出荧荧的亮光。画面左侧是不知名的巨大植物,高高的绿色枝叶保护着中间红黄相间的花朵。植物旁边竖着一根图腾柱,黄色的柱子上刻画着远古人们所信仰的图腾,远处是几种不知名的高大树木,黄色、红色的叶子遮挡住了远处的天空,只从缝隙中透出点点天蓝色。

  画面中的一切都充满着神秘未知的力量,看似杂乱实则每一种元素都排列有序,与毛旭辉平时创作的圭山形象大不相同。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强烈的鲁索式的“原始主义”风格,这个场景是那么的不真实,既有着浓浓的异国情调,又有众多的象征符号,彷佛在描绘一场梦境。在圭山这片远离尘嚣的净土,毛旭辉将圭山视作自己的乌托邦,并用最天真纯净的手法将这里的一切在画中永恒地保存下来,使其永远不会褪色。

  毛旭辉《红土的恩赐》1987 年 北京诚轩2011 年春拍

  Lot0812 成交价RMB4,082,500

  毛旭辉是“八五”美术新潮中诞生的“新具象群体”和“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领军人物,也是“西南艺术研究群体”解散后唯一留在昆明,并最早有所谓“职业画家”概念的艺术家。评论家高名潞对他的评价是“一个真正的不声不响的存在主义者,一个不肖名利的生命体验者”。而《圭山组画》系列是毛旭辉直到现在仍在持续进行中的创作,虽然每个阶段的风格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着艺术家对圭山这一天然、原始之地的流连与喜爱。

  毛 旭 辉

  MAO XUHUI

  毛旭辉 (B.1956)

  剪刀 圭山之梦之四

  2006 年作

  布面油画

  130 × 160 cm

  签名:毛旭辉2006.11(背面)

  毛旭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具象群体”和“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领军人物。他和昆明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共同开创了“新具象艺术”,表现心灵的具象,灵魂的具象,介于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是艺术家对心灵和生命的直觉把握。新具象试图更完整地呈现世界——由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渗透、交叉和错位混杂而出的“现实”。

  《剪刀 圭山之梦之四》将毛旭辉的创作中出现最多的主体之二——剪刀和圭山相结合,具有艺术家的典型风格特征。画面中浅蓝色的天空下是红绿相间的圭山,层次分明;半轮太阳躲在远处的山窝间,把半边天染成了浅浅的黄色。在红土和绿草的映衬下,画家将尖头朝上直立着的巨大剪刀涂抹成鲜艳的红色,彷佛从红土中破土而出,身上还挂着点点草皮。比山峰还要高出许多的剪刀,占据了画面右半边空间,就这么静静地站立着,挺拔坚韧,威武不屈。

  “剪刀”这一形象很早就已经出现在毛旭辉的作品中,而在对剪刀的表现过程中,艺术家经历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无意识的转变。最初将剪刀搬上画面时,毛旭辉“无意中发觉剪刀形象在视觉上有强烈冲击力,随着画的过程的深入,这种无意识成为有意识,剪刀形象逐渐成为了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占据了主要位置”。此时的“剪刀”还是艺术家用以抒发情怀、表达理念的形象,后来则逐渐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语言。符号化的剪刀“退化成一个不具任何意义的概念,其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被完全切断,变得更为自由、任意。”

  杨 茂 源

  YANG MAOYUAN

  杨茂源(B.1966)

  1998 No.18

  1998 年作

  布面油画

  180 × 230 cm

  签名:1998 No.18 杨茂源

  出版

  《杨茂源作品展图录》1999年版

  《往里看──杨茂源作品集》2006年版

  展览

  1999 年 杨茂源作品展 广源大厦 / 北京

  从1996年起,杨茂源创作了一系列与黄土融为一体的人物绘画。在《1998 No.18》中,一个人浑身赤裸的坐在贫瘠的土地上,望向远方,左手还抱着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他与土地相接触的背部已经嵌入黄土之中,而他却以享受的感觉紧闭着双眼,脸上还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满足。我们无法确定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因为他从生理特征看似乎像个孩子,并且其身体各部分比例完全失调,在夸张透视的角度下更显得畸形。人物形象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加上巨大的画幅,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北京十三陵工作室照片 摄于1998年

  “黄土”系列的创作似乎源自杨茂源在荒漠中的旅行经历,以及他在寻找楼兰古国时无意间发现的荒芜的核试验区。人物身下的一座座沙丘是那么真实,另人彷佛瞥见了茫茫大漠中,广袤的天地间躺着这样一个体型巨大的孤独的“人”,而周围是无边无际的荒凉和黑暗。对于画面的构图和处理,杨茂源解释道,“我把人作为一个文明的缩影,放置在没有植被、没有生机的环境中。这是我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在描绘这一荒芜的环境时,他使用的色彩非常简单,大块的色彩减去了繁琐却增加了表现力,使内涵和意图更加鲜明,彷佛塑造了一个远古的蛮荒,对现代文明忘记了对自然的敬畏、忽视了自然的力量进行抗议和批判。而关于画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杨茂源说他们“不思考,没有信念,但却很坚定,还有一点点幸福感。”他们手中的玉米,按杨茂源的说法“代表着希望”,而“把人埋进土里,是我把持这种希望的重要方式。”

  《往里看——杨茂源作品集》

  作为伟大的农耕文明,脚下的黄土地便是华夏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与我们的生命繁衍息息相关。我们一生从黄土中孕育,在黄土上成长,从黄土中汲取养分,在黄土上劳作并奉献一生,最后又回归黄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随着现代科学快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过去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取而代之,人们逐渐将自然的恩赐视为理所应当,甚至以各种实验和生产为由对自然大肆破坏。在这一背景下,杨茂源开始通过作品表现人与土地之间不可或缺的内在联系,并在其中加入对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郭 伟

  GUO WEI

  郭伟(B.1960)

  或叫圣母

  2012 年作

  布面丙烯

  150 × 120 cm

  签名:Guo Wei 2012

  出版

  《艺术长沙》P45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年版

  《艺术长沙》P122 2013 年 10 月刊

  《艺术长沙》P218 2013 年 10 月刊

  展览

  2013 年 艺术长沙 长沙市博物馆 / 长沙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