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4 19:08:52 来源:雅昌艺术网
王振宇与夫人唐兆颖合影
[中国嘉德]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默斋掇英
今秋,中国嘉德幸得王氏家族信赖,将王振宇夫人唐兆颖女士珍藏精品释出,亦使宝物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次得与世人见面。其中即有徐悲鸿先生赠王振宇《白梅》一幅以及书信一封,记录了徐、王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而本场中十分重要的张大千《江堤晚景》更是王振宇珍藏多年的秘宝,1947年王振宇先生在上海时,适逢张大千在中国画苑举办个展,即购得此作,此后常将本作于重要时刻张挂客厅,分外珍视,也因此作与张大千、高岭梅等相识。
王振宇先生是民国时期的商业大亨,云南腾冲人,创办了当时著名的“茂恒商号”,经营纺织、矿冶、珠宝、票号钱庄等等,分别在上海、成都、拉萨、香港、仰光、加尔各答等地设立分支机构30余处,发展成为经营国际贸易的著名商号。王振宇先生夫妇在繁忙商务之余亦雅好书画,眼光独到,在云南时即结交名家赵诚伯先生,抗战时徐悲鸿先生移居昆明、大理,饮食起居以及办画展等事宜,王振宇皆照料妥当,且二人在艺术上趣味相投,故成为莫逆之交。1942年,徐悲鸿在昆明举办抗日犒军展,取六尺整纸,创作了巨幅《五骏图》,王振宇先生感其抗日气概,购得此作,徐悲鸿复添其上款以为志念。1993年,此作在香港苏富比以当时300万港币的天价释出,也是此前王氏家族唯一公开拍卖的藏品。
徐悲鸿赠王振宇《五骏图》
今秋,中国嘉德幸得王氏家族信赖,将王振宇夫人唐兆颖女士珍藏精品释出,亦使宝物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次得与世人见面。其中即有徐悲鸿先生赠王振宇《白梅》一幅以及书信一封,记录了徐、王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而本场中十分重要的张大千《江堤晚景》更是王振宇珍藏多年的秘宝,1947年王振宇先生在上海时,适逢张大千在中国画苑举办个展,即购得此作,此后常将本作于重要时刻张挂客厅,分外珍视,也因此作与张大千、高岭梅等相识。
溥儒 秋山图
设色绢本 横披
10.2×134.5 cm
钤印:溥儒、心畬、松巢客
题识:秋色离离到草堂,早看疏叶点秋霜。道人自得萧闲味,睡起摊书映近阳。行尽崎岖路万盘,满山空翠湿衣寒。松风涧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一路枫林一路霜,远山如黛近山黄。何当九月重阳后,冷落诗人到草堂。木叶惊风丹策溪,流过雨玉淙淙。晚来添得斜阳好,一片秋光落纸窗。初霁云烟断后回,水村山郭景霏霏。禅居只在溪南北,欲访高僧路已迷。心畬。
此卷《秋山图》,高仅三寸余,长足近五尺,充分展现了溥氏摄千里江山于方寸天地之独特能力,于近现代画坛罕有出其右者。通卷采取全景构图,展卷之时,无论停在何处,皆可单独成景,饶有兴味。细观画作,画中近景山石细致勾勒,远景则略写其意,淡施青绿、赭石,近景的青绿与远景的浅绛相互融合,意境悠远。尺幅虽小,然结构严整,起承转合自然有序,可见画家心中之丘壑与格局。
树石在山水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石间丛生的杂树,通过不同的描写,或疏或密,或浓或淡,对于全画的布局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溥氏在描绘此卷之时,与其说是精心创作,更称得上是高水平的炫技。画家将历代名家的绘树之法融入一炉,化为己用。细观画中一处丛林,既有点叶,亦有勾叶。点叶又可分为平头点、胡椒点、攒三聚五点,夹叶又有分以赭色、红色、青绿设色,繁而不乱,密而有理,可谓笔笔有本可循。画竟山水,画家细笔题写长诗,可谓字字珠玑。即使放大至画绢经纬分明之境,溥氏之字仍然神完气足,实可叹也。
齐白石 富贵白头
设色纸本 立轴
101×34 cm
钤印:白石
题识:少岩先生雅属。八十七岁白石。
上款:“少岩先生”即王少岩(1903-1995),王振宇先生长兄。云南省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家,云南腾冲人,解放前任“茂恒”商号董事长,建国后历任“云茂”纺织厂董事长、省工商联主委、“民建”昆明市委主委、省委常委、主委,“民建”中央委员、常委、省工业厅、轻工厅副厅长、省工商联名誉主席、全国工商联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95年因病逝世,享年92岁。
王少岩先生
情趣是生命的表现,能表现生命情趣的画家也大多是富于爱心、敏于生命欢乐的人,历代画家中能像齐白石这样善于刻画生命情趣的,实不多见。是幅《富贵白头》作于白石老人八十七岁,正是其艺术生涯的顶峰。画中绘牡丹白头翁,寓“富贵白头”的美好祝愿。
画中一双白头翁卧于巨石之上,神采奕奕,一只昂头卷舌,一只似在倾听,活灵活现、生趣盎然。巨石下,一朵盛开的牡丹占据画面的中心,极为抢眼,过了“衰年变法”后的白石老人以其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名重一时。画中象征富贵的硕大牡丹极为抢眼,用笔毫不迟疑、结构清晰,色与的比例调和几入化境,使牡丹艳而不俗。白石老人对花叶细微之处的处理也同样一丝不苟,笔笔谨守法度,叶脉清晰、墨气淋漓。整幅作品寓意吉祥、色调明快、趣味十足,实为难得之佳构。
白石老人生来就有的天性使他的画作永远都是从生活中来,经过其多年的观察、研究、积累、提炼,始达到“似与不似之间”—即放弃形似,超越对表面形似的模拟而达到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且将富有农民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情趣融进文人画中,这不仅扩展了文人画表现的题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的新篇章。真大师也。
齐白石 蜻蜓牵牛花
丁亥 (1947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101×34 cm
钤印:白石翁
题识:少岩先生清属。丁亥十一月,白石老人八十七。
上款: “少岩先生”即王少岩(1903-1995),王振宇先生长兄。云南省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家,云南腾冲人,解放前任“茂恒”商号董事长,建国后历任“云茂”纺织厂董事长、省工商联主委、“民建”昆明市委主委、省委常委、主委,“民建”中央委员、常委、省工业厅、轻工厅副厅长、省工商联名誉主席、全国工商联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95年因病逝世,享年92岁。
在齐白石的笔下,万物皆有情。他常说:“说话要说人家听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他的花卉作品是他写生和生命的结晶,记录他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是他对生命的脚注。以牵牛花入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几乎不曾见,即使明末以大写意墨笔花卉闻名的青藤、白阳乃至近代的老缶,其传世作品中亦未得见。自谓“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的齐白石,尽管其手段差不多来自这三个人而加以发扬,却在三人的牢笼之外,别辟畦径,成就一代大师。
虽然最早以牵牛花入画并不能确考,但牵牛花为齐白石定居北京后常画的题材却是毫无疑义的。齐氏在其自述中曾称:“我跟梅兰芳认识,就在那一年(1920)的下半年。那时他住在前门外北芦草园,他书斋名‘缀玉轩’,布置得很讲究。他家里种了不少的花木,光是牵牛花就百来种样式,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真是见所未见,从此也画上了此花。”
此幅《牵牛蜻蜓》,三四根花架间,藤蔓错落交叉,叶子以列队式自上而下,浓淡有致;红色的牵牛花亭亭玉立,自有一种朴实优美的姿态和卓然风骨流露其间。花朵上,更有蜻蜓飞绕,身体舒展,两对透明的翅膀俯冲而来,轻盈天真。能将这样的小虫观察到如此入微的地步,而又能将其轻松地现于笔底,则非大师不能为也。
整幅画面色彩艳丽、构图巧妙、格调高雅,可谓精品。这看似简单的经营布置,却是在白石多年临摹写生,勤学苦练的基础上提炼升华来的。可谓“胸有万象”、“造化在手”。所以他的画总是积极向上的歌颂生活的美好,而这来源于民间的艺术正是白石艺术的根基,也是其作品脍炙人口的原因。
据款可知,此幅乃齐白石绘赠王少岩先生,王少岩与王振宇先生在早年经商之余即雅好书画,建国后,王少岩先生长期担任云南省高级领导,常到北京开会,因与齐白石相识,二人在艺术上颇有共鸣,故此所得白石老人之作皆为精品。
徐悲鸿 鹤
设色纸本 立轴
1934 年作
110.5×35.5 cm
钤印:悲鸿、一印漫漶不辨
题识:云表藏踪迹,苍然冰雪姿。清风明月夜,一唳动人思。博文女士清赏。廿三年冬,悲鸿。
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鹤也是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视为出世之物,也就成了超逸、清雅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由于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描绘松鹤延年的题材层出不穷,以至于成为一种经典象征。徐悲鸿多次画鹤以志情,如1932年作《病鹤诗意》,1938年作《双鹤图》,1942年作《松鹤图》,均为画家松鹤题材的重要作品。
此幅《鹤》是徐悲鸿作于1934年冬天,此时徐悲鸿刚刚结束在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举办的个人画展,载誉而归,故此后的笔下多了不少意趣。画中仙鹤端严而立,收翅回首,颇具动感。鹤尾用浓墨扫出,蓬松而富质感。徐悲鸿的中国画中以写实为特色,中西画法兼容。本作画法与传统的白描画法相异,而明显采用了水彩画的一些技法,具有明暗体积变化。并且特别注重依形而生、遣笔运墨的文人挥写特点,仙鹤造型处理似乎更不拘泥,脖颈处一笔淡墨扫过,在交代基本结构的同时更显用笔风神倜傥,较之徐悲鸿的许多大画,此幅《鹤》更具有一种从容洒脱的气度。
徐悲鸿 暗香浮动、行书
设色纸本 镜心 / 水墨纸本 立轴
戊寅(1938年)作
画:110×62 cm 字:27.5×27.5 cm
钤印:悲鸿、上清沦谪、一尘不染
题识:
1.渝州下里巴人国,深雾隆冬隐素梅。鼙鼓喧天芳兴尽,漫行奇遇一惊猜。戊寅元日,悲鸿。重庆中央大学宿舍中。静文爱妻保存。振宇先生坚欲致之,因以割爱。
2.弟悲鸿顿首。圣诞节。
释文:振宇先生惠鉴:上月大驾入都,并蒙过访,适值敝院发动抗美援朝高潮热情创作之际。弟十分忙碌,未能答访,殊歉于怀,而吾人距离又远,天各一方,晤面未知何时,为怅怅耳。倘晤诚伯赵先生,希为致意,言相念也。敬祝年福。
上款:王振宇,云南省腾冲人,与王少岩为兄弟,民国时商业大亨。少年时入云南茂延记商行,为办事员。1930年,该行改组,更名“茂恒”,1935年赴印度考察并设机构,旋任印缅区经理。1937年兼任副总经理。1942年回国任总经理兼昆明经理。1945年设上海分号,兼任总经理,后移居香港。其与张大千、徐悲鸿等文艺界交好,所藏颇精。
签条
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与许多文人艺仕一样被迫离乡别井。1937年,徐悲鸿随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初抵重庆,他借住在中华书局重庆分局的职工宿舍,后终于。重庆的冬天多雾,更多的是隐藏在冬雾里的梅树和盛开的梅花,这对初到重庆的徐悲鸿而言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因为南京的冬天也有许多许多梅花,但却不似重庆这般随处可见,让人称奇。由此,才有了此幅《暗香浮动》,画中徐悲鸿作诗题记当时的心情:“渝州下里巴人国,深雾隆冬隐素梅。鼙鼓喧天芳兴尽,漫行奇遇一惊猜。”据款而知,此时乃是1938年元旦,虽是抗战军兴,但还是有不少过新年的气氛。此时的徐悲鸿稍稍舒缓了心情,在街头漫步,于浓雾中巧遇一树梅花,回到中大宿舍后乘兴而作。
是幅《暗香浮动》中,树干以湿笔写出,以淡墨先皴树身,再乘湿施钩勒,水墨淋漓,湿润饱满,颇得苍劲奇古之意。数根梅枝从老干上探出,粗枝用淡墨写,细枝用重墨写,不疏不繁,花朵亦不密集,但有一种倔然向上的生气,一种傲霜挺拔的精神。花朵以白粉点染,笔致疏落幽秀,气清而神腴,墨淡而趣足,有超然出尘之致,空里疏香之趣。白梅点点,枝条舒展,花枝搭配巧妙,通过疏密穿插、粗细相间、高低不等地安排营造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意境,在简约中有一种丰富性,观之令人神畅。心畅则笔畅,徐悲鸿对此作非常满意,也正因此,这幅《暗香浮动》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常随徐悲鸿左右,直至1945年徐悲鸿与廖静文结婚后,将此作赠送给爱妻廖静文以为志念。
王振宇先生与唐兆颖女士于本作前合影
之后,王振宇先生“坚欲”以此《暗香浮动》“致之”,徐悲鸿“因以割爱”,并再题以为纪念,王振宇先生和夫人唐兆颖女士非常珍爱此作,从二人合影即选本幅为背景可见一斑。此作另有徐悲鸿致王振宇书信一封,乃是记述一段故实:1950年,徐悲鸿主持成立中央美术学院抗美援朝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工作,因而非常忙碌,以致老友王振宇来京聚访而不遇,之后写信致歉,并请王振宇代问赵诚伯。
此信一直为王氏家族珍藏,信中所提诚伯赵先生即赵诚伯先生,抗日战争时期任滇西警备司令兼腾冲、大理师管区司令。1942年,徐悲鸿于云南举办筹赈画展,在大理深受到赵诚伯照顾。赵诚伯乃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与朱德为同班同学,参加过辛亥革命。又是当地才子,罗常培提到他“博闻强识,健谈工诗”。当时他邀请许多艺术家、学者赴大理讲学、游历,徐悲鸿、学者罗常培、费孝通都曾是他家的座上客。徐悲鸿与赵诚伯在大理曾促膝长谈,彻夜不眠,徐悲鸿在云南的劳军展等活动,赵诚伯亦全力支持。王振宇和赵诚伯皆为腾冲人,加之徐悲鸿在云南的过往,徐、王、赵三人的情谊十分深厚。而王振宇来访不遇、徐悲鸿答访无瑕、二人“天各一方,晤面未知何时”,唯有飞鸿传书,代言相念耳,个中情愫,令人观之动容。
张大千 江隄晚景
设色纸本 立轴
丙戌(1946年)作
188.0×120.0 cm
题识:
(一)南唐北苑副使董源江隄晚景大风堂临本。
(二)十年前予客故都,曾见此董元双幅画。自南北沦陷,予闲关还蜀,数年 来每与人道此咨嗟叹赏,不能自已。去秋东虏瓦解,我受降于南京。其冬予得 重履故都,亟亟谋觏此图,经二阅月,始获藏予大风堂中,劳神结想,慰此遐 年,谢太傅折屐良喻其怀。米元章尝论董源画天真烂漫,平澹多奇,唐无此品, 在毕宏上。今世欲论南宗,荆关不可复见,遑论辋川。惟此董源为希世宝。予 尚有澹设色《风雨出蛰图》,亦双幅绢,与此可谓延津之合,并为大风堂双璧。 丙戌春日,昆明湖上临记,爰。
(三)故宫藏赵文敏与鲜于伯几书,言于都下见董元双幅青绿山水,有云:近见 双幅董元,着色,大青大绿,真神品也。若以人拟之,是一个无拘管放泼底李 思训。上际山,下际幅,皆细描浪纹,中作小江舩,何可当也。即此幅是。丁 亥(1947年)三月又记。
黄君璧(1898-1991)题签条:张大千仿董北苑江隄晚景。黄君璧题。 钤印:君翁
鉴藏印: 王振宇印、余庐珍藏
说明: 另附有印章一对。
展览: “张大千近作展览”,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1947 年 5 月 9-13 日。
著录:《张大千近作展览目次》,第 71 号,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1947 年。
出版:
1.《大千居士画影集》,民国三十六年(1947 年)。
2.《张大千画集》,第 9 页,东方学会(香港),1967 年版。
3.《张大千溥心畬诗书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 92 页,故宫博物院(台北),1994 年版。
4.《张大千的世界》,第 204 页,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台北),1998 年版。
来源:王振宇夫人唐兆颖旧藏,1947 年购自上海。
黄胄 赶驴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庚申(1980年)作
75×48 cm
钤印:梁黄胄、映斋画印、梁氏黄胄醉笔
题识:黄胄客于黄山翠明轩,庚申年六月。
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近现代
拍卖时间:12月18日(周一)下午5:0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A厅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