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北京匡时秋拍:斫桐百雅——宋、明古琴

时间:2017-11-30 22:06:29  来源:雅昌艺术网

  [北京匡时]天工开物——瓷器工艺品夜场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天工开物——瓷器工艺品夜场

  Lot 3213 南宋 马希先斫“散雪”百衲屏蕉叶古琴 尺 寸:L 115cm

  来 源:萧白镛旧藏

  腹 款:大宋马希先识

  蕉叶式,保存完好,未剖腹,制作精巧,流传有序。杉木斫制,金徽,面板反面贴六角形桐木百衲屏,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蛇腹断、牛毛断、琴面处冰纹断,此琴沿用北宋传统形制,体量较为轻薄,音色松透响亮,具金石声,饶有古韵。此琴体长115厘米,雁足、琴枕皆为紫檀木,背面刻“散雪”篆书二字,腹部刻两行“大宋马希先识”宋体款,体量轻巧,木头材质因年代久远,已酥松,失水,故其音色古韵悠然。按理来说,轻薄古琴多音色清扬,而本品因背面贴百衲屏,使之音色不失厚重,故具有金石之音。此琴保存状况良好,现仍可弹奏,现任中国音学院副院长宋飞曾弹奏过,对其赞口不绝,南宋古琴能有如此品相,且体轻薄而不失厚重音色的古琴,仅此一例,实为难得。

腹款:大宋马希先识

  马希先(1131-1162年),亦称为高希仙,生活于南宋时期,浙江绍兴斫琴名家。清代的著作《中国艺术家徵略》对其有介绍。江浙一带素有斫琴名家,元代吴澄在《赠琴师李天和序》中提到:“浙操兴于宋,……浓丽切足,里耳无不喜。”可见江浙一带斫琴名家辈出。古琴发展至南宋更为兴盛,据吴自牧《梦梁录》所述,临安的节日景象是“府邸中有家乐,儿童亦各执笙簧琴瑟,最可人听”。“其官私妓女……或捧龙阮琴瑟”。可见南宋时期古琴较普及。又南宋赵希鹄著《洞天清录集·古琴辩》中提到:“古琴惟夫子、列子二样,……而夫子、列子样亦皆垂肩而阔,非若今耸而狭也。”一语道出南宋古琴存在厚薄、宽窄、长短之异,式样较多。总体而言,南宋古琴分两种,一为厚重,二为轻薄,本拍品属于后者,与本品类似的南宋轻薄的古琴可见北京故宫收藏的“玲珑玉”、“玉壶冰”,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玉壶冰”等,通常南宋古琴轻薄者多是受到北宋中晚期斫琴影响,具有秀气精巧的特点。

古琴铭文、西周《散氏盘》拓片

  琴背面刻篆书“散雪”两字,金石味浓厚,其“散”字与藏于台北博物馆的西周晚期青铜器“散氏盘”的写法极为相似,此刻字人或此琴的旧主人,应当见过散氏盘或至少见过散氏盘的拓片,想必,在南宋时期有缘见过散氏盘铭文的当为达官贵人,可见此琴出生并不一般。据此琴的最近主人萧白镛(后面详细介绍)回忆,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购自上海文物店,上海“今虞”琴社的创始人之一张子谦得知萧氏得一南宋古琴后,与其取得联系,前往观看并试弹,张子谦对此琴的音色十分满意,欲从萧氏手中购买,但因萧氏只藏有一床古琴又打算开始学习古琴,故未同意而保存至今。

  蕉叶古琴早在唐代就出现(见明朝的《永乐大典》),蕉叶式是古琴中最难做的琴,一般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上等的蕉叶琴是各方面指标最完美的琴。主要因为,其一,蕉叶式琴的外形制作很难把握,琴膛的厚度不能太厚,叶边要薄,边缘的曲线要自然流畅,整体造型体现要有艺术感;其次是琴腹内的处理非常难把握,由于外部造型变化的复杂性使得琴腹的结构处理及其困难;另外制作时间长,通常做一床蕉叶琴要花费相当于做三张其他式样琴的时间。可以说制作蕉叶琴是制作古琴的顶峰了,所以斫琴师们为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技能,都把创作一张好的蕉叶琴作为目标和骄傲。现所见的蕉叶古琴多为明代、清代斫制,而宋代蕉叶古琴流传的极为少见,此琴应是仅存的少数宋代蕉叶古琴之一。

  萧白镛,潮阳人,国家一级二胡演奏家。1959年考入上海民主乐团,师从项祖英学习二胡,又拜刘明源为师学习板胡,还得到蒋风之、卫仲乐、何彬等名师的指导。他的演奏风格醇厚,音质纯净,音色优美。1963年5月在全国二胡比赛“上海之春”得二等奖及“新作品优秀演奏奖”。同年8月随中央歌舞团前往苏联、罗马尼亚、波兰、蒙古作独奏演出。1977年任乐团首席,1987年由中央文化部审批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及尖子演员。

  张子谦,1936年三位琴家成立了今虞琴社,半个世纪以来在古琴界影响至广。1961年张子谦和查阜西、沈草农合著的《古琴初阶》由音乐出版社出版。1956年张子谦调任上海民族乐团古琴演奏家,经常作演出及录音;1988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为名誉教授,为古琴音乐的理论研究、打谱和教学作出贡献。

  北京匡时2017秋拍 天工开物——瓷器工艺品夜场

  Lot 3214 明成化 “壑雷”落霞式古琴 尺 寸:L 123.5cm

  来 源:吴景略旧藏

  著 录:吴钊主编《中国古琴珍萃》增订版,编号一五三。

  名家旧藏,流传有序,未剖腹,漆面吴景略得之后有修。桐木斫制,螺钿徽、落霞式,琴身厚重,具有明琴的典型特点。通体髹红棕漆。背面刻篆书“壑雷”,其下行书阴刻“维兹良林,龙门嶧阳。粤言九德,匀透清芳。雷鸣般般,鸞声蹡蹡。君子之风,山高水长。”落款“景略道人珍藏,壬子夏日班戡铭”,钤印“景略”。

  铭文:壑雷;维兹良林,龙门嶧阳。粤言九德,匀透清芳。雷鸣般般,鸞声蹡蹡。君子之风,山高水长。景略道人珍藏,壬子夏日班戡铭”,钤印“景略”。

  铭文:成化二年三月初一日钦赐钦遵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臣商辂敷。

出版图

  依据此铭文可知,此古琴由明代大臣商辂遵照皇帝意愿监制所斫,是为官琴。商辂(1414-1486年)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商辂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元),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

  据张子谦的《操缦锁记》中提到:“十一月十七日 晨草农景略同来栈,约往古玩市场看琴,落霞式,蛇腹纹,底有铭识(成化二年三月初一日钦赐钦遵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臣商辂敷,池上刻欶赐玉堂之宝七字,两旁有铭字不全清楚)以弦一条试音,温润透亮,走泛音均佳,上材也。价可六十金,结果以四十金为景略购得,殊可贺。漆色灰暗,且略须小修补,景略嘱余为之,余以琴以人均不可辞,且须善为之也。晚为之琢磨修补,景略来帮助,十时半始去。”其后文有提到,此琴得到之时漆色灰暗,由吴景略与张子谦修补后方得如今之貌。“十二月十日,明德先在。……试音较未修时更觉音长而韵,走音尤透润,景略大喜,余等三人各奏一曲,贺成功也,十一时携去。”此琴如今虽未配弦,但根据《操缦锁记》 的记载,此琴音色“音长而韵,走音尤透润”,当为明代上佳之古琴。

  吴景略,近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其演奏特点是:清丽飘逸、灵巧多变。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格调新颖,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艺术造诣深湛,在古琴领域里,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