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品拍卖信息> 正文

嘉德秋拍: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刻本《文献通考》赏析

时间:2017-11-26 15:40:41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致忠

  2017中国嘉德秋拍征得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刻本《文献通考》,钤“广运之宝”、“表章经史之宝”,煌煌一百巨册,白棉纸精印,使人阅之不忍移目。马端临《文献通考》乃唐杜佑《通典》续貂之作,凡三百八十四卷,其条分缕析,载《宋史》各志之未备,按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中至当。

  2372

  (元)马端临 撰

  文献通考 三百四十八卷

  明嘉靖三年(1524)司礼监刻本

  20函 100册 纸本

  钤印:广运之宝、表章经史之宝

  《文献通考》为元代马端临所撰,是书官刻有三,即泰定元年西湖书院刻本、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刻本及乾隆十二年武英殿刻本。明嘉靖三年(1524)司礼监奉旨镌雕的《文献通考》,使该书刻主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卷首有明世宗朱厚熜《御制重刊文献通考序》、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延佑六年四月弘文辅道粹德真人王寿衍《上文献通考表》、饶州路达鲁花赤总管府《抄白》。

文献通考 (局部)

  世宗《御制重刊文献通考序》谓其书“朕万机之暇,亲翻阅之,喜其有益于世,与夫仕者之仕,学者之学,皆不可不观也。乃命司礼监重刻之以传,称朕表章之意焉。嘉靖三年五月初一日。”由此可知,此书盖为显嘉靖帝表章之意而刻印,故钤“表章经史之宝”,煌煌一百巨册,白棉纸精印,使人阅之不忍移目。

文献通考 (局部)

  嘉靖司礼监本《文献通考》框高25.1厘米,宽17.5厘米。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天禄琳琅书目》卷八著录此本,并云“抚印极精”。丁丙《善本书室藏志》卷十三著录此本,亦云“板宽字大,写刻极工”。加之御制序末钤盖“襃章经史之章”朱文方印;开卷钤盖“广运之宝”朱文方印,一派皇家气象,当属明代司礼监所刻诸书中的上乘之作。

  明代皇帝御印凡二十四玺,嘉靖以前十七玺,嘉靖十八年又加制七玺,而司礼监刻书常钤“广运之宝”、“钦文之玺”、“裦章经史之章”三玺,嘉靖十七年以前已有矣。但钤“广运之宝”者较常见。一书而钤两印者则少见。此本则钤两印,盖应皇帝“表章之意”。

  司礼监是明代内务府特有的建置,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二十四衙门之一。司礼监由太监掌管,在明初并没有太大的权力,而且处处受到限制。到宣德四年(1429)乃命大学士陈山专授小内使书。朱元璋所谓内侍不许识字之制自此而废。至武宗时刘瑾、熹宗时魏忠贤,则太阿倒握,威福下移,大权独擅。

文献通考 (局部)

  明代司礼监,设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员或四五员。提督一员,秩在监官之上,于本衙门居住,职掌古今书籍、名画、册叶、手卷、笔、砚、墨、绫纱、绢布、纸扎,各有库储之。所属掌司四员或六七员,佐理之。又经厂掌司四员或六七员,在经厂居住,只管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佛、道藏、蕃藏,皆佐理之(详见明吕毖《国朝宫史》)。因知司礼监下属的经厂,完全是一个掌管刻书出版及书籍版片的专门机构、其规模随司礼监权力之扩大而扩大。近500年前的司礼监经厂,居然有1200多人的印刷厂,而且分工细密,实在是当时世界印刷出版史上的壮举。所以司礼监经厂印制的诸书,版式宽大,行格疏朗,字体端庄,刀法沉稳,印纸铺陈,墨色凝重,别具风格。

文献通考 (局部)

  明嘉靖三年所刻《文献通考》,堪称司礼监刻书的典范:

  颁行学宫,士子必读,着为令甲(沈鲤),此其一;

  世宗以是书有益于世,特命司礼监重刻,抚印极精(《天禄琳琅书目》),此其二;

  世宗以是书有益于世,特命司礼监重刻,板宽字大,写刻极工(《善本书室藏书志》),此其三;

  一百本一万八百三十六叶煌煌巨制的《文献通考》,迄今完好无损,品相如初,难能可贵(《酌中志》、《明宫史》),此其四;

  康熙十二年(1673),曾敕廷臣在武英殿利用前明经厂所存《文献通考》及《性理大全》旧有版片加以修补重印,并冠有康熙皇帝御制序,利用的就是这套版片。此举开清代武英殿修刻书之先河,此其五。

  凡此种种,都说明此本在《文献通考》流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