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竖柜
顶竖柜是在一个两开门立柜的顶上再叠放一个两门顶柜。顶柜与底柜之间有子口吻合,故称顶竖柜。顶竖柜大都成对陈设,所以又称“四件柜”,是明清两代较常见的家具形式。大厅内可以并排陈设,也可以左右相对陈设。这种柜有大有小,可根据殿堂大小,摆放相应规格的四件柜。
顶竖柜因常并列陈设,为避免两柜之间出现缝隙,这类柜都用方料,且上下左右均方正平直,没有侧脚和收分。明代四件柜以花梨木居多,且大多光素无饰,雕刻镶嵌的占少数。清代四件柜以紫檀木居多,且装饰华丽,多在柜门上浮雕或镶嵌各种寓意纹饰。
中国古代家具造型
古人起居方式可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坐两种方式,家具形体变化主要围绕着低矮家具和高型家具两大系列。其中,秦汉时期家具是典型的低矮型家具。那时,人们席地而坐,所用的家具一般为低矮型,如席子、漆案、漆几等,随用随置,并没有固定的位置。到了三国时期,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经过演变,中原地区出现了渐高型家具圆凳、方凳等,卧具床、榻等也渐渐变高,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低矮型家具。再到隋唐,多数人垂足而坐,高型家具迅速发展到完全定型,形成了新式高型家具的完整组合。典型的高型家具椅子、凳子、桌子等已经出现,并且在上层社会中流行。直到宋代,才完全普及。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到明清时代,基本定型为高型家具,而且能够依据人体的不同身形而制定家具的造型,具有了完善成熟的家具制造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