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项 竹木牙角匏器  古代家具  鼻烟壶  文房四宝和玺印  铜器  金银器、珐琅器、玻璃器  漆器  
  画像砖、石造像、擦擦  唐卡、缂丝、刺绣  紫砂陶

 
竹雕
 金陵派竹雕
 嘉定派竹雕
 留青竹刻和竹节雕
 竹黄工艺
 立体圆雕
木雕
 紫檀木雕
 黄杨木雕
 东阳木雕
 沉香木雕
 果核雕刻
 木镶嵌工艺
 其他特种工艺木雕
象牙雕
 南北派象牙雕
 象牙编织工艺
 象牙染色工艺
 多种多样的象牙人物
 精致细巧的象牙清玩
犀角雕
匏器

 竹木牙角匏器 — 嘉定派竹雕
嘉定派竹雕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后,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一些杰出的艺术家涌现出来。当时,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和金陵一带,一些士人便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流派,于是出现了嘉定派。
  嘉定派生产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在嘉定竹刻艺术中,以朱鹤祖孙三代最为著名。朱鹤,字子鸣,号松邻,他擅长诗文书画,精雕镂艺术。有记载称,其子朱缨,号小松和其孙朱稚征,号三松,均能继承父业。朱鹤本人文学艺术造诣很深,且有创造精神。他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因其善书画,通古篆,早年又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其所制作的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虽然有的朴茂质拙。有的精妙绝伦,但又大多是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进行制作的。朱鹤认为:如果不进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因此,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作品深受当时士人的器重,人们争相求购,得到他器皿的人,不呼器名,而是直接以“朱松邻”称之。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乾隆帝看了他刻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土,传神莫若善传神”的诗句加以赞扬。
  继竹刻大家朱鹤之后,其子朱缨、其孙朱稚征在嘉定竹刻中也颇负盛名。嘉定派竹雕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1662—1820),已达到了黄金盛世。嘉定也被称为“竹刻之乡”,有名的竹刻家就达六七十人之多,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吴之番、周灏、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施天章、张希黄等,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影响深远。



开创新法的周芷岩  

  周灏,字晋瞻,号芷岩、雪樵,因他有一副美须,风度潇洒,又自号“髯痴”。周芷岩是嘉定派与吴之番齐名的竹刻家。他在朱氏画法刻竹的基础上,更出新意,一变前法,通常以浅浮雕及平刻为主,不借画稿,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筒或竹片上刻山水、树石、丛竹,创造出凹凸皴法。他采用的阴刻法,功力很深,所刻纹饰、轮廓、皴擦大多是以刀剜出。无论竹根、竹节,还是雕刻中的宽窄深浅、长短斜正、勾勒烘染等都是“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其中画笔不能到之处,他都能以寸刀写之。因此他刻的山水树石、茂林丛竹,刀法变化多端,有的是平刀致如,有的是薄刀轻披,凹凸抑扬,纤细曲折。特别是他在竹壁上刻出的竹石图,自然流畅,极富笔情墨趣。山石的轮廓基本上是一刀剜出,竹枝苍劲雄浑,竹叶有如屈铁,所表现的各个时节的竹风,无不生动有致。他这种以南宗画法直接刻竹的途径,在当时竹刻界首屈一指。《竹人录》中以汉唐诗派比喻清代竹刻,又把周芷岩比作盛唐的杜甫,认为他是清代竹刻开创新法的第一人。


吴之番竹刻的独特风格  

  吴之番,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是活跃于清初康熙前半时期的著名竹木雕刻家,继朱三松之后嘉定竹刻的第一名手。他精于行草书画,也是清代初期著名的画家。吴之番擅长圆雕、浮雕等各种技法,早年曾以朱三松为师,承袭了朱氏雕刻技巧。经过反复摸索、改进,他将画入竹,铲去不用的地方,留空四周作为背景,凸起的地方,根据画中或是远山澹水,或是岩壁树石、或是人物景致等深浅不同的需要,铲去深浅不同的层次,以浅浮雕的形式突出主题,创造了“薄地阳文”的雕刻形式。这种浮雕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师法三朱,以深刻做高浮雕,用深浅高矮不同的层次,产生深度感。高凸处接近圆雕,底陷处有的则采用透雕技法。经过他的改进,所雕刻的花纹层次丰富,凹凸起伏使用得当,深浅透视精细得神,即使是凸起的高度也低于朱氏的高浮雕。另一种是模拟龙门石刻中的浅浮雕技艺。这种刻法去地较浅,由于吴之番精于绘画,懂得绘画的诀窍,构图十分明朗。他喜欢用文学故事、传说和典故作为题材。在这些题材中,他将所要刻画的图文只占器皿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全部铲去,直至露出竹的肌理,任其光素。此种刻法与明代的深刻、浮雕、花纹布满全器的章法全然不同,而是主宾、虚实分明,布局疏密有序,素地可见到朴质的竹丝,精刻细琢部分则肌润光泽,线条圆转流畅,宛若天成。其所产生的绘画效果较强,变化微妙,风格独具。



竹根雕采药老人


竹雕浴马图笔筒


周芷岩刻山石翠竹紫檀笔筒


太白醉酒图笔筒


张希黄款竹刻留青山水纹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