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雕
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美术突飞猛进的发展,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艺术扩展到犀角材质中来,这样,形状众多、花纹各异的犀角杯就脱颖而出,闻名于世。
明代的犀角雕刻制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艺人们利用犀角扁底尖顶的形状,雕镂成花纹各异的杯、爵等酒器。当时,由于中国与南亚交往比较密切,又与非洲各地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这些地方源源输入,这对犀角雕刻工艺的发展推进很大。
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同为艺林珍赏之品。这一时期,犀角的雕刻能手有鲍天成、濮仲谦、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们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能用犀角、象牙、各种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种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坠、发簪及印章之类,精妙绝伦,与当时苏州的琢玉名手陆子刚齐名,在江南颇负盛名。
犀角的药用价值
犀角在商周、秦汉时已被视作珍贵的物品了,犀角之所以珍贵,一是物以稀为贵,因犀角比象牙更为难得;二是犀角可以入药。在犀角的成分中含角质及碳酸钙、磷酸钙、酪氨酸等,是清热、解毒、定惊、止血的重要药品之一,因其性凉,能够通关开窍、退烧、治偏瘫和心脑血管硬化等病症。在古代,人们对犀角的药性已有充分的研究。正因为人们认识到它具有药用的功能,所以从商周时期起,古人就曾“以角为觚”,将它刻制成饮酒的器皿。企望在饮酒的同时,将药力溶于酒中,达到疗病养身的效果。古代南北朝石刻壁画中,尤其是饮宴图中,可看到达官贵族手中高举犀角觚杯,祝酒庆贺。宋代文献中也时常有关于犀角做杯的记载,正因为犀角原料珍贵,医用价值高,所以宋代文人将犀角与珠玉、象牙等,比喻为“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的奢侈之品而予以排斥,民间难以见到精美的雕刻制品。 |
犀角染色技术
在早期的文献中未见到过有关犀角染色的记载,到明代时,才从文人笔记中得到一些传说。据说,著名的牙角雕刻家尤侃在少年时,就已学会了雕刻犀角的技术,同时他又探索着染色的技巧。有一次,他的父亲从亲戚家借来了一件雕刻十分精美的犀角杯,于是,尤侃便仿造这件犀角杯的纹饰和款识认真地刻制起来。刻好之后与原件相比,美中不足的是颜色差异很大,新杯色淡。尤侃采来了一些凤仙花(又名指甲草),捣烂后像染指甲一样敷在犀角杯上,使花汁的颜色透过犀角表层深入到很浅的犀角角质层下,变成微红的颜色。犀角杯经过红色凤仙花汁液的浸染,与原来的棕褐色混成一体,成为褐红色。尤侃将染好的犀角杯与原犀角杯一同持去给他的亲戚看,他的亲戚也分辨不出哪件是原作,哪件是后刻。从此,尤侃的雕刻技术和染色技巧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人们就不再称呼他的名字,而叫他“尤犀杯”。他终因手艺高超和技术精湛,在康熙时被征入内苑(即皇宫造办处),专为皇帝服务。从以上这个例子来看,尤侃探索犀角的染色技术,并不是凭空想像。犀角色泽深沉,褐中微泛红色,表面有一层光亮,似包有一层亮浆,有的犀角透过虫蚀的洞孔观之,发现内层黄淡,有明显的色层。这并非是后者仿造,而是为使犀角色泽形成古香之状,在刻制后染上色泽,又经长时间的把玩,使色泽层加厚,更为深沉牢固。 |
|